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连载: 《红色记忆》(十六)关于卫滨县及五区建立问题座谈会记录

 文艺朝歌 2020-10-07
编者按:
从2020年4月16日开始,文艺朝歌陆续推送《红色记忆——淇县革命回忆录资料汇编》,让我们一起走进炮声隆隆、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共同感受这片遍布红色基因土地上的光辉与荣耀。

向曾经在朝歌大地上流血牺牲的革命先辈们致敬!

关于卫滨县及五区建立问题座谈会记录
 

1983728日上午,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瑞华同志的办公室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当时的卫滨县县委书记,现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马瑞华同志,当时四县边工委书记、现任河南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先贤同志,当时四县边工委组织部长、原河南省政协秘书现因病休养的范泽同志,当时的延津县县长,现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小组工作的于少畲同志。会议就卫滨县及其五区建立、开辟工作进行了座谈,用时三个多小时,现将座谈情况整理如下: 

一、四边县工委的建立与撤销

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已是败势,特别是在我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有力打击下,使日寇不断被消灭,敌人已深感兵力不足,为此,他们对国民党发动政治攻势,诱其投降。在蒋介石的密令下,原在敌后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就纷纷投降日寇,和日寇一起反共,镇压我抗日群众。当时,盘踞在瓦岗、孟庄等一带的伪六军杜淑部,就是这样的一伙民族败类。

伪六军军长是杜淑,副军长李旭东。下编有六、七个旅。旅长有王国藩、王协和、扈全禄、兰灿然、李效忠、何化甫等我冀鲁豫部队,为了严惩这些卖国贼,保护抗日群众利益。对这些匪徒,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孟庄战斗消灭了扈全禄,瓦岗战斗王国藩旅被歼,耿袁庄战斗全歼了李效旅,焦胡战斗,围歼的是李旭东的部队。大樊庆战斗是打的伪六军军部。经过这些战斗,伪六军大部被歼。其残余部队,已成惊弓之鸟,逃往淇门,不敢轻举妄动,骚扰我们。至此,瓦岗、孟庄一带获得解放,我们在这里,已有了周围三十华里较为巩固的根据地。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组织抗日力量,扩大抗日根据地,经地委批准,中共四县边工委,于19435月成立,工委书记李先贤同志,工委委员刘耕夫同志(刘耕夫同志原在军分区任警卫连连长)、王伟同志(王伟同志当时任新四路政委)。开始工委就三个人,后逐步健全,干部逐渐配备。范泽同志任组织部部长,曹从之同志任宣传部长,刘秉毅同志任秘书。经过筹备,并于194310月,在滑县的原屯宣布成立了相应的政权机构——四县边办事处,由姚步霄同志任办事处主任。不久,张经同志到职,任工委委员和办事处副主任,刘自成同志任武装部部长,胡文亮同志任财务科长。张君同志任管理员(系淇县藏口人)。王自德同志任事务长(淇县留店寺人),郭以峰同志任会计。

四县边工委所辖范围是延、浚、汲、淇的地区地带。这些地方,当时,还多属敌占区。但由于四县边工委的建立,在这些地区,都分别派去了干部,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教育培养了抗日积极分子。在此基础上,并秘密发展了党员,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地下党组织。这样,在四县工委领导下,身处敌占区的党员和党组织,紧紧团结抗日群众,在物质和情报方面,都为抗日作出了不少贡献。

四县边工委,还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武装——四县边警卫排,是从和岸、班早一带农村抽出的党员组成。后滑县伪保安团的三大队反正,以警卫排为骨干,与反正部队会编组成四县边抗日游击大队,简称“四大”。“四大”政委由李先贤同志兼,副政委刘耕夫,大队长苗清华,副大队长刘尚德。在工委领导下,这只武装由小到大,武器装备不断改善,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了保卫群众利益,打击日伪进攻的可靠力量。

根据胜利形势的发展,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四县边已完成了他的使命,于19456月,四县边工委撤销。

二、建立卫滨县,积极开辟新区工作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已到走投无路的绝境。为了更有力地组织力量,打击敌人,迫使日寇尽快投降。19456月地委决定,撤销四县边工委,在其南部设延津县,北部建立卫滨县。四县边工委会改为卫滨县县委会,县委书记马瑞华同志,组织部长范泽同志,曹从之同志任宣传部长。办事处改为卫滨县县政府,张欣如同志任县长。原四县边抗日游击大队,改为卫滨县县大队,政委马瑞华同志兼,副政委刘耕夫,副大队长刘尚德。

卫滨县建立后,地委给的任务是:1、组织开辟汲县、淇县、新乡敌占区的工作。到敌占区开展秘密斗争,抓紧发展党员,积蓄力量,待机配合我军消灭日寇。2、日本投降,准备接受新乡、汲县、淇县的日伪军事、政权工作。

