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好了明理 2020-10-06

仰韶时代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存在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的考古学文化,距今年代约为5000-6000年。仰韶文化以彩陶的普遍存在为特征,但由于各地的发展程度不一样,文化面貌也不均一,于是又根据各地的地域特点划分出了五大类型,如半坡类型(关中西部、及甘青)、庙底沟类型(晋南、豫西、关中东部)、大河村类型(豫中)、后岗类型(豫北、冀南)、下王岗类型(豫南、鄂北)、海生不浪类型(河套东部)。

上面的每一种仰韶文化类型,其背后都代表着一类人群,那么仰韶文化是哪类群人留下的考古学文化呢?史书中有无留下他们的记载?本文就以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为例,简述仰韶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学类型的变迁。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仰韶的图腾花与巫、鸟与鱼

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不能不提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这两个考古学类型分别以关中和豫西为中心,它们存在时间长、文化内涵强势,重要的是在地域上比邻,相互影响,既有沟通交流也有对抗;尤其是庙底沟类型,它与半坡类型相爱相杀,担任起了仰韶时代向龙山时代转变的急先锋。

半坡的图腾:鱼与巫

半坡类型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中西部,以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为代表,文化面貌一致的遗址还有姜寨、北首岭、元君庙、史家村、横阵村遗址等;从这些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半坡类型多见石刀、陶刀等农业收割类工具,石斧、石锛等伐木类工具,以及鱼钩、鱼叉等渔猎工具。可见当时的关中地区环境很好,农林渔猎并重,物质资源丰富。

如下图,半坡人日常使用的陶器有一个特点,贯穿半坡文化早晚期,都不见三足鼎,主要使用夹砂罐。而彩陶的花纹则流行鱼纹、人面纹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农林渔猎并重的半坡人,留下了大量的鱼纹、人面纹饰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半坡类型遗址出土文物的纹饰上有大量重复出现的『人面像』,这些人面像都是画在陶盆上并且是当成葬具使用,可见上面的图案寄托着某种含义,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半坡人信仰的神灵『巫』的形象,是很有道理的。而与人面一同出现的『鱼纹饰』则很好理解,以渔猎农林为主的半坡人,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素材用到制陶创作上,这是氏族文化的反映。所以我们从考古学上揭露的材料上就大致可以勾勒出半坡族群的生活面貌:盘踞在关中平原,农林渔猎并重,氏族图腾是『巫面』和『鱼纹』。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半坡文化重复出现的人面纹饰和鱼纹,有可能就是半坡人的图腾

庙底沟的图腾:花与鸟

在半坡族群的东方,华山的周边以及后世函谷关以东的区域,那里生活着另一个不同的族群,就是创造庙底沟文化的庙底沟人。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在豫西、晋南、关中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考古学文化,以河南陕县庙底沟、三里桥遗址为代表。庙底沟类型与半坡的区别很明显,从出土的文物类型上来看,庙底沟几乎没有鱼钩、鱼叉等渔猎工具,主要以石镰、石刀等农业工具为主。此外庙底沟还发现了很多土纺轮等缝纫工具,说明庙底沟人的衣着是以植物纤维为主,不同于半坡的兽皮衣物。由此可见庙底沟人的生活方式与半坡差异明显,庙底沟以农耕为主的族群。

庙底沟族群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也与半坡有着明显的不同,庙底沟的炊器都有不少三足鼎,而且形式多样。彩陶花纹则以圆点、钩叶和弧线三角构成的花瓣纹鸟纹及其变种的纹饰为主,这与半坡的人面、鱼纹饰形成了鲜明对比。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庙底沟文化的纹饰以花纹和鸟及其变种纹饰为主

不同的生存方式,一个善渔猎、一个善农耕;迥异的生活方式,一个从不用鼎,喜欢人面和鱼纹。一个喜用鼎,善绘花纹和鸟纹,虽然同处仰韶文化这个大背景下,但考古学上种种的迹象表明半坡和庙底沟的两个不同的族群。而且从文化发展来看,因为位置比邻,半坡和庙底沟文化之间既有相互影响,也有摩擦、冲突。在仰韶晚期,庙底沟不断西进,压缩半坡文化的生存空间,导致关中地区文化类型转变,这种表现就是两个文化之间的『战争』。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鸟图腾与鱼图腾的『战争』,庙底沟是怎样获得了胜利?这种考古学上的动态演变,究竟对应历史记载中的哪个大事件?接下来本文分别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解读一下。

逐鹿中原:进击的庙底沟文化

笔者认为庙底沟文化就是黄帝族群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而半坡文化则是炎帝族群,这从历史学和考古学上都能找到支撑。

