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卿老师 ▏雷雨季节4类常见病针灸方!

 lxr1843 2020-10-06

立夏之后,雷雨天逐渐增多,给人们生活出行带来不便之外,一些疾病也“趁虚而入”。今天,舒老师给大家带来雨季常见病的针方和灸方:

1、预防哮喘

加拿大渥太华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6年观察发现,雷雨天哮喘患者来医院的频率会增加15%。因此,哮喘患者雷雨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下雨时不能门窗紧闭,因为此时自然风和雨水,可把过敏原从家中赶走。雨后如出现太阳暴晒、温度升高,出门时不妨戴上口罩,以防过敏原。

基本针方:气血三针,肾源三针,归脾,金针,排寒五针,孔最虚无。

灸方:

1、中脘30分钟,足三里30分钟,神阙30分钟(四君子灸)

2、膈腧25分钟,膻中25分钟,巨阙25分钟(玉屏风灸)

3、肺腧25分钟,尺泽25分钟(玉屏风灸)

2、预防肠胃疾病

雷雨天气较平时气温会下降,脾胃不好的人容易胃部受凉。多雨潮湿还很适宜肠道病菌和霉菌生长,因而极易诱发夏季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如痢疾、腹泻等。

因此,对于肠胃较脆弱的人来说,一来要避免受凉,二来可适当吃点祛湿的食物,如薏仁、扁豆、冬瓜,可以熬粥或煮汤。另外,中医讲“暑必夹湿”,食用竹叶、荷叶、西瓜翠衣等可以解暑利湿;“苦能燥湿”,吃些苦瓜、苦菜、莴笋、芹菜等苦味食物也很不错。

基本针法:气血三针,胃三针太冲透涌泉,行间,足弓三针,血虚三针,水针,木针,火针,金针,大陵虚无

灸方:

1、中脘30、足三里30、神阙30(四君子灸)

2、下脘30、不容30、神阙30(归脾灸)

3、水分30、天枢30、气海(归脾灸)

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雷雨前闷热,气压比较低,空气湿度高,易缺氧;雨后暴晒,天气变化大,心血管调节功能不好或本身有心脏病的人这时会感觉症状加重,血压也易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心衰。还有人闷热时烦躁、出汗多,人体水分随着汗液蒸发,血液的黏稠度较高,易出现高黏状态,形成血栓,容易造成缺血性疾病。因此,有心脏病或冠心病的人要勤量血压,常测脉搏,常备硝酸甘油等。生活上要做到三注意。第一,闷热天气多喝水,血压不很高的人,可喝点淡盐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高油、高脂肪。第二,吹空调要适当,家中保持开窗通风。雨后暴晒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尽量一早一晚外出活动。第三,运动要适度,活动后只要微微出汗稍稍有点气喘,就可以了。

基本针方:一手气血三针,一手反气血,心肺三针,火针,水针上三才,足弓三针,血虚三针。

灸方:

1、中脘30,足三里30、神阙30(四君子灸)

2、心俞25、神门25、神阙30(中君灸)

3、天池25、间使25分钟、神阙30(中君灸)

4、外感初起

1日,可灸2~3次,大便干燥须加灸通便。风门25、阳陵泉25、神阙30、流鼻涕加肺俞25、尺泽25。咽喉痛加“天突”25。含薄荷润喉片。

肠胃型感冒,以呕吐,泻泄为症状:

1、风门25、阳陵泉25、中脘、足三里25、神阙30。

2、水分30、天枢30、气海60分钟、神阙30。

愿大家六时安康!“针”出好气势!“灸”出好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