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力投资张敏:天使投资人1年要看1000个项目!忙什么?怎么忙?

 标准生活 2020-10-06

  “中科创投研究院”旗下新媒体平台


每日分享资本圈的新鲜资讯

天使成长会|来源

PE早餐|整编


导读:

张敏是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天使投资人,看似用“笨笨”的、忙碌的方法做投资,却是他深度认知之下的选择。从壳牌、普华永道到晨兴资本,后和其他合伙人创立合力投资,牵头做机构化天使投资,张敏选择了最难走的那一条路。

每个季节都是冬季,也都是春季,我愿意相信,当下是张敏的春季。创业创新,永远都有着“创”的生机。

  • 投资是一个需要长期沉淀的活,做天使投资第一要有耐心,第二能熬,你一定要有熬的品性。
  • 我们并不知道天使投资机构是不是能够长存,这真的是个问题。但至少现在来看,它对中国的经济有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 从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角度来说,甚至作为一个有远大理想去安心做事业的人来说,没有春夏秋冬。夏天就不苦了吗?夏天要克服的困难也不少,作为一个强者不要太考虑春夏秋冬。
  • 我不是预言家,我只是知道要活下去,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安排人生,思考事业。
  • 作为一个创业者,作为一个早期投资人,要清醒地接受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干我们这一行,基本上就是反人性的,你必须超越很多人性上的障碍,才能够成功。


天使投资人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天使投资为什么能成为经济发展浪潮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天使投资人个个看上去逍遥自在,为什么又都说自己非常忙?优秀天使投资人是否有必备的条件?有关天使投资的一系列疑问,我认为最好的解答者是中国青年天使会荣誉会长、有“敏叔”之称的张敏。

张敏的天使投资从业时间不短,2002年加入晨兴资本,2009年离开,2012年正式创建合力投资,迄今,合力投资已投150多个初创项目。他有足够多的实战经验,且取得了优良战绩;他有着严苛的系统化训练,在壳牌、普华永道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做过管理者,曾是壳牌最年轻有为,最被看好的年轻主管之一。

再往前追溯,张敏有着学霸的经历:是跳级生,小学四年级跳级到初一;是保送生,从武汉华师一附中保送到四川大学;是留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初留学挪威,1992年获得MBA,是国内最早一批MBA学位获得者。

这或正是张敏创建天使投资机构时,便赢得徐小平、杨向阳、蔡文胜、包凡等知名投资人鼎力支持的缘由吧。成立合立投资之前,张敏并不认识这些投资大咖,却能第一时间得到这些人的支持,让人充满好奇。




问:为什么徐小平等投资大佬都做了你的LP?

答:我在天使投资事业的贵人,包括徐小平老师,大杨(杨向阳),蔡文胜,包凡,王强以及我们所有的LP。有些人不是我的LP,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个名单可以开得很长。

我觉得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人都喜欢和靠谱的人待在一起,人都愿意支持靠谱的人。我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一是我的背景的确非常适合做投资,第二就是我本身的风格算靠谱。

敏叔洋气十足,1.8米大高个,一副严峻、严苛的外企范,但别被他的外表蒙蔽了。张敏有着极其包容、且可爱的另一面。游玩时,如果你恰好跟他坐在同一辆大巴车,他是一个极好的交谈者,玩笑多多,像一个顽皮少年。4年前,笔者跟敏叔恰有一次大巴车30分钟同游的经历,印象极深,当时敏叔投资春水堂不久。

那时的笑声从窗外传来,落到了4年后的上海小南国花园酒店的采访现场。2018年11月初,第五届黄浦江论坛在小南国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我逮得机会有了这次面对面的访谈,张敏讲述着自己的投资故事,分享着自己的处事方法论。


“黄浦江论坛”是中国青年天使会最知名的品牌活动,由时任青年天使会华东分会会长张敏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于2014年设立,每年年末,上百位天使投资人聚集在上海纵论投资江湖。张敏投资的知名项目也有不少,有德邦物流、恒源电动车、墨迹天气、九樱天下、四川驹马等。

最打动我的还是张敏的哲学思考。采访最后,张敏透露说,哲学是他最爱的一类学科,高中时爱看,大学时爱看,海外求学的几年,都在翻阅大量的哲学书,一向低调谦虚的他忍不住说了句:“我基本上把所有基础类哲学书、宗教书该看的都看过了”。



天使投资人为什么要非常忙碌?