首先,时间一致

历史记载的炎黄族群存在的时间正好在仰韶时代。黄帝、炎帝应该不是一个人的称号,而是一个族群的称号。根据史书对黄帝年代的记载『黄帝至禹,为世三十』,再结合《说文》中一“世”三十年的记载,可见黄帝到夏朝初年的大禹间隔了近900年。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朝起始于公元前21世纪的论断,可以得知黄帝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由于炎黄大致处于一个时代,所以在时间上正好对应了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半坡和庙底沟类型存在的时间。

《路史·发挥》卷三引《竹书纪年》:“黄帝至禹,为世三十。”

其次,空间一致

记载炎黄两帝最早的史料出自《国语·晋语》,上面说黄帝和炎帝都出自有熊氏少典族群,而黄帝以姬水为中心,炎帝以姜水为中心。姬水的位置各个史书都没有记载,但根据黄帝号有熊氏,以及黄帝的活动轨迹都围绕在有熊国(新郑附近)来看,黄帝族群应该是活动在河洛一带,这正好与庙底沟文化的覆盖范围一致;炎帝的记载相对比较清晰,姜水是渭水的支流,据此炎帝的发祥地应该就在关中一带,正好与半坡文化的范围一致。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时间、空间一致,如果史书记载不虚,庙底沟和半坡文化是黄帝、炎帝族群留下来的考古学文化还是有相当大可能的。

再之,考古学的支持:

从考古学上看,庙底沟文化从早期到晚期都有三足鼎的使用,既有罐形鼎,亦有折腹釜形鼎,半坡则没有。鼎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和三代重要的器物,中国历史中最早有铸鼎传说的正是黄帝。据《史记》记载,黄帝曾采首山铜,在灵宝荆山鼎湖边铸鼎,这一带有大量黄帝活动的轨迹记载。巧合的是,在灵宝荆山附近,发现了距今5500-5000年的大型仰韶时代文化遗址——西坡遗址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

《水经注疏·卷四》:“守敬按:郦氏因《魏土地记》黄帝登仙之说,详述黄帝事,言荆山、首山本近湖县,而以黄帝乘龙为俗说,并证以《汉志》不言升龙,盖隐谓鼎湖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庙底沟类型以最早发现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命名,但庙底沟文化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遗址却是河南灵宝的西坡-北阳平遗址,这里应该是庙底沟文化的核心区。西坡遗址作为与黄帝有关的遗址被列为中华文明探源首批立项的六大都邑之一不是没有道理的。

走出仰韶:庙底沟文化的胜利

庙底沟类型对关中地区的强烈影响,可能对应黄帝战败炎帝的“阪泉之战”,『鹳鱼石斧图』图或许就是传说中黄

综合以上可知庙底沟文化很可能就是历史上黄帝族群留下来的文化。庙底沟文化十分强势,其以各种花瓣纹饰为代表的彩陶向四方播散,北到长城外,南到达洞庭湖以南地区。向西对半坡文化更是有强烈的影响,到半坡文化中后期,庙底沟文化的特征器物折腹釜和釜形鼎,以及以花瓣纹为主的彩陶大量出现在半坡文化覆盖的关中地区,所以苏秉琦曾言:

『半坡遗址的最上层或最晚期不宜算做半坡类型的一部分...这类遗存和同址共余部分文化面貌不一致,缺乏联系,却同庙底沟和泉护村二期文化遗物极其相似』

且在半坡文化早、中期之间,墓葬形式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考古学上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表明庙底沟文化西进取代了半坡文化,这种变化的背后很可能正是反映炎黄时代氏族制的变革的反映。

庙底沟类型最后经庙底沟二期,转变为了中原龙山文化,之后又催生出了中国第一个广域王权文化二里头文化。庙底沟能在仰韶时代脱颖而出有着深刻的地缘背景,地处中原腹地,东接大汶口文化、南连屈家岭文化,能充分吸收四周优秀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中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一直到仰韶早段都是连续发展的过程,本身底子厚。半坡文化则不一样,前仰韶时代没有强势的文化垫底,因而在与庙底沟文化的『斗争』中败下了阵来,可见并不是偶然。


有意思的是在河南阎村发现的一件彩陶『鹳鱼石斧图』(见上图),上面彩绘的图案是一只鸟叼着一条鱼,旁边还画有象征王权的石钺,或许就是历史上黄帝(庙底沟)打败炎帝(半坡)的纪念物。


注:

  • 半坡类型晚期文化面貌变化显著,已经不能算作半坡文化,观点见: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第二页;
  • 鹳鱼石斧图可能是反映黄帝战胜炎帝的纪念碑,观点见: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和韩建业《最早中国-多元一体早期中国的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