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陀山供佛之始源于此,33米高观音圣像是地标,紫竹林禅意悠悠

 志涛书馆 2020-10-06

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和游客前往,岛上不仅禅意悠悠,而且风景极美。来普陀山旅游也好朝拜也好,必打卡的就是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以及紫竹林景区。今天我们要带大家来看的就是紫竹林景区,主要有“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紫竹林、光明池、南海观音像等景点,南有观音眺,对岸可见洛迦山岛。

这里是普陀山的供佛发源地,据历代山志记载,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锷从五台山奉观音像回国,船经普陀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

不肯去观音院是整个普陀山最早的寺庙,虽然规模不大,但在整个景区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游客和香客必打卡之地。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边上就是潮音洞。

潮音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洞内怪石交错。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故名潮音洞。“潮音洞”三字乃是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御书刻于洞壁之上。

石崖上刻有"现身处"三大字,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屡现灵相。

在不肯去观音院边上还有一座西方净苑,现有建筑天王殿及大雄宝殿等为妙善法师近年所建,寺内有观音跳石一块。西厢就是纪念日本僧人慧锷的“慧锷大师纪念堂”,这里供奉着慧锷大师的塑像以及日本33处观音灵场主尊的观音铜像。

補怛紫竹林,传说为观音菩萨居住处,门口悬挂的是民国八年康有为题的“補怛紫竹”匾额。紫竹林庵历史上曾重建五次,犹以清朝为主,最后一次是改革开放后妙善大师主持修建。紫竹林现存佛教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其独特文物是紫竹石,石上花纹清晰,若根根紫竹丛生。

游客来到紫竹林景区还有个必打卡的地方就是南海观音圣像,它跟紫竹林院是在同一片区。南海观音立像处,恰是当年慧锷留不肯去观音之新罗礁上首龙湾岗墩,这座南海观音铜像已成为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进入南海观音,需要香花券6元/位,仅支持现金支付。

穿过一片紫竹林,便看到高达33米的观音圣像屹立高处,俯瞰众生相。立像总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铜像高18米,莲花座为2米,重70多吨。大佛材料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由96块铜壁板组成,融入佛面黄金6500克,无论从哪个角度凝视观音像,你都会觉得他在看着你。

乌云密布的天气之下,观音圣像更添一份威严之感。香客游客众多,还有不少进香团前来朝拜,在这里能感受到信仰之力。

一个磕头是对佛祖的许愿,更多时候也是自己心灵上的一个慰藉。

普陀山供佛之始源于此,33米高观音圣像是地标建筑,紫竹林中禅意悠悠!

旅游攻略信息:

交通:从普陀山码头停车场乘1号线到“紫竹林”下车

香花券:紫竹林景区6元/人(含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南海观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