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修园三字经    痰饮第二十【附方】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0-06

原书附方

(1)王节斋化痰丸:《明医杂著》方。有开郁降火,清润肺金,消凝结之痰之效。治津液为火熏蒸,凝结成痰,根深蒂固,以此缓治之。

香附15g橘红30g瓜蒌仁30g黄芩 天冬 海蛤粉各30g青黛9g芒硝9g桔梗15g连翘15g共为细末,炼蜜入生姜少许制为丸。

(2)滚痰丸:《丹溪心法附余》方。有泻火逐痰之效。主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

大黄 黄芩各240g礞石30g焰硝30g沉香15g上药为末,水泛为丸。

(3)苓桂术甘汤(见气喘附方)

(4)肾气丸(见虚痨附方)

(5)甘遂半夏汤:《金匮要略》方。有攻逐水饮之效。治饮邪留连不去,心下坚满。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汤十二枚 芍药五枚 炙甘草(如指大)一枚 水煎服。

注:方内有甘遂、甘草,此两味属相反配伍,应引起注意。

(6)十枣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7)大青龙汤:《伤寒论》方。有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主治外感风寒,寒热俱重,不汗出而烦,身痛,脉浮。

麻黄12g桂枝4g甘草5g杏仁6g石膏12g生姜9g大枣3枚 水煎服。

(8)小青龙汤(见咳嗽附方)

(9)木防己汤:《金匮要略》方。有化气行水之效。主治膈间支饮,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

木防己9g石膏30g桂枝6g人参12g水煎服。

(10)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即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金匮要略》方。前方有人参,吐下后,水邪因虚而结者,故用此汤,去石膏之寒,加茯苓直输水道,芒硝峻开间结也。又:此方与小青龙汤治吼(当为齁)喘病甚效。

木防己6g桂枝6g茯苓12g人参12g芒硝8g水煎服。

(11)泽泻汤:《金匮要略》方。支饮虽不中正,而迫近于心,饮邪上承清阳之位,其人善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眩黑也。以此汤。

泽泻15g白术6g水煎服。

(12)厚朴大黄汤:《金匮要略》方。治支饮胸满。

厚朴6g大黄9g枳实5g水煎服。

(13)葶苈大枣泻肺汤(见气喘附方)

(14)小半夏汤(见呕哕吐附方)

(15)己椒苈黄丸(见水肿附方)

(16)小半夏加茯苓汤(见气喘附方)

(17)五苓散(见虚痨附方)

(18)茯苓饮:《外台秘要》方。治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此方最妙。

茯苓 人参 白术各5g枳实3g橘皮4g生姜6g水煎,日三服。

(19)真武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20)三因白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主治呕吐痰沫,头目眩晕。

滑石15g半夏9g附子6g共研末,每服15g,加生姜3片、白蜜3匙,水一杯半,煎七分服。

增补新方

(1)柴枳半夏汤:《医学入门》方。有和解宣利之功。主治邪犯胸肺,往来寒热,咳嗽少痰,胸胁刺痛。

柴胡6g黄芩9g半夏6g青皮9g瓜蒌仁9g枳壳6g桔梗3g杏仁6g甘草3g水煎服。

(2)控涎丹(见癫狂痫附方)

(3)沙参麦冬汤(见虚痨附方)

(4)泻白散(见血症附方)

(5)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方。有温肺化饮之效。主治寒饮内停,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苔白脉滑。

茯苓12g甘草6g干姜9g细辛3g五味子6g水煎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