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拜谒花明楼》董凯

 作家文坛 2020-10-05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因工作需要,我经常有外出的机会。但怎么也想不到,此生竞有幸走进,湘西宁乡县花明楼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印遍伟人足迹的土地。
  刘少奇的故居,就坐落在花明楼的炭子冲。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冲。四周山丘起伏,四连阡陌,景色宜人。故居为土木结构的砖瓦农舍,坐东朝西,组成一个″回″字型。头门上方覆盖着茅草,看起来颇有别致的田园风味。大门口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绝金匾。跨进头门,便有一片四面环居的地坪。周围有房屋20余间。这是一座南方农村少有的四合院。顺窗口望进去,虽人去屋空,却陈设依然,不免让人怦然心动,陷入深沉的遐想……
  1898年,刘少奇就诞生在这个殷实富厚的农民家庭,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屋前的水塘留下过刘少奇少时游泳的身影。屋对面的柘木冲私塾学堂和周围的山岗田土,也都留下过他生活、学习和劳动的足迹。1919年前后,21岁的刘少奇离开家乡投身革命。1961年,刘少奇偕夫人王光美回到故乡,作农村调查时,仍下榻于这座普通农舍,并多次在此召开调查会……
  不知是什么时候,那个土家族小妹的解说己近尾声。我来不及在此停留,便随着观光队伍的人流,向故居南侧的广场上走去。大约在故居南侧的300米处,耸立着刘少奇全身铜像。铜像于198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辰90周年时落成。像高7.1米,身着大衣,成远望沉思状,生动准确地再现了刘少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1959年4月一一1969年)日理万机,致力于富国富民的光辉形象。铜像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精心设计。像座上镌刻着陈云同志手迹:向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刘少奇同志学习。″仰望伟人巍巍铜像,不禁让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此时,我深深地被老人家的坦荡胸怀、高风亮节所感染,同时涌出一股发自心灵的震撼。
  带着一种敬慕之情,走进铜像对面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纪念馆的馆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体结构为分散自由群体形建筑,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全馆拥有8个展室,另方音像厅、怀念厅、水榭等。各厅室之间,游廊相连,亭阁交错。院池台坪,花草繁茂。既显出古朴自然的古代园林风格,又呈现宏伟壮观的现代气派。
  纪念馆基本陈列,是刘少奇生平业绩展览。这些陈列以大量的珍贵文物、照片、手稿、题词及文献资料等,真实生动地体现了刘少奇一一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的光辉灿烂的一生。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能到刘少奇老人家的故居拜访、观光、留影,感到非常的荣兴,置身于花明楼这个宁静、幽雅、清新的环境,倍感心旷神怡,爽心悦目。
  寻访伟人的故乡,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我永生难忘!
  2020.10.4.14.38分于盘锦

==========================

原创作家简介:董凯,中国乡土诗人,中国乡村作家,辽宁省作协会员。

6、特此声明,严禁抄袭,作者负全部法律责任。

 根据留言情况等决定发布各大网站。

投稿须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