张敏愿意做一个忙碌的天使投资人,这是他的信念所在,快乐所在,虽然他有时会感叹说:天使投资这个行业将来是否存在,都是存疑的。但既然选择做这一行,就要全力以赴,以终为始。

你问为什么要如此忙碌?投资人不都是悠闲地度假,一年坐等着一两个大项目投成即可?一年200天不用上班,也可以说是天使投资人。

张敏认为,天使投资人忙不忙,要看所定的目标有多高多远,天使投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他说,一个合格的天使投资经理,一年至少要看1000个项目,投资经理能成功投下10个项目,就算非常优秀了,也就是从项目中百里挑一。“以我个人负责的领域来说,一年也就投10个项目左右。如果不想忙,一个星期什么活没干,没去接触那几十个新项目,从结果上看,可能根本不影响那最终投下的10个”。

即便成功投下的10个项目,可能一个都没长大,最终死掉。可能干了五年,投了50个项目,或也只有1个项目成长为100亿规模估值的企业。意思是说,即便你5年啥事不干,跟绝大多数跑死跑活的投资经理的结果差不多。

从这样的逻辑看来,天使投资人的确可以极其潇洒着,过着退休式的生活,且收益差距不大。张敏不这么认为,恰恰相反,他认为,天使投资人需长期行动,长期坚持,才能捕捉到优质企业。

“天使投资是一个极其锻炼自我修养、自我纪律性的行业。你必须长期地坚持,伟大的机会才会青睐你,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需要有很长时间的人脉、判断力的一个行业”。

对比两个投资经理,一个每年都接触1000个项目,一个5年来潇洒任意而为,其结果看似差不多,但真正的内涵和深度完全不一样。张敏所追求和信奉的,正是这非同寻常忙碌之下带来的深度和内涵。

勤奋地看项目,是张敏的信念,正是由于对最终成功的不确定性,却又竭尽全力去追求这样的确定性,张敏选择了做一个“忙碌”的天使投资人。他说:“没有办法,因为你很有可能做了十年颗粒无收,这对心理的压力是极大的”。




天使投资人应该怎么忙碌?



不管外界怎么评判天使投资人,说靠运气也好,靠运营圈子也好,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张敏深切地感受到5年、10年高强度跑项目的做天使投资人的根本,一定要忙。

他举例子说:大家看徐小平老师好像嘻嘻哈哈就投了,“徐老师的工作时间比我还长,去见徐老师,基本上没有晚上12点之前见到过的,都是在凌晨一两点,跟他两个人幸福地吃点甜点、喝点红酒,讨论一些行业的事情”。

张敏认为,优秀的投资人都在忙,忙什么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勤奋地看项目,在初始阶段是必须的,如果想进入到天使行业,必须要多看项目,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看项目累计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是广泛的学习和深度的思考。“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天到晚参加各种论坛,也不是一天到晚跟朋友聊天,找各类专家聊天就算学习。”张敏说到。

天使投资是极其碎片化的行业,这个碎片化包括必须碎片化地收集信息,必须碎片化地思考,所投资的项目很多情况下也是碎片化的。张敏认为,优秀的天使投资人要有把碎片化的东西串成线,带出面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你在出租车上听音乐的时候可能有一点联想,听某一个嘉宾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对某一个行业的看法或就产生了一种共鸣。“去思考它,把这个产业链拎起来,全部都是在不停的学习,我们的忙,就是忙在这里”。


“第一,不停地学习,不间断地学习;第二,不间断地深度思考”,作为青年天使会的荣誉会长,只要是协会发起的活动会议,张敏都会积极参加,这个时候是跟不同背景不同环境的会员深入接触的时机,他认为,这样的碰撞能给他带来一些深度思考,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思考的契机。



机构化天使与个人天使有本质不同



张敏坚定地认为,“投资就是投人”是一句最正确的废话。投资肯定就是投人,反思失败的投资都与创始人息息相关,这个逻辑可推测说,投资一定是投人。

“但为什么要说它是最正确的废话?因为人是最难衡量的。”张敏说到。古今中外,几千年来人文学科的发展,无疑都是围绕“人”来做文章,衡量一个人根本就没有绝对标准,它不可能用数理公式做量化,不可能像公司一样用财务指标来分析。“投资就是投人”这句话永远正确,但稍加思考便能知道,没有办法用这句话来指导系统化的投资。

对于个人天使来说,有着各式各样的风格,自身为人处世的方式,工作方法就代表他的投资方法。所投的创业者,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些天使投资人更看中归国创业者,尤其青睐斯坦福大学之类美国常青藤名校毕业人群;有些人则瞄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这类圈层,还有投资人说,只投深圳的创业者,因为那里的创业风格比较稳定。这些代表着投资人各自的风格,各自所能达到的资源和努力耕耘的领域和方向,长期存在且都各有成效。

但张敏所要引导我们思考的恰是个人之外的投资风格,机构化天使要去除感性化的一面,要去除或者说淡化发起人个人的标签。“我想说的是,以上所提的都是不同的投资风格,但他们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当你创立一个投资机构,作为GP用投资机构的方式去完成投资时,机构化的天使投资和个人化的天使投资,他的判断和投资方法就不一样了”。张敏强调说。

