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南文坛 | ​记忆中的那辆加重自行车 作者/一杯清茶 主播/平凡

 渭南文坛 2020-10-06

作者简介

笔名一杯清茶,渭南市华州区人,现就职于渭南交警支队。闲暇之余,爱好书法和文学,文笔流畅,朴实。曾在西部法制报、渭南日报、阳光报、渭南文坛等媒体、自媒体发表《送伞》《大货车保险杠真的保险吗》等作品。

点击图标,收听本文。


一个有声的文学平台


二八加重自行车是老式自行车的一种叫法。因车轮直径大小是二十八英寸而得名。不仅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谋生的工具。当时自行车的品牌有上海产的永久牌、凤凰牌,天津的飞鸽牌、红旗牌。但随着交通业的迅猛发展,二八加重自行车已被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所逐渐取代,最终成为了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在我的老屋,也有一辆加重自行车,那是父亲在世留下的唯一遗产。父亲的教导是永久的,父亲支撑家庭的生活是加重的。它承载着我儿时太多的回忆;承载着父亲的言传身教;承载着父辈间的诚挚友谊;更承载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记得一九八四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从外面玩耍回到家中。见父母正在讨论买自行车的事情……

 

“由于我工作优秀,单位给一辆自行车购买指标,买不买?”父亲激动的问着母亲。

 

“买!但是咱钱不够!”母亲回答的很干脆,但之后又满脸愁云。

 

“买吧,买了我大(陕西方言:父亲)来回上班方便,还可以方便给家里干些农活。”哥哥连忙说道。



见母亲迟疑,我顺便也插了一句:“妈,买吧,我也想学自行车,人家有些孩子都会骑自行车了,我们都不会。”

 
自行车当时一辆要卖150元,可父亲的工资一个月只有30元左右。要买一辆自行车,相对还是困难。可父亲见我们满眼期盼,便坚定的说:“买,孩子他妈,买吧!勒紧裤腰带,多余的粮食卖一点,咱们少吃点菜, 省吃俭用!不够,我借!”

后来我才知道,买这辆自行车,父亲分别从五个同事和三个朋友处,总共八个人,你三十、他五十,才凑齐了那辆自行车的费用。最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给还完。那辆自行车,后来成了我们家重要的交通工具,村里许多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自行车当时不单能代步,还是田间的行家里手。每年棉花收获季节,我总会想起父亲托运棉花的场景。记忆中的下午三点左右,太阳正火辣辣的时候,母亲就领着我们兄弟姊妹们走进五公里外的棉花地,开始摘棉花。拿着两个麦笼,腰里缠着包袱,左手拨开花枝,右手摘着棉花桃,一个一个的摘下来,放进胸前包袱里,等胸前的包袱鼓鼓的时候,就会倒进麦笼里面。等两大笼棉花装满的时候,母亲和我们就站在地头,盼望着父亲的到来。

 

父亲下班后飞快的骑行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到地头,就娴熟地把车子靠在土堆旁。用绳子将两个大笼绑起来,中间还要留15公分左右车后座的距离。父亲扶着车子,我们将棉花笼抬到后座上,之后,父亲抬起脚,直接坐在屁股座上,我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哥哥姐姐也挤在了后座上。母亲每次都是等我们坐好之后,跟在后面,助推自行车。



“好了没有?” “好了!” “推!”母亲用力一推,父亲配合默契地蹬起脚踏就回家了。可停车也不那么容易,到家门口之前,父亲远远的查看周边环境,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台阶,找到合适位置之后,他就用右脚撑着台阶,然后让车子靠稳,这时我们迅速下车,扶着棉花笼。每当这时,我总能看到父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也许是收获的喜悦,也许是我们天真,每次我看到父亲总是满脸笑容。

 

那时候,我总幻想着能和父亲一样,跨上那辆自行车,飞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甚至是骑车到外面的世界转转。这种幻想让我还学会了一项本领,就是每次发现家门口有车印,就飞奔回家。大多时候,我一猜就是父亲回家了。因为父亲回家,能给我带回好吃的东西。我一边吃着好吃的,一边还要闹着父亲,载我在村里溜达。那是一种无比幸福和享受的事情。


那时候的自行车前面有一个横杠,那是二八自行车特有的标配,后来那短短的横杠成了我的专属座驾。每次父亲带我出门,就让我坐在横杠上面。前排位置视线极好,我虽然年龄小,但是在父亲的臂弯里,我能感受到安全感与温暖。尤其在见到村里小伙伴的时候,我那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一段时间里,我们家的自行车,成了我在玩伴面前吹牛的资本。

 

在父亲眼里,那辆自行车如获珍宝。父亲每次回家,总会把车子擦的又明又亮。也很少叫我们兄妹骑行外出,就是学着骑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他总是跟着、跑着、扶着,生怕我们摔倒。

有一时期,说真的,我讨厌这个“吝啬鬼”。但是,之后有一件事情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态度。


有一天,“哐、哐、哐”的敲门声打破了深夜的寂静,邻居刘叔叔不停的敲着我家的房门。

“老周,老周 ,娃发烧了,能不能把自行车用一下让我送娃去医院。”邻居刘叔叔焦急万分。

紧张急促的敲门声,将我也从睡梦中惊醒。我心想,父亲不会同意借自行车的,但父亲的举动令我出乎意料。

“行,给钥匙,钱够不?”父亲将自行车钥匙连忙递给刘叔叔,关心道。
 
“这是五块钱,你拿着,快骑走,抓紧给娃看病,看需要帮忙不?还需要我去不?”父亲显得有些着急,满眼的担心。看到这里,我心里暗自敬佩。
 

后来,刘叔叔的孩子在铁路医院住了一周院。由于自行车暂时让邻家叔叔用了,父亲在那七天时间里,每天只能徒步二十公里去上班。家里的有些农活帮衬,也只能用架子车替代。


一周后,刘叔叔的孩子出院,刘叔叔送还自行车,并拿了一包点心,表示感谢。可父亲说什么也不收。“乡里乡亲的,谁家没有个难,帮个忙是应该的。”父亲急忙回绝。

 
“建娃你吃!”见父亲回绝,刘叔叔走出门外,又悄悄将点心塞给我了我,便匆忙回家了。
我偷偷地吃着点心,甜在嘴里,乐在心上。事后,父亲狠狠的批评了我,让我保证没有下次。这件事,虽是小事,但对我来说,是一次人生的教育课。父亲虽然是对我们很严,但是工作认真负责,家中勇挑重担,善待邻居…这些精神值得我学习。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关于自行车的情感和记忆,或许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老式自行车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被两个轮子驮过的岁月!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决定这个星期天一定要回老屋,擦洗一下那辆二八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我要把它骑回现在的家。
主播简介

平凡,管理工作,喜欢朗诵,多家平台金牌主播。《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主编简介

闵盼龙,中共党员,从事媒体行业9年。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曾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