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 市场变局迫在眉睫行业如何迎接未来

 新用户19046794 2020-10-05

在全球经济的大势下和国内艺术市场的变化之下,画廊行业也随市场的变化而动。画廊所面对的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画廊的代理机制,销售模式以及定价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化?

近日,在美国的洛杉矶因疫情封锁以后,很多画廊就一件作品都没卖掉过,有1/4的画廊表示如果情况不能迅速改善将在今年关闭画廊。洛杉矶的60家画廊自发组织了一个联合推广画廊的网站:galleryplatform.la 。还组织了一个画廊协会-Gallery Association Los Angeles (GALA),作为整个城市唯一长期运行的画廊协会,成员中不乏高古轩、豪瑟沃斯等顶尖画廊。

相对于国外画廊协会的积极行动,2月份北京画廊协会也积极响应市政府的举措,发布“关于呼吁北京市画廊物业方同舟共济共抗疫情 鼎力支持减免画廊租金等费用的公开函”。在艺术网近期与画廊主们的交流中,普遍表达“感谢协会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工作”。艺术网在近期亦从画廊行业的“当务之急”和“联合共谋”出发,策划推出了“直播论坛|身处变局的中国本土画廊”。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 池刚作为嘉宾主持,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夏季风,北京画廊协会常务副会长、艺·凯旋画廊创始人 李兰芳,北京画廊监事、星空间画廊创始人 房方作为论坛嘉宾。希望从当前以及未来的视角去观察艺术品市场的变化和调整。

艺术品市场的供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希望论坛能够围绕画廊行业发展的趋势;背后的商业逻辑;以及影响未来的深层次变化来讨论。”在这次论坛的开始,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池刚提出画廊行业的市场变局是供给侧的问题,还是需求侧的问题?

北京画廊协会秘书长 池刚

正如池刚所说“疫情总归会过去”,艺术市场的问题也并不仅仅是特殊情况下才有的特殊问题。“在疫情之下,基本能凸显出中国画廊业多年来的困境。从2020年开始西方画廊开始进驻到香港、上海、北京,当时就在讨论中国本土画廊该如何去改变经营策略,如何去迎接西方画廊的进入。”北京画廊协会常务副会长、艺·凯旋画廊创始人李兰芳从画廊行业多年来自身发展变化观察。

她例举了近几个月来发生的新闻事件:从当前西方画廊的困境和Basel并不乐观的在线销售;苏富比与8家画廊合作在线销售平台“苏富比画廊网络”,打破一、二级艺术市场壁垒;这些新出现的事件来看全球画廊都存在寻找客户买家和需求方的过程。中国的画廊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推进互联网的线上展览营销,包括最近流行的“带货直播”。

北京画廊协会常务副会长、艺·凯旋画廊创始人 李兰芳

“我还没准备好,因为我现在比较倾向看到作品的直观感受,再做选择。”李兰芳对这些眼下的变化有个人的感受和选择。她认为无论中国画廊或西方画廊,都在寻求变革,而加速艺术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对受众人群做很多基础性、建设性的工作。包括视觉习惯和艺术史培训,甚至作品图片在线传播的把控。所以,在疫情下全球都面临着市场问题的窘境。

李兰芳说:“我相信疫情过后,销售方式的改变可能都会加快,包括数字化的营销模式。”

池刚表示,如果说寻找客户是重点,存在着是否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电商,还是疫情之下被动的选择线上展览销售。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 夏季风

对于现在出现的变化,夏季风会长表示:“迫于疫情,传统的营销模式似乎被打破 ,但在我看来是出于一种无奈。”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早有向线上营销发展的准备,但是网上的途径仅作为画廊传统模式的弥补。

因此,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出于对藏家和艺术家的需求出发,完成销售和推广的动作,在官方的推出了两个栏目:一、疫情之下的艺术家;二、艺术的慰藉。

北京画廊监事、星空间画廊创始人 房方

北京画廊监事、星空间画廊创始人房方认为艺术市场的供需问题,两者都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并从三个方面展开话题:

首先,需求层面。中国社会以此次疫情作为一个结点,可能未来一段时间会加速某种趋势。

我们都感受到在过去的2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急速膨胀的状态进入到新的主题:如何更好的支配财富?如何传递财富?如何重新转换既有的财产?