张敏认为,个人天使转型为机构天使后,整个投资理念必须系统化,而要系统化,投资风格就必须从产业、赛道方面做分析,需要提炼出与之匹配的投资方法论。

“如果我是个人天使,只要和最聪明其他天使投资人,或机构投资的合伙人多做交流就行,再配个助理,加个财务,或法务即可,他不需要培养非常长期的、体系化的、规模化的团队。当他一旦需要规模化、系统化团队的时候,必然要思考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到底是什么?所瞄准的赛道和产业都要清晰起来。不然,你怎么让团队其他成员去发现项目、挖掘项目、评判项目?他们不可能和机构发起者同样的水准,有着同样的认识观”。

“每个人如果有自己的圈层,强大到可以直接找到好的创业者,那他也没必要加盟一家投资机构,他自身就是一体化的东西了”。张敏补充说。




有关个人背景,问答实录



Q:(邱恒明):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做天使投资?

A:(张敏)做天使投资一方面是死扛,另一方面是本身的情怀。

我当时在晨兴的时候,就是早期的做法,出来之后前两年没有募到钱,我个人做了天使投资,历史就决定了我必须去做天使投资。

从我的成长背景来说,做后期是有一定优势的。我在跨国公司做过管理,也有普华永道的背景,做PE也不差。出来想做天使投资的时候,好几个人劝我说做PE算了,认为我更适合做PE,但我选了一条艰难的路。

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会走这条路,天使投资在全球来说都是最苦的,要想挣钱,一定是做PE的。我之所以这么坚定做天使投资,最真实的话是没有办法,上了船,下不去了。抛开“死扛”这个因素,是不是有情怀呢?的确也有。

做天使投资带来心灵上的快乐有很多,试着画三个圆圈,第一个圆是你喜欢做的事;第二个圆是你可以做的事;第三个圆是可以赚钱的事。天使投资正好是我这三个圆都交接了。

天使投资这个行业,天生就给你一个可以不断地学习的机会,天天接触的人都是强者。我们天天在和最有思想的,最前沿的人一起学习,这的确是一种快乐。

天使投资真的有雪中送炭的情怀在里面,你给创业者的钱,对他是极大的帮助。你和创业者之间形成的情感,互相的欣赏,互相的支持,真的是钱买不来的。

做天使投资一方面是死扛,另一方面是本身的情怀。从更高的高度来说,没有天使投资哪有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力的发展。中国要想发展必须激发天使投资,对国家来说,支持天使投资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所有的钱都是税后收入进来的,再去支持创新创业,而国家的公民们,创业者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奋斗,去做一件事情。当他做大了,他带来的是什么?是就业率,是更先进的技术和业务模式,是税收,是走向世界的机会,所以有百利而无一害。

天使投资是非常艰苦的,能走到今天,必须感谢我的太太。没有她的理解和支持,我当时也不可能从晨兴走出这一步,更不用说坚持到今天。每一个天使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妻子。

Q:出国留学,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这些国际化的烙印对你影响大吗?

A:我在挪威待了两年,伦敦待了三年,加拿大待了三年,到处飞了一年。国际化的烙印,至少影响了我80%。

你不出国,也可以有这些思想,只不过出国让我这些思想更加固化了,有几点是我在出国之后学会的,它们在我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很大作用。

第一点,永远都抱着开放、学习的态度。这一点是在国外养成的,大家喜欢读书,喜欢去了解、学习知识,这个风气在九几年的时候,是在国外融合的多,那时候培养了我。

第二点,“共赢合作”的理念与实践的熏陶。

记得当时在国外参加过一次企业内部的培养,请了第三方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最优秀的一帮人培训,在壳牌叫做“无限潜能组”,我感受非常深。做了几个案件学习,我的每一个案例分析都是非常高的分数,但我的总分偏低,因为我太具有进攻性。

每一个案子出来,我首先想的是怎么去把对方给赢了,怎么去赚对方的钱,把对方杀光。在不断的学习当中,不断地受到折磨和批评,后来体会到,真正最核心的是合作共赢,这样才能把行业做大,才能把体系做大,才能把事业做大。

创业者也应该有这种风格,合作共赢是最高境界,而不是独赢。在投资当中,我更喜欢能够把行业做大的项目。

Q:我们观察初创企业,好像都要历经磨难才能成长起来?你所投资的企业,有没有很顺利发展壮大的?

A:没有。所有早期投资的被投企业,都一定经历过涅槃重生,创业者一定经历过痛苦,没有一帆风顺的。

只是说强者从来没有把困难当做困难。很多人说,我没什么困难的,你仔细想,他肯定有些困难。因为他足够的坚韧,他不觉得这是个困难而已,他们都经历过发不出工资那种极端的痛苦,才能熬出来。

优秀企业都有个特点,就是创业者能搞定很多事情,他来找你的时候并不多。

Disclaim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