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有多久没看书了

 十米阳台黄手帕 2020-10-05
经常听见这句话:“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然后倍觉励志,提醒自己要多看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还有颜如玉,要做个有知识有内涵不油腻的中年男,得多看书,然后能多看美女,或者让美女多看。

话是这么说,事却不会这么做。家里面的书七零八落地卧倒在沙发、书桌、床头和窗台上,貌似刚刚打完了一场壮怀激烈的白刃战。

那些书中的深刻寓意、慎密思维和动人故事、优美语言一样,正在自己的脑子和肚子里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于是旁人和家人一度会对这个横陈在贵妃床上的葛优大叔心生敬意,其实读书也是件辛苦事啊,不容易。
不容易是真的,因为只要有手机有流量的地方,想读书真是件不容易的事。

读书的事手机可以搞定,而手机的事,读书好像搞不定。

一说读书就扯远了,人老话多时就喜欢抚今追昔,还总忍不住要拍几下大腿。

记得当年还是白衣少年,不管是买书、换书、借书(刘备借荆州的借)、蹭书(和蹭网一样的蹭)甚至窃书(窃书不能算偷也)。

都是满心欢喜地把揣在怀里,捧在手上,像抱着新媳妇一样,爱不释手严防死守,没看完的断然是不会松开的。

连看了多少页都心里有数,最早是折一下角,后来弄些书签或者纸页夹在其中,甚至还捕捉过蝴蝶作标本书签。

一边在扉页上大义凛然地写下“书和老婆概不外借”,一边偷偷摸摸地在书的某个角落盖上自己的印章,或者作一个隐密的标志。

比如把书侧稍稍捊开写上自己的姓名,这样即便是他人把扉页撕掉,只要一歪头看侧面也能验明正身,残璧归赵。

就这样,蚂蚁搬家式的,把一本本、一套套书籍百川归海似地弄回了家。

特别是在面对一面墙的书架书籍,颇有些金屋藏娇的得意,也能更深刻理解个别腐败分子晚上数钱的快乐。
书多了就想找地方放,开始是书桌,然后是书柜书架,很长一段时间梦想是有个书房,墙上、桌上、地上都是书,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地方都是书。

书房一定是木地板的,可以站着、坐着、躺着、卧着,书房一定要有窗户,窗台上要有绿色的植物,微风吹过能轻轻摇曳。

窗户的格栅最好是在南边,有光线透过,可以打在脸上、落在头上、贴在身上。

从清晨到黄昏,那些金黄的轮廓把我们勾画得闪闪发光,如同沐浴在阳光鸟鸣的森林里。

明亮的阳光在头顶上不远不近,如同农村老家的亮瓦,照耀着每一个细节。

能在纤毫毕现的眼前看到手心津津的汗水,唇上绒绒的胡须,镜子里面憨憨的笑容。

还能看见空气中好多飞舞的尘埃,好像是我们自己在世界里遨游,于明灭处起舞,在尘世中飞扬。

光是这样的感觉,就神往得陶醉。所以,一定要挣钱,买房子,建书房。
一年年长大了,甚至跟着房地产的大潮也买了一套又一套房子,理所当然地有了书房。

窗子桌子和阳光都按照梦中情人的模样有了,那个读书的人却没了。

偶尔串门一样上来的人,是个头发稀疏中部崛起的大叔,揣的泡着枸杞的保温杯。

攥着小时候在农村基本不看的山核桃,手腕上绕着红的黑的猪毛一样的绳子,不知道算不算个毛线。

另外一只手上,永远不变的是手机,永远在变的是型号。

书当然还在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炒股炒房炒菜的越来越多,文化文学文艺的越来越少。

当谋生养生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时,情怀情结就可以先放假了,长假归来,早已经物是人非。

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只是描述,手机中的温香软玉却是真实,从活色生香的标尺上看,手机的魅力当然秒杀读书。

网络背后,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手机是打通网络的窗户,比农村的亮瓦要厉害多了,像个宝葫芦。

而且手机一样可以读书啊,网络上海量的信息眼花缭乱铺天盖地,不光有书还有资讯,还有声音和视频。

不光有名人古人,还可以有亲人本人,只有想不到,没有找不到,古今中外应有尽有。

而且阅读快感也不一样啊,看不清楚的可以放大字体,看不下去的可以听语音播报,连声音都是可以选择的。

男女老少只需要一勾手指,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是君临天下的气度,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再说了,手机多轻便啊,一样可以躺着坐着趴着,一样可以捧在手心放在眼前,和新媳妇没什么区别。

比对初恋都要好,你见过哪个初恋跟着上厕所的,你又见过哪个人上厕所不带手机的?

以前一直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连路过旧书摊也要停下来看看,怕错过了什么。

现在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什么也不会错过,只要你能想到,网络就能帮你搞定。至于那一堆堆的书,是多是少好像没什么概念了。

偶尔觉得对不起她们时,也会像个负心汉子一样,良心发现时悄悄溜回书房,安抚式地东张西望。

恁着残存的情感,多少也总能看到一些带着往事的书籍,翻开后除了扑面的灰尘,偶尔还有一段沉淀的记忆。

于是有意无意也会多进来探视一番,翻牌子似地欣欣然挟裹几本姹紫嫣红潜回卧室,很正式地放在枕头边。

把书上的折皱来回抚慰,像极了做了亏心事后面对人老珠黄的老伴,心虚得怦然作响。

然后继续把她放在床边,捧起新欢式的手机,转向就全然忘却了床上一本书。

再进书房时,慢慢感觉房间的确有些闲置浪费了,如果中间摆个茶桌说不定更好,三五好友小聚小酌,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倒也有竹林七贤的风范。

可那么多书怎么办,要不委屈给挪挪吧,网上能看的可以先收起来了,杂志期刊过气了可以处理了,没开封的精包装可以考虑送人了,也是拿得出手的厚重嘛。

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空间和时间一样,实在没地方了,手机问一下度娘,方式方法还很多嘛。

比如捐给贫困地区学生,旧书网上拍卖,闲置物品处理,甚至废品收购都可以上门服务。

显然,关于书籍的前世今生和生死存亡,读书处理不了手机,手机却能轻松处理读书,大约也是丛林法则中的弱肉强食吧。

晚饭后,继续躺在沙发上扣着手机,居然不自觉想起有一本书上抽鸦片的图画,目光带着思维穿越一百年,发现从神情到造型,几乎是一样一样的。

翻个身坐起来想想,这莫非说明了阅读的传承与创新?应当如此,肯定如此,那就躺下,继续扣手机吧。

END

 

中国铁路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

老旧的怀想,孩子的心性。


许多告别,或许你并不知道

既然天高路长,何不物我两忘

海棠无香

冬日江南,黄昏温暖

动车驶过当年的小站

水墨乌镇

这一夜,是前世的夜

搭便车

孩子,若干年后,你会后悔吗?

让孩子早点对钱有概念没坏处

理发师

别去管螃蟹在想啥

纯情几许

顺畅的节奏不要被打乱了

眼睛看到的模样,是否都是相由心生?

每段童年,都会有一部自己的老电影

环卫小哥

深夜还没有回家的人

人间几回寒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