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红木杯” 浣花文学奖散文组征文 | 蛰居斋主:陪读的那些苦辣酸甜

 香落尘外 2020-10-06

“中原红木杯”

文: 谢瑞山 /图:堆糖 


近二十年,随着教育方针和体制的不断改革,许多有利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应运而生。二零零二年,鄱阳第一所私立学校饶州中学声势浩大地奠基建立,于是包括实验、扬帆、洪迈等私立学校相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同样原本一枝独秀、龙头老大的鄱中、一中、二中等公立学校,自然不甘屈服于私校的围追堵截,调整教学方案,整顿学校风气,在强有力的竞争机制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于是乎一个又一个人才脱颖而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被清华、北大、复旦、浙大等名校录取。在这样大背景的催生下,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子女顺利通过这千军万马抢过的高考“独木桥”,许许多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纷纷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离开了家乡,在县城内涌现出许多陪学生读书家属,产生了新形势下衍生的特殊名词——陪读。于是在本来相对比较单一的讲鄱阳腔的鄱阳城里,来自各个乡、村的方言俚语在繁华的都市中炸开了花。

陪读二字,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做起来,能顺利地陪成功,个中的曲折和辛酸苦辣的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理解。且不说三年、六年、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接送、洗衣、做饭;且不说起早赶晚地定时叫醒睡懒觉的“小祖宗”;且不说全日制地驯服、监督那些顽劣的“小精灵”;且不说时不时要定位跟踪以避免其逃课、偷看小说、躲着贪玩王者荣耀的“小财神”;且不说遇上青春判逆期的任性、顶撞,必须要苦口婆心、耐心诱导的“十三太保”,俨然他们不是在陪读,而是正在接受“安全局”培训的工作人员。

陪读大体可分成几个方面、几种类型。有家庭条件好了,想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出人头地、荣宗耀祖的主动型;有父母本人因缺少文化想要子女不重蹈覆辙,彻底摆脱目不识丁地做着重负担低收入逆境的争气型;有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风攀比型;有眼红别人家出了清华、北大也想碰碰运气跻身其中的投机型;有打肿脸充胖子、勉强而为之的虚伪型;还有家庭困难但又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无奈型。

晚上经常在白天鹅广场娱乐活动,有几次见一老头在僻远的地方,一边敲打着锣鼓家伙,一边单手用唢呐吹着赣剧的过场曲。只见鼓架子上的锣、鼓、铙、钹、镲,经老头敲打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开场锣鼓过后,斜着固定在鼓架上的唢呐便在老头的嘴里动听地演奏起来。我被老头的造诣和功夫吸引,便有意与他攀谈,熟悉之后才了解老人姓朱,莲湖朱家人,正宗的农民老俵,莲湖在未修桥之前四面环水,形似孤岛,乡大人口多田地少,老人仅靠有限的田地收入,加上帮人做小工和打串堂挣点钱,辛苦拉扯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娶妻婚配。后来三个儿子出门打工,又要帮他们带孙子、孙女。总以为苦日子慢慢熬出了头,没想到二儿子夫妇那年正月为了节省路费,骑摩托车去福建打工的路上,出车祸双双身亡,留下两个孤苦伶仃的孙子归老头抚养。打官司赔偿的二十万元俩老人不敢动,只想留作两个孙子以后上大学能派上用场。另外两个儿子在外面也挣不到大钱,好在他们的小孩由丈母娘家陪伴。老夫妇俩现在住在饶州中学陪读,老婆帮食堂洗盘碗、搞卫生挣点钱,老头在县城内帮人做点地面上的小工,年纪大了,爬高爬低的工程人家不敢叫他做,只能是有一天、无一天地有事就做做。老家要是有红黑喜事的话,老头就骑电瓶车回去挣点小钱来贴䃼家用。现在年纪大了中气不足,这锣鼓家伙和喇叭唢呐不随时练下手、运下气的话,就怕会一天不如一天,不然的话白天累得难过,哪还有心思搞这些东西。唉,可怜哪!好在两个孙子都争气,成绩都优秀,饶州中学是免学费的,不然我两个老人怎么陪得起读。总梦(方言:希望)我们爷爷奶奶身体健旺,能多陪伴他们几年,盼星星盼月亮把他们陪上岸吧。

邻乡一学生中考成绩全县排名二十三名,被某私立中学作为优等生高价挖到学校就读。家长更是喜出望外,母亲陪读,父亲隔三岔五骑摩托车从很远的单位到学校陪护。儿子这“有功之臣”得到了重点呵护,用苹果手机,着高档衣服,穿名牌鞋子。从此学生居功自傲,上课吊儿郎当,玩游戏手机被砸毁了两三部,还与同班女同学谈起了恋爱。老师劝阻不听,家长哭求不理,其父在一次劝说无效后,忍无可忍打了他一巴掌,第三天跳楼自杀身亡,全家人的希望如泡影般破灭。

爷爷奶奶帮两儿子的四个孙男子女陪读,从一年级开始陪起,因没有条件在县城买房,六个人挤在二十几平米的车库居住,条件简陋得可想而知。爷爷在小区门口做保安,奶奶在小区内做扫地阿姨,辛辛苦苦想像村里的邻舍一样,让孙子女考上名牌大学。从小学到初中孩子一直成绩平平,后来有两个读高中了,奶奶辞工住学校宿舍陪伴,爷爷带另外两个孙子女继续留在原车库坚守阵地。两个老人在同县城几个月见不了几次面,各自担负这重要又难称职的工作。

一次奶奶在与人聊天时唉声叹气:陪这个读比吃屎还难,辛苦受累都不要紧,时时刻刻指望他们用功读书,可成绩总是上不去,又不敢重哇(不敢大声说他),一提到学习的事,两人就拉下脸来,摔门大吼发脾气,甚至不吃饭。他们的娘和老子还总是打电话怪我,好像是我没管好他们一样。我总是做到不让他们饿到冻到,书我们又不能替他们读,你说叫我们怎么办呢?

旁边一人也接着吐起了苦水:是哟,现在的细宁仂真是难伺候,你弄好的饭菜偏不喜欢吃,专吃外面的水煮烧烤那些地沟油做的垃圾食品。还又特别难哇事(难说话),真是豆腐掉进灰坑里——吹又吹不掉,拍又拍不得。

“唉,不要哇、不要哇,真是宁比宁气死宁(土话:人比人气死人),俺宁天天操心劳神,细宁仂个成绩还不好。去年那个考取浙江大学的学生的奶奶也叫陪读?她白天一心打扑克,晚上一心跳广场舞。有时候打牌打晏(迟)了,就叫他自己去买东西吃。真是各人的八字各人的命,他孙子还“还债”(争气的意思)得很,考到那么好的名牌大学,真是命哪,唉!

“是啊、是啊,还要哇,真是想不得发财怕不得穷,还是草里冬瓜自成人个好,俺宁(我们)越把他当祖宗老子经管,他越不争气,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倒是那些顺其自然,随手乐意个还要好些。就是俺宁个些(我们这些)爷爷奶奶真苦怜,变成了以前做童养媳的地位。童养媳是起来早了得罪了丈夫,起来晏了得罪了公婆,真是文也文不得,武也武不得,硬是让人哭都无眼滴(泪)哟……

听着这些陪读的爷爷奶奶们的自怨自艾,想着那些陪读人的辛酸曲折,心里觉得酸溜溜地怪不是滋味。不知应该是同情还是怜悯或是愤慨,抑或是想为这些任劳任怨、尽心尽责的陪读人群抱不平。读书难,陪读更难,可说是难于上青天。可怜天下陪读者,可怜天下父母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