这是跟艺术品收藏有关的话题。把房子、钱、股票转化成为可以传递给家人,也许在遥远的将来能够形成一个很美好的财富传奇故事?所以,中国社会正在从高速创造财富和财富飞速膨胀的社会向重新考虑如何支配和享受既有财富的话题。

我比较看好,在这个转换过程当中,会激活很多的社会需求。

星空间 2019北京画廊周举办刘香成个展“春风”

第二,供给一方。我从业十五年,大学毕业二十年,一直没有离开当代艺术这个领域的业内人士。我感觉供给也出了一些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很长一段时间以西方现代艺术,以西方战后艺术作为参照和模版,无论是创作者在创作层面的思维,还是在生态体系的营造方面全部都是以战后的西方艺术生态作为一个最主要的参照。这是个必经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但是有时候会忽略本地化的需求。

换句话说,如果你推出的作品是以西方美术馆的收藏作为潜意识的考虑,目标客户就是西方美术馆。那作品在中国卖不掉是正常的。你的供给没有跟你在本地生存的需求匹配上,或者说你有多少是留给未来的。二十年以后中国有了更多的美术馆,三十年以后中国有了成熟的收藏系统,有多少是留给现在的?

这实际上都是一个可以在供给侧里边去做研究的。大家都愿意把艺术家和艺术行业想象的非常纯粹,当然我觉得每一个创作者,包括经营画廊的人都有艺术的理想。但是我们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系统下发展自己,同时应该考虑到作为市场参与者如何来安排你的供给。

星空间 “自恋”青年艺术家群展 七棵树创意园C5 2020年

第三,关于需求供给的新变化。无论我们是否乐于接受,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所谓的“逆全球化”的趋势,这个可能很难避免。在全球化作为不可逆的趋势下,未来一段时间这个进程某种程度上肯定会被放缓,甚至会有逆全球化的存在。

我认为这对于中国的本土画廊而言,是认真的面对我们身边,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自己的社会,我们本土的艺术家,以及有可能已有的收藏家和潜在的收藏群体,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相对本地化的供需关系当中去生存下来,去建立更好的一个市场的运营状况。

“怎么理解需求?供给端怎样匹配需求的变化?延伸到全球化、逆全球化的问题。因为这次很明显的受到影响的就是全球化,之前有一些画廊也在做国际交流项目,现在都停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电商凸显出来了。”池刚表示这些供需变化会影响到未来市场的趋势。

藏家购藏行为变了吗?

“艺术品线上展览、营销的快速爆发,是否会形成新的藏家群体?藏家的收藏消费行为发生怎样的变化?”池刚提出当前购藏行为变化的讨论。

李兰芳介绍了当前收藏艺术品的几种情况:

一、消费型的藏家。疫情期间我就不去打扰他了;

二、国内的资深的藏家。在大家都对疫情感到困扰的时候,每天都在问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因为这个时间点,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已经停滞了,经济上没有增长,大家没有资金的来源,所以有些要养企业,就把藏品放出来了,甚至非常低的价格。这时候,资金雄厚的藏家会委托我们去谈。

三、回到国内的海外藏家。长期居住在海外的藏家,有很多藏品,可以谈到特别好的价格。因为,他们在国内的活动,需要现金。所以可能很好的价格就能成交,还是我们藏家给的消息,他们真的是非常用功,并且很敏感。哪些买家、卖家群体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他们研究的透彻。

