分享

通安城银泉的传说与历史变迁 || 作者 刘军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0-10-05

通安城银泉的传说与历史变迁


作者    ‖    刘军

作者刘军,男,会宁大沟通安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会宁一中高级教师,现已光荣退休。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会宁县大沟通安故城忆事——古今通安城》《杨六郎屯兵通安寨》

通安,自古以来就是个神奇的地方。三眼银泉水,留有脍炙人口的传说,它过去不知养育了多少生物,如今依旧,仍在地下汩汩流淌。

铁匠艺高声誉好

白须老头音信杳

很久很久以前,会宁大沟通安城盘盘营北、东山脚下住着一个铁匠,他的活干得既快又好还便宜,享誉方圆数十里。四邻八乡的人都找他打造铁制农具。某日黄昏,一位白胡子老头寻上门来,要作一带钩的钳子,是专搞卫生的用具。说罢,放下十两银子,转身就走了。

铁匠觉得这位老头来去匆匆,有些古怪!没说所制铁钩钳的具体规格,如长短大小等。铁匠就凭自己的经验、按照银子的多少,打造成一把铁钩钳子,顺手挂在对面带钉的墙壁上。

银色巨龙现真身

铁匠操钳灭蜈蚣

一周过了,不见白胡子老头来取货;两周过了,仍不见老头来;一月、两月过了,还不见老头的影子。在这年盛夏的某一个黄昏,忽然,狂风大作,裂缺劈雳,丘峦崩摧,数道电光掠过,映得门前通红,接着连续的炸雷劈下……铁匠“腾”地一声跳下炕,披蓑戴笠,来到门前:

只见一条银白色巨龙爬在地面上,张着大嘴,呼吸急促,鼻孔抽搐,浑身冒汗,遍体鳞伤;铁匠不慌不忙,回身顺手取下挂在墙上的铁钩钳子,伸进银白色巨龙的鼻孔,使劲几拧,双手握着两条钩钳柄,死劲相挤,猛地拖出一条三米多长的黑色蜈蚣。铁匠将其放入火炉中,只听得“砰,砰,砰,砰!”几声爆响,黑蜈蚣化为灰烬。铁匠再回头看银色巨龙时,巨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尾;旋即腾空而起,向东飞去!

盘盘营下冒清泉

人人品尝醇香甜

次日,铁匠起得很迟。一大早,听见人们在窗外议论:盘盘营北侧,西山大地接近沟边下端,出现了三眼清泉,不停地泛白泡冒清水,有人弯腰双手掬水品尝,是甜水。于是,男女老幼都在那儿掬水品尝了,果真是甜水,众人高兴坏了!铁匠听了更睡不住了,快速穿好衣服出了门,加入议论的人群,品尝了醇香四溢的泉水,乐呵呵地把昨夜自己遇到银色巨龙的情况给大家详细说了一遍。大家听后一致认为,这一定是银白色的巨龙赐给我们的。于是,众人面朝东方,齐刷刷跪倒在地,铁匠念念有词,大意是:龙王赐甘泉,保佑子民们世世代代、平平安安!接着焚香化马,奠茶献酒,跪拜叩首。

黑色蜈蚣迸火焰

银色巨龙喷水帘

这天午后巳时许,从新堡、阳湾、高山、通安、王河、徐家沟、贠坪、花沟、周湾、三家沟、陈家岔等周边地带前来打造铁制家具的百姓传来消息说,昨天黄昏,他们从远近高低不同角度,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幕幕精彩出现在通安城盘盘营北侧上空:黑云密布,大雨如注,惊雷滚滚,电光闪闪;忽尔亮如白昼,忽尔夜黑如墨。一条银色巨龙跟一条三米多长、碗口一样粗细发着红光的黑色蜈蚣,在半空中,彻云透雾,上下翻飞,左撞右击,相互厮杀,黑色蜈蚣喷出火焰数十丈,银色巨龙口射飞流数千股!一场白与黑,水与火的激烈较量,足足延续了半个时辰。突然间,银色巨龙与黑色蜈蚣都消失了。

一刻左右,猛然,一片银光闪过;须臾,银龙从盘盘营北、铁匠铺位置冲天而起,悠悠荡荡朝通安城方向缓缓降落,回到了龙王庙。

通安龙王真灵验

旧貌山河换新颜

从此,通安龙王可灵验了!龙王保佑子民,四季平安。通安的山山屲屲,沟沟岔岔的草木旺盛,牛羊肥壮!尤其是南张东西两坡、小岔湾森林茂密,水草嫩绿,群芳斗妍,众鸟争鸣!

