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毕宝魁的博客 122--长相思二首(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 我住在京师长安,日日夜夜长思念。秋夜里的纺织娘,声声啼叫在那精致井栏边。寒霜初降到人间,竹席上感觉冷又寒。孤灯不明特黯淡,我的思念已经到极点。卷起窗帘望明月,禁不住声声空长叹。那可爱的美人貌如鲜花肤似玉,却被浮云阻隔在天边。上有高远苍茫之蓝天,下有汹涌澎湃之波澜。天太长啊地太远,灵魂飞越特艰难。我的魄魂无论怎样梦游依旧难以飞越重峦叠嶂之关山。我日日夜夜长思念,相思得肝肠寸断,简直碎了心和肝! 【注释】 [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取意于《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簟]竹席。 [卷帷]卷起窗帘。 [隔云端]喻相隔甚远。 [青冥]高远苍茫的天色。 [渌水]清水。 [关山难]关山难度。 [摧心肝]伤心欲绝。 【评析】 本诗主题有些模糊,从“美人如花隔云端”一句看,是有所寄托,思念的美人不是男女之情人,而是政治理想中的完美人格,也可以理解是开明君主或贤明大臣,抒发对美好政治的渴望和追求。 诗可分为两层。从开头到“卷帷望月空长叹”六句是第一层,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情怀。“在长安”三字理解不同,有人说是思念的对象在长安,有人说是抒情主人公住在长安,如果从寄托上来理解,两者都可通。但是从环境之精美和全诗之意蕴,理解为抒情主人公在长安更好。以下四句从外到内表现秋景的寂寥和主人公孤独不寐的神情。纺织娘在井边叫,声音很细微但主人公却能听到,说明其很敏感。刚刚下霜的季节竹席感觉凉,是一种心理感受,孤灯昏暗,相思之情难以忍受,开窗望月叹息。一个深夜无眠心事重重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美人如花隔云端”是独立句,交待出相思的对象,“隔云端”三字透露出美人高不可及。后面则表现因有重重险阻而无法追求得到美人眷顾的精神痛苦。从语言上很像屈原《离骚》上下求索的风格,更显示出主人公追求之美人的特性了。全诗实际表现的是人生不遇而美人迟暮之感。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云:“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漓,呜乎,观止矣!” 本诗之结构形式值得注意,“美人如花隔云端”是独立诗句,处在中间,把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后又完全相同,都是两个三字句四个七字句,三字句在首尾,这样全诗的结构非常匀称,形成一种结构的美,这种结构方式很少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