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修园三字经    水肿第十一【附方】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0-06

原书附方

(1)五皮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健脾化湿,理气消肿之功。主治头面肢体浮肿,腹部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等。

大腹皮(酒洗)桑白皮(生)各12g茯苓皮10g陈皮9g生姜皮3g水煎服。

(2)真武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3)桂苓甘术汤:即苓桂术甘汤,见气喘附方。

(4)导水茯苓汤:《普济方》引《德生堂方》。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按而塌陷。胸腹喘满,不能转侧安睡,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出如割,或如黑豆汁而绝少。服喘嗽气逆诸药不效者,用此即渐利而愈。

泽泻 赤茯苓 麦门冬 白术各60g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30g大腹皮 陈皮 砂仁 木香各22.5g每服30~60g,水二杯,灯草三十根,煎八分,食远服。如病重者可用药60g,又加麦冬及灯草15g,以水一斗,于砂锅内熬至一大碗。再下小锅内,煎至一盅。五更空心服。

(5)加味肾气丸:《济生方》方,又名济生肾气九、资生肾气丸。有补肾温阳,利水退肿之效。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炮附子二个 茯苓 泽泻 山茱萸 炒山药 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各30g官桂 川牛膝(酒浸)熟地黄各15g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米饮送下。

(6)越婢汤:《金匮要略》方。有宣肺清热,疏散水湿之效。主治风水恶风,一身面目悉肿,微热汗出,脉浮。

麻黄6g石膏30g甘草6g生姜3片 大枣5枚 水煎服。恶风者,加附子3g;风水,加白术6g。

(7)防己茯苓汤:《金匮要略》方。有益气通阳利水之功。主治皮水,症见四肢浮肿,按之没指,腹胀如鼓,小便不利,不恶风,脉浮者。

防己9g桂枝9g黄芪9g茯苓18g炙甘草3g水煎服。

(8)越婢加白术汤:《金匮要略》方。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

处方组成即越婢汤加白术12g。

(9)甘草麻黄汤:《金匮要略》方。治里水,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

甘草12g麻黄6g水2杯,先煮麻黄至1.5杯,去沫,入甘草,煮七分服。

(10)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方。治少阴虚寒,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

麻黄9g炙甘草6g附子3g水煎服。

(11)杏子汤:《金匮要略》方。原文指出方未见,疑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2)蒲灰散:《金匮要略》方。治下焦湿热小便不利;或因下焦湿热,水湿外盛,阻遏阳气而致皮水肢厥。

蒲灰250g滑石500g为末,饮服6g,日3服。

(13)芪芍桂酒汤:《金匮要略》方。有调和营卫,祛散水湿之效。治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出沾衣色正黄,如黄柏汁,脉沉。

黄芪15g芍药 桂枝各9g苦酒1.5杯 水煎服。

(14)桂枝加黄芪汤:《金匮要略》方。有调和营卫,益气利水的作用。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状,甚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及黄疸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桂枝 芍药 生姜各9g甘草(炙)黄芪各6g大枣4枚 水煎服。

(15)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即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金匮要略》方。有助阳化气行水之效。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桂枝 生姜各9g甘草 麻黄 细辛各6g大枣4枚 附子3g水煎服。

(16)枳术汤:《金匮要略》方。有行气导滞,燥湿健脾之功。主治水饮停滞于胃,症见心下坚,大如盘,按之外坚内虚。

枳实6g白术12g水煎服。

(17)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方。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之效。主治风水,症见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小便不利,脉浮,及湿痹肢体重着麻木者。

防己6g炙甘草5g白术6g黄芪9g生姜4片 大枣1枚 水煎服。

增补新方

(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方。有解表、清热、利湿之效。主治伤寒瘀热在里,小便不利,身发黄者。

麻黄6g连翘6g杏仁40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12枚 生梓白皮一升 生姜6g炙甘草6g水煎服。

(2)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方。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效。主治火毒结聚的痈疮疖肿。

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水煎服,加酒一二匙和服。

(3)胃苓汤(见痢疾附方)

(4)疏凿饮子:《济生方》方。有泻下逐水,疏风发表之效。主治水湿壅盛,症见遍身水肿,喘呼口渴,二便不利。

泽泻12g赤小豆15g商陆6g羌活9g大腹皮15g椒目9g木通12g秦艽9g槟榔9g茯苓皮30g水煎服。

(5)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方,又称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有攻逐水饮,利水通便之效。治水饮停聚,水走肠间,辘辘有声,腹满便秘,小便不利,口舌干燥,脉沉弦。

防己 椒目 葶苈子 大黄各30g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天服3次。

(6)五苓散(见虚痨附方)

(7)葶苈大枣泻肺汤(见气喘附方)

(8)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方。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效。主治阳虚水肿,症见下半身水肿严重,手足不温,口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等。

厚朴6g白术6g木瓜6g木香6g草果仁6g大腹子6g附子6g茯苓6g干姜6g炙甘草3g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9)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效。主治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症见食少,便溏,或泄泻,或呕吐,四肢无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苔白,脉细缓或虚缓。

莲子肉500g薏苡仁500g砂仁500g桔梗500g白扁豆750g茯苓1000g人参1000g甘草1000g白术1000g山药1000g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10)左归丸(见虚痨附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