卫滨县所辖范围,共七个区:在延津境内的寇庄一带为一区;王堤一带为二区;马庄、原屯一带为三区;胙城一带为四区;淇县铁路以东淇河以西为五区;浚县的枋城一带为六区;王庄车站一带为七区。

1945815日,日本投降。我们曾组织力量,配合军分区部队,向汲县、浚县、淇县等区,开辟工作。接管日伪军投降。但由于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的指使下,抢夺抗战果实,并叫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村宁次下令所辖日军不让新乡、汲县、淇县日伪军向我缴械投降,接着又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根据形势发展,我们就暂时撤出这些地方。

我军在这些地区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八路军的作战威力,却使新区人民亲眼看到了。我军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好作风,已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对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卫滨县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19464月,在卫滨县三区的原屯宣布卫滨县撤销。将延津县与卫滨县两县合并,成立新的延津县。

卫滨县在汲、淇、浚县境内的区,仍归原县。

三、卫滨县五区的建立和工作情况

1945年旧历815日,军分区张国华政委亲率部队,到淇县西岗消灭了拒不向我投降的牛英德匪部。当时,李先贤、李翰轩等同志,也随部队前往,这是我方公开进入卫滨五区的开始。消灭牛匪的当天,由张国华政委、李先贤、李清泉、常文轩等同志,共同研究了卫滨五区的领导班子问题。研究决定:李清泉同志任副书记,李翰轩同志任区长,常文轩同志任副区长。确定把西岗反正的李玉秀部,改编为卫滨县五区区干队,由李翰轩同志兼区干队队长,李玉秀为副队长。

卫滨县五区所辖范围,淇县铁路以东、淇河以西、卫河以北都是卫滨五区活动的地方。

我方进入卫滨五区后,由于主力部队的撤离和敌人的进攻,所以,很快就变成了拉锯式的游击区。当时,五区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征收秋季公粮,这在保证军政人员供给,确是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五区的全体干部,在动员群众缴公粮、运公粮中,是付出一定心血的,始终抓的是很紧的,任务完成的也比较好。

194510月的一天,李先贤、李清泉同志,到卫滨县五区区公所所在地小河口,去找李翰轩、常文轩同志研究工作。因李、常二同志正在下边做征收公粮工作。李先贤、李清泉同志等着他们回来,突然,敌人进了村。李先贤、李清泉同志在群众掩护下,坐着小鹰船过了卫河,到了双河头。李翰轩同志回来,敌人已封锁了卫河渡口。所以,他们是蹚过淇河,到了浚县,然后才回到卫滨县根据地的。

卫滨县五区的同志,从这次撤出后,由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就没再公开进入。后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卫滨县五区这个机构撤销。李清泉、李翰轩二同志,在李先贤同志领导下,仍做情报工作。

我方从卫滨县五区撤出,党的力量由于没有公开,所以仍在原地坚持对敌斗争,他们分布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隐蔽的形式收集敌人的情报,掩护我过路干部,为革命作出了突出的成绩。他们一直坚持到解放战争时期,最后,由李清泉、李锡禄二同志将他们的组织关系移交给中共淇县县委会。当时,隐蔽下的党员,根据我们不完整的回忆,有以下同志:

淇县稻庄,刘秉勋同志、刘胡彬同志。

淇县南关,李锡禄同志。

淇县张近,倪新岭同志、蔺小根同志。

淇县七里堡,袁嘉瑞同志。

淇县倪街,倪桥岭同志。

淇县赵沟,汪东洋同志。

淇县良乡、黄堆一带,王孟涛同志。

淇县三角屯学校教师,靖润生同志。

淇县马湾有个党员,是李翰轩同志的本家,具体名字记不清了。他们这些同志,有的解放后可能没有出来参加工作,但对他们在历史上的革命功绩,从党史上应有所记载,以使能鼓舞今人,教育后代。

(一)序言

|(二)老红军访谈录之冯志清谈话记录

|(三)老红军访谈录之杜松山谈话记录

|(四)老红军访谈录之杨青山谈话记录

|(五)老红军访谈录之张恒谈话记录

|(六)我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吴丽泉)

|(七)我参加革命情况的回忆(谭贺庭)

|(八)回忆我的父亲——介明堂

|(九)党的地下组织“奇训区委”

|(十)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一)关于“奇训”区委一些情况的回忆 
|(十二)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上)
|(十三)回忆中共卫西工委会和四县边区工委会的活动情况(下)
|(十四)冀鲁豫战略区淇县平汉铁路以东地区革命回忆录资料选编
|(十五)四县边办事处改为卫滨县抗日民主政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