在疫情下,有很多的机会。包括年后有一些在线拍卖。最开始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伦敦的拍卖,纽约的拍卖,包括中国的一些网上线上拍卖,其实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的网上拍卖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有的时候会比现场实体拍卖的价格,同样的作品的价格还要高。我相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资本雄厚的藏家,会很认真的考虑资产的分配,他的艺术品国际的流动性。所以,我想疫情其实是一个筛选,把很多有实力的藏家筛选留下来,可能倾向于消费或者是倾向于投机、投资的人就会停滞一下。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 “恶 是”展 798艺术区 2020年

“疫情前、后就像二战的战前、战后的概念。在我看来这是势在必行的。”夏季风认为各行业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对这种变化分析:

一方面,我赞同有好多藏家,会因为企业经营、财务上的问题,把藏品放出来。同时也会有一批藏家恰好在这个时候抓住了时机,他知道好的艺术品长期的拥有它升值空间是很大的。比如,非典时期,好多人买了很多作品,疫情后收获很大,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我不认为线上的方式可能是临时的,它或许是一个长期的行为。现在国内外的画廊、拍卖行、艺博会都在做线上的活动。

第三,通过线上活动让很多对艺术品市场不太熟悉的人,开始在接触到。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络直播或者说线上拍卖,我发现人数是很惊人的,根本想象不到。前段时间展览的开幕,以往大概300来个人。但线上将近1万人,我想这1万人究竟是谁?让我感到特别惊喜。原有画廊这一块跟艺术市场这一块,跟公众的接触途径是比较窄的,比较少的。他毕竟是有一些门槛在,现在通过网络方式之后加快了,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对艺术市场开始了解了。这让我对疫情之后的当代艺术,艺术市场充满了一种期待。我认为会增量。

“去年是我们搬回798,今年本来计划更上一个台阶,疫情因素暂停了,但疫情终将会过去。”房方从买家活跃度的基本面看市场会有所复苏。但复苏不是变局,变局更让他期待。

星空间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 – 再谈行为”艺术群展 七棵树创意园C5 2020年

房方分析,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有一个巨大的门槛没有迈过去——价值传播的门槛。当代艺术或者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这些艺术家们何以具备这样的价值。画廊主的工作有什么贡献?我们做的生意是不是值得让大家也把钱放进来,这些特别基本的问题,还没有定论,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在整个全社会还不了解的前提下,画廊的生意是非常非常局部的,不是社会正常状态下的需求。

房方进一步谈道:从我们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上来看,我们的公立美术馆还不收藏当代艺术,甚至民国的艺术还没有收藏,这些也都是现实。我们还处在非常早期的市场耕耘阶段,但是空间很大,只要民间有更多的人理解和喜爱和信赖我们这群人,对我们这些事有了更多的认同感,这个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艺·凯旋画廊 “赋·调:涂曦个展”展 798艺术区 2020年

对未来的判断和计划

面对变化和挑战,画廊如何面对未来,每家画廊都有各自的计划。

艺·凯旋画廊

艺·凯旋画廊去年计划今年要做三个海外展,目前都要延期了。李兰芳说:“我们画廊今年会全面地进入信息化的管理进程,正在积极筹备的阶段。”虽然在疫情期间李兰芳没有做直播,也没有忙着去销售,但她把今年这个特殊年份作为面对未来的结点,同时也是起点。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原本今年计划在西班牙非常重要的美术馆要做吕楠的个展,包括5月份香港艺术家的个展,都因为疫情,只能延期了。

“从经营思路到文化品牌的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夏季风把整个艺术市场的生态比喻如同经受了一场暴风雨,在疫情之后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星空间画廊

星空间在疫情期间做了大量完善和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比如盘点库房,核实信息等等。今年星空间是运营的第十五年了,他们把画廊的文献结合房方对过去的回忆做了视频内容在网上跟大家分享。“画廊主以自己个人的经验去回顾自己的经历,也呈现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一些观察或者是观点。”房方说,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电商的模式。

最想表达的一句话:

- END -

添加小助手,拉您进群:candytao19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