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佳丽 姓名:钱建新 年龄:35岁 职务:苏州沁瀛织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格言:每个生产环节不能有一点马虎。 细数下来,今年35岁的钱建新投身纺织产业已经10多年。在纺织业大环境起起落落的更迭中,他从一名在市场上找样布的业务员,成长为拥有近200台织机的公司老总,这是日复一日勤劳努力的回报,更是坚守创业初心的成果。 “生在绸都,就做点纺织事吧” 睡在布堆里的业务员 钱建新是土生土长的盛泽人。他的祖辈、父辈都从事与丝绸有关的工作,耳濡目染之下,钱建新对丝绸也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学校毕业后,钱建新进入纺织行业。起初,他在一家纺织厂打工,负责在市场上找样品。“只有找到合适的样品,公司才能做成合格的成品。”钱建新说自己是“跑”者,在市场上不停地跑,也不停地成长。 要在品类繁杂的各式产品中找到心仪的样品,钱建新靠的是勤快,而要产品的品质达标,就必须吃得起苦,耐得住寂寞。“曾经有一款产品要做出灰色印花的效果,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花色,染色要求就特别高。”为了监督好整个染色环节,钱建新干脆住在了染厂,睡在了布堆里,整整7天7夜都没有回家。正是凭着这份认真,他负责的那批产品没有一匹布在染色上出问题。 2009年,钱建新决定自己创业,成立了苏州沁瀛织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沁瀛织造”)。“盛泽人嘛,终究离不开纺织二字,仿佛是一个归宿,也是一种精神。”他说,每天与车间主任、厂长开晨会,把控好产品的质量、成本的核算……可能外人会觉得他很累,但他自己乐在其中。 “每个生产环节不能有一点马虎”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最初,沁瀛织造经营的是市场上常见的产品。“没有什么竞争力,利润微薄,我觉得这是做不长久的。”钱建新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跟风生产“大路货”是没有出路的,必须重视创新,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够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近年来,功能性纱线以及差异化面料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我们公司把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抓在自己手中,紧跟市场潮流,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了稳步发展。”他说,与此同时,沁瀛织造的产品也从内销慢慢转为外销。 “产品要卖到国外,必须达到对方的质量标准,这就意味着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更高。”有一次,钱建新收到了一家美国客户的投诉。“公司生产的一批面料,对方用来制作裤子,结果对方说面料手感不对。我们进行多项指标的对照检查后发现,这批面料生产过程中的纱线指标数据不对,造成产品容易起毛、起球。”钱建新立即召回了该批次的所有产品,并严格按照要求重新生产。 “每个生产环节不能有一点马虎!”这句话也成了钱建新的口头禅。如今,沁瀛织造拥有了专业的技术和销售团队,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而钱建新没有丝毫骄傲自满,待人依然真诚朴实,对于那些在创业路上帮助过自己的人,他打心底里感激,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态度铸就了他今天的成功。 “企业做大了,社会责任不能丢” 公益善举暖人心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变得极为紧缺。得知该情况后,钱建新利用自己的人脉,从江西购买了9000只医用外科口罩。刚收到货,他便自己开车将口罩送到了盛泽镇相关工作人员手中。 “举手之劳而已,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企业应该主动站出来,承担一份社会责任。”送完后,还没等工作人员说完感谢的话,钱建新就已经匆匆离开。而那9000只医用外科口罩带着钱建新的爱心,最终来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手中。 在钱建新的手机里,保存着一个名字:“小邵”。那是一位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同学,是他长期资助的学生。每年,钱建新都会给小邵送去学费和生活费,已经持续5年多了。“企业做大了,社会责任可不能丢。”钱建新说,他计划组建一个爱心企业家群,号召更多的人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爱心和温暖。 2020-1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