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团花纹铜敦的主要特点及真伪鉴别

 博搜艺术 2020-10-06

战国团花纹铜敦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这一时期主要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一时期古人创造出了极其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收藏似乎还不是普通收藏爱好者可以轻易涉足的,尤其是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首先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还要有相当的眼力和经验,所以我觉得一般人还是不去触及青铜器为好,但是档次稍低的春秋、战国、秦汉的青铜类物品,价格并不高,广大收藏者都可以试试身手。

 还有花纹款识,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 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副纹饰凸显,以细致、简朴与厚实为风格;周代才形成风格多样化,尤其是主纹饰明显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也有的副纹饰略微低于底平面,而这样的副纹饰,其边沿没有必要另加勾线,但主纹饰仍然明显地高于副纹饰与底平面的。

 铸造一件战国团花纹铜敦需要很多块陶范,这些陶范必须用垫片支撑开并保持正确的间距,这个间距产生的空隙基本就是器物形状和厚度。垫片不仅防止泥芯偏移,而且保证了间隙均匀。

 看范线是鉴别真伪战国团花纹铜敦的一个重要方法,了解商周战国团花纹铜敦的陶范铸造发,再看器物的范线就比较容易了。其实商晚期到西周早期器物的范线并不明显,给我们辨别真伪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这一时期的战国团花纹铜敦多为礼器所以在当时工匠铸成后对礼器表面进行了打磨处理。但古人的加工打磨注重的是表面,有些弯角出是打磨不到的如鼎耳内的两道折角,圆簋的两鋬耳边,爵杯的鋬手内和柱帽下等。

 随着时代进步,合范的方法有所变化,范痕会随着变化,但要想在合范地方不露痕迹,这即使是最熟练的工匠也难免做到。有的铸器表层纹饰不多,合铸面较大,合范痕迹容易忽饰,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 留痕迹的。后代伪者不知道占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讲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表面较精细,无需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却往往与原器物的时代特征相去甚远。

 战国团花纹铜敦鉴定主要去断定年代和真假的鉴别,传统的战国团花纹铜敦鉴定主要从铜器的铸造、纹饰、铭文、器形、材质、声味等等进行鉴别,专家老师们把这几种的方法总结了这么一句话“抓其造型,视其花纹,识其铭文,查其地锈,找其范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