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在农村为何有这种说法

 荆山桥 2020-10-06

《玉匣记》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很陌生,很多人了解他是因为在农村流传这样一句话:“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那它是像《聊斋》一样的鬼怪小说吗,看了之后晚上连茅房都不敢去了?

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在农村为何有这种说法

其实,过去《玉匣记》曾是农村的必备工具书,现在在一些农村的古书地摊上还能发现它的影子。《玉匣记》是一本占卜之类的书籍,一般来说,什么五行术数、阴阳八卦等占卜之术的都是少数人掌握的技艺。

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在农村为何有这种说法

而普通人又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着畏惧和希望,总想通过占卜来对未来有所洞察,以趋利避害。而《玉匣记》就是这样一部能够解决当时人们心理需求的“奇书”。

《玉匣记》内容丰富,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网罗进去,从婚丧嫁娶到出行开业,从耕种收获到做梦建宅,从初一到三十,各行各业、分分秒秒一应俱全,所以又称为《万全玉匣记》。

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在农村为何有这种说法

当然,《玉匣记》里的占卜并无科学道理,就连作者是谁也无定论。在古代要想一本书卖得好,关键要看是谁写的,所以《玉匣记》一书也被附名于东晋道士许真人所著。许真人即许旌阳,也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士。

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在农村为何有这种说法

过去有些老封建,凡事必看《玉匣记》,甚至连上从厕所都要看一下良辰吉日,通过书中判断的吉凶来作为决策依据,不免有些僵化、迂腐。所以“看了《玉匣记》,茅房不敢去”这句话是来讽刺那些封建顽固、照本宣科、没有主见的人。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