人们就将铁匠铺门前的泉水命名为“银泉”。股股泉水犹如盛开在水上的银白色花朵,永不停歇地创造了神奇与美丽。来往的行人渴了,自然要喝上几口,止渴生津,滋心润肺。泉水清脆叮咚,涌出亮晶晶的珠泡,一簇簇,一串串,大大小小,圆圆扁扁,错错落落,前前后后,停停走走,闪闪发光,如泻万斛之珠:有的像丽鱼吐水,极轻快地冒上串串银色泡泡;有的像串串明珠,走着跳着又歪下去,真像一串接一串的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冒出一个泡,又大又扁,慢慢地,摇摇摆摆,晃晃悠悠窜了上来,雪白、晶莹、透亮……

有诗云:

一串晶莹一串透,

玉圆清爽似佛心。

泉眼吐珠千千万,

油润圣洁显精灵。

小溪遍地载歌舞

鲜活欢快令人迷

泉水四溢形成无数小溪,蛛网似的遍布山野,春夏秋冬,不舍昼夜,永远那么清纯,鲜活,可爱,玩皮,不知疲乏,永不退缩;伴着琴声,载歌载舞,天真欢快,流向远方!

时时传鸟语,处处小溪声。山里有千百条小溪。溪水明净碧绿:跳着,跃着,笑着,歌着。这悦音,脆脆地: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有,时而无;时而隐,时而显;时而行,时而歇;时而高,时而低;时而粗,时而纤;时而疾,时而缓……让人或陶醉或着迷,遐思悠长,不能自拔。

山青水绿百花艳

生物安居乐土间

荀子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里的山渐渐增厚加高,雄伟壮丽;这里的溪水,渐渐汇聚成渊,蛟龙经常出没。周围的树木渐渐长高,范围渐渐扩大,群蝶恋花而来,众蜂采蜜而至,百鸟唱歌到此择木而栖,虎豹狼熊接连不断前来安居。泉与山互补,山间的青翠丰润了泉水;泉水吐纳着天真地秀,流动着生命的意蕴。它穿过山间的坑坑洼洼,深情般地亲吻着一草一木,经历过这一切神奇后,又不知不觉地来到山涧……

山间祥云缓悠悠

心中有佛坦荡荡

冬天,银泉上热气蒸腾,徐徐上升的乳白色水雾,与银白淡嫩的晓烟以及山中的岚气融入一体,形成多彩多姿的瑞气祥云,在空中漫悠悠、闲适自得!

这时,若身置其中,微闭双眼,从银泉始,似乎进入了神秘境界,人这一生,多么不易:打拼过,挣扎过,失败过,困顿过,成功过,笑过,痛过,哭过,后悔过,恼怒过,也兴奋过……

一切都过去了,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该全部放下了。 

睁开眼睛,背朝温柔的阳光,选一静处,双手合十,全身放松,调整呼吸,舌抵上腭,双眼闭合,意守鼻尖,渐渐杂念远去一一身静,心静,意静,万籁俱静……

古人云“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是一个抚慰心灵,愉悦心灵,净化心灵的境地,仿佛悠悠禅钟,句句经文消逝了心海上的浮尘,拂醒千般迷茫的记忆。人生好似一株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与丑,看是鲜花却带刺,若心中充满感恩,送人芬芳,温暖会时时相伴,放下自己,宽恕别人,和气便自然随从。在家里:感恩,敬老,爱幼,孝悌,谦让,理解,包容。成就着父母和子女们更宽更广的胸怀。彼此敞开心扉,尽吐心声,心心相印,相亲相爱,爱浓浓,暖融融,天伦之乐,乐无穷。家是这样,社、村、乡、县、省,又何尝不是呢?国也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歌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生何处不修行?人生何时不修行?只要心存善念,心中有佛,有爱。佛在爱心中生,怨从爱心中灭。

……

旧时银泉变水井

灾难不断淤泥平

后来,银泉的水位低了,人们顺着水眼向下取土,作成了井,叫它“银水井”,因“井”与“金”只是“jing”后鼻音和“jin”前鼻音‘的差别,当地人对前鼻音后鼻音又不分,倒过来,将“银水井”叫成了“金银水”,也有人叫它“甜水井”的。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一场雷雨将其吞噬,淤泥填平了,山洪卷走了村庄、人及牛羊;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一场瘟疫从天而降,夺走了无数生物的性命;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一场大地震突如其来,这里的幸存者寥寥无几!

……

当初铁匠今何在

银泉地下水长流

如今,距通安盘盘营向北,顺沟下行三里许,出现了新河的源头。在新河路口的最北端,冒出了三眼泉水,水流湍急,滚滚北去;水味甘甜,略有咸味。人们议论说,它的源头是通安盘盘营下的三眼银泉。

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站在河端仰望盘盘营,低头看泉水:山是远的,泉是近的,水是清的,情是浓的;涓涓细流是不停的,宇宙是永恒的。真乃:

“天地悠悠风悠悠,

祥云悠悠情悠悠;

千古兴亡多少事,

兴悠悠来亡悠悠。

青山依旧物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当初铁匠今何在?

银泉地下水长流!”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