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人的饥饿思维模式

 精进的炮哥 2020-10-05

对于富人来说,钱首先是资本,他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它用出去,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很多人却因为一向缺乏安全感,所以眼睛只会盯在篮子里那唯一的鸡蛋上。

长期的物质匮乏,把这些人身上的激情和锐气都逐渐消磨殆尽了,即使让他去抓一只兔子,他也不会去想红烧兔肉的美味,而是先考虑存不存在会被咬上一口的风险。其实,只要人活着,就会有风险。创业挣钱,有可能遭遇不正当的竞争,也有可能赔得血本无归,但是打工呢,其实也只是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只能一个劲儿地运转,一停下来,就有闹饥荒的危机,以至于自己不敢结婚、不敢买房,甚至不敢生病。比起那种关键时刻拿不出钱来的痛楚,创业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创业的风险与固守现状的安稳,道理虽是这个道理,实际做起来却颇有困难。因为有些人一旦穷得久了,就会生出一种懒洋洋的惯性来,并且会从中寻找出一些小快乐来安抚自己。虽然人家吃肉我喝粥,但是如果哪天能在粥里加上一勺糖,往往会激动得睡不着觉。但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家睡大觉也就没什么过错了。很多人因为安于现状而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只要日子还能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觉得哪里也没有自家的热炕头暖和。

除了这种惰性之外,你能做多好,还取决于你的认识达到了什么高度,把自己的位置定在了什么层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句痛快淋漓的口号。既然是这样,就不必再担心额外的损失。

这样一来就完了。别人歧视还不要紧,关键是自己别泄气。如果因为现状而放纵,三饱一倒,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很快就会混到“渣滓”的队伍里去了。

也许,跟“人穷志短”的人讲规则与效率,就像跟那些利己主义者讲环保一样,他们以为即便天上降甘霖,也没有几点能落到自己身边;即便下冰雹,也不一定砸到自己头上。只有眼前的实惠,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这种短视行为,不但做砸了自己的信誉——因为有偷嘴的嫌疑,大家就不会再带你玩分蛋糕的游戏,而且,不光彩的行为会使人产生阴暗心理,这是自觉自愿的退缩,把自己归类于社会的底层。一个没有尊严感的人,再想起步也是有心无力了。

现在不富有并不要紧,关键是别让现状把你定了型。力争上游的人,随时都有拍拍灰尘登高的机会;而因现状带来的消沉和惰性,却会使“穷困潦倒”四个字与一个人纠缠到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