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74--岁暮归南山

 虹72 2020-10-06

转:毕宝魁的博客

174--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朝廷不重人才,求仕也是枉然。用不着再到北阙向皇帝上书陈述己见,还是整理行装回归旧山。因自己没有才干,才被圣明的君主废弃不用,由于自己身体多病,才被那些老朋友疏远。头发已见花白仿佛在催促人走向老年,新春又见端倪,仿佛在驱赶旧的一年。绵绵不断的愁思使我夜不成寐,望着迷蒙空寂的夜空我迷茫惘然,淡淡的月光洒向夜晚,更令人心灰意懒。

【注释】

[南山]指作者的故园。孟浩然的故园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故他诗中常称作南山。    [北阙]古代皇宫大门外.左右各置一台,上有楼观,称作阙。通称皇帝的居处为北阙。    [敝庐]破旧的房屋,此指自己的房舍。    [青阳]指春气。《尔雅·释天》:“春为青阳。”

【评析】

本诗之写作,当在《留别王维》之后。孟浩然应考失利后.大为懊丧。求仕无望,只好心灰意冷地回到故乡。他有满腹的牢骚又无从发作,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袭击着他的心,于是才以自怨自艾的方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忧伤。表面看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愧,骨子里却是一大堆的怨天尤人。

本诗最为后人称道,也最易引起争论的是“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两句诗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味道又不尽是反语。诗人在投考前非常自负,“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表明他志向远大。“词赋亦颇工”表明他自负能文。因此,“不才”既有自谦无奈之意,又含有贤才不为人识,良马未遇伯乐的慨叹,当然也有对“明主”的怨艾之情。“多病故人疏”情感更深致委婉,写尽世态炎凉。这两句诗概括人生世相颇为精警,情味无限,最易引起封建文人的共鸣。清初学人冯舒爱诵读这两句诗,并评论说:“一生失意之诗,千古得意之句。”(顾嗣立(《寒厅诗话》卷一一)宋人刘辰翁曾评全诗曰:“他人有此起,无此结,每见短气。其亦最得意之诗,最失意之日,故为明主诵之。”均是知言。据传,王维曾邀孟浩然到内署,恰逢玄宗到,向孟索诗。孟浩然便诵读此诗,玄宗听到“不才”两句后,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唐摭言》卷十一)此说不尽可靠,但也说明这两句语中确有弦外之音,确有怨艾之情。同时,这个传说引起后世文人的广泛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本诗的知名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