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花令-日

 北海书苑 2020-10-06

22.“日”字

  •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 · 王安石《元日》

  • 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宋 · 朱熹《春日》

  • 须晴,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七月七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 风住尘香花已尽,晚倦梳头。—— 宋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胜春朝。—— 唐 · 刘禹锡《秋词》

  •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唐 · 李白《望庐山瀑布》

  • 待到重阳,还来就菊花。—— 唐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唐 · 王维《使至塞上》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宋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持节云中,何遣冯唐。—— 宋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 · 王禹偁《清明》

  • 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 宋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 · 陆游《示儿》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晞。—— 两汉 · 汉乐府《长歌行》

  • 浮云游子意,落故人情。—— 唐 · 李白《送友人》

  • 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边来。—— 唐 · 李白《望天门山》

  •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愿。—— 清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 山气夕佳,飞鸟相与还。—— 魏晋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念此私自愧,尽不能忘。——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长。——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 牛困人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 上有六龙回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唐 · 李白《蜀道难》

  •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暖玉生烟。—— 唐 · 李商隐《锦瑟》

  •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乎吾将行。—— 先秦 · 屈原《离骚》

  •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升。—— 宋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还。——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 移舟泊烟渚,暮客愁新。—— 唐 · 孟浩然《宿建德江》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渐斜。—— 唐 · 元稹《菊花》

  • 三月七,沙湖道中遇雨。—— 宋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宋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 吴楚东南坼,乾坤夜浮。—— 唐 · 杜甫《登岳阳楼》

  •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 · 杜甫《绝句二首》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 南北朝 · 吴均《山中杂诗》

  • 世人皆被明累,明无穷老将至。—— 明 · 钱福《明日歌》

  • 朝看水东流,暮看西坠。—— 明 · 钱福《明日歌》

  • 不见兮,思之如狂。—— 两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 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斜。—— 唐 ·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 十里黄云白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 弃我去者,昨不可留;乱我心者,今多烦忧。—— 唐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 去年今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 · 崔护《题都城南庄》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宋 · 曾几《三衢道中》

  • 出而作,入而息。—— 先秦 · 佚名《击壤歌》

  • 酒困路长惟欲睡,高人渴漫思茶。—— 宋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 总为浮云能蔽,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锄禾当午,汗滴禾下土。—— 唐 · 李绅《古风二首 / 悯农二首》

  • 东边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长飞絮轻。—— 宋 · 晏殊《破阵子·春景》

  • 锦城丝管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唐 · 杜甫《赠花卿》

  •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星。——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 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唐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 卿当胜贵,吾独向黄泉。—— 两汉 · 佚名《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那堪正飘泊,明岁华新。—— 唐 · 崔涂《除夜有怀》

  • 九月九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唐 · 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 凭阑半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五代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 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两汉 · 佚名《陌上桑》

  • 淳熙丙申至,予过维扬。——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 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可怜后主还祠庙,暮聊为《梁父吟》。—— 唐 · 杜甫《登楼》

  • 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 殷尧藩《端午日》

  • 关城榆叶早疏黄,暮云沙古战场。—— 唐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 端午临中夏,时清复长。—— 唐 · 李隆基《端午》

  • 相去已远,衣带已缓。—— 两汉 · 佚名《行行重行行》

  • 周公恐惧流言,王莽谦恭未篡时。—— 唐 ·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 最是仓皇辞庙,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五代 · 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 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宋 ·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 何年是归,雨泪下孤舟。——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毅魄归来,灵旗空际看。—— 明 · 夏完淳《别云间》

  •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风。—— 宋 · 陈与义《襄邑道中》

  • 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 ·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 浮云终行,游子久不至。—— 唐 ·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 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唐 · 孟郊《登科后》

  • 畏落月后,强欢歌与酒。—— 唐 · 李白《长歌行》

  • 君看白驰,何异弦上箭。—— 唐 · 李益《游子吟》

  • 摇荡春风媚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南北朝 · 鲍照《梅花落》

  • 烟销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唐 · 柳宗元《渔翁》

  • 家在梦中何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唐 · 卢纶《长安春望》

  • 盛年不重来,一难再晨。—— 魏晋 · 陶渊明《杂诗》

  • 当君怀归,是妾断肠时。—— 唐 · 李白《春思》

  • 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唐 · 杜甫《赠卫八处士》

  •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浸寒漪。—— 宋 · 雷震《村晚》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唐 · 杜甫《客至》

  • 况是青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 · 李贺《将进酒·琉璃钟》

  • 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 宋 · 陆游《秋思》

  •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江头尽醉归。—— 唐 · 杜甫《曲江二首》

  • 丹心照夙昔,鬓发已改。—— 宋 · 文天祥《端午即事》

  •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争光辉。—— 唐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 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唐 · 李白《九日》

  • 两处春光同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唐 · 白居易《望驿台》

  • 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唐 · 贾岛《剑客 / 述剑》

  • 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宋 · 文天祥《扬子江》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凝妆上翠楼。—— 唐 · 王昌龄《闺怨》

  • 红树青山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宋 ·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 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 桑麻已长,我土已广。——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西。—— 唐 · 郑谷《鹧鸪》

  • 兰溪三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 · 戴叔伦《兰溪棹歌》

干货!飞花令常见字与相关诗词归纳整理(第十一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