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家长不该习惯命令孩子做事, 更不应威逼利诱

 骄阳飞雪 2020-10-06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律?

许多家长都会面对着孩子凌乱的房间、窝囊的床铺,感到焦头烂额。

似乎,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主动做什么事情,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家长赶着催着才会做,日常大事小事都需要家长的提醒,离开了父母从来不会主动做事。这样的孩子往往也没有什么时间观念,因为本质上就缺乏自律的观念。

反之自律的孩子,往往能够主动解决问题,不会因为父母的催促而产生那些厌烦的情绪,遇到事情也从来不会拖延。

点击加载图片

在湖南师大附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寝室,全部6人都考上了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从进入高中开始,这六个人就一直住在一起,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对化学学科很是擅长。但六个人同时考上名校,还有其他的诀窍,那就是他们六个人所订立的公约。

这份“寝室公约”,不但规定了明确的休息时间,还为寝室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写清楚了每个人值日的内容,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三年的学习时光,6个人一直遵守着这个约定,即使有人学习也不会打扰到其他人的休息,每个人都是主动地为寝室的学习氛围做好贡献。

点击加载图片

除了爱好,自律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点。

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规律的寝室生活,每个人都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全部考上名校也并非不可能。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自律,那最好从小就开始培养,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可以跟随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会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提升孩子的自律性,需要家长们做到:

1、多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

自律使得人们更自由,但自由应该有边界。

家长在管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要采取积极正面的态度,多用温柔的语气,和坚定的鼓励,但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责任和担当。孩子在校,也应该学会承担相应年纪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当然孩子处在幼儿阶段时,我们的温和应该多一点,惩罚需要少一点,即使纠正孩子,也要避免让孩子感觉到被批评。我们的目标是想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不是用言语或者行为中伤孩子幼小的心灵。

点击加载图片

只有让孩子信任你,能和你产生共通的情感,我们才好让孩子能够自觉做事。

孩子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家长应该平等地去沟通,向孩子阐述清楚,应该做那些事和不应该做那些事的理由,同时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最终鼓励孩子做出决定。不管结果好坏,都要让孩子尝试独立承担。

在这样的管教方式下,孩子更能体会到自己一言一行所包涵的价值,也会更倾向于做那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用等着父母来催促。

点击加载图片

2、多激发少命令

孩子的自律性的培养需要孩子成为主导,家长不要总试图去命令或者孩子完成某些事,更不要用威逼利诱的方式。当这些外在驱动力消失时,孩子很可能更加的放纵自己。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场比赛,不需要比快慢,更不需要比做事的效率,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格时,不要将功利的心态掺杂进去。主动选择做家务也好,学习也好,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而最终做得多好,并不是评判孩子是不是足够自律的标准。

点击加载图片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激发孩子的兴趣,从兴趣点入手,孩子会更容易自发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承担自己的责任。兴趣不一定非要有用采取支持,在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感兴趣的东西的同时,也在拓展着更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自律,家长不该习惯命令孩子做事,更不应威逼利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