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宜业丨爬满墙头的葫芦

 金秋文学 2020-10-07

爬满墙头的葫芦

作者:徐宜业

    “小葫芦,爬墙头,

   伸着脖子朝上勾。

  爬呀爬,勾呀勾,

   算算还差一尺九。

  风吹歪一歪,

  雨打抖一抖,

   葫芦差点栽跟头……”

我小时候,就是唱着这些儿歌长大的。家里墙头旁的空地上,母亲常常种一些葫芦,盛夏墙头上爬满葫芦的茎蔓。

葫芦,又名瓠瓜、葫芦瓜,是一年生攀爬植物。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里发现了葫芦的种子,这表明了七千年前的古人就开始种植葫芦了。

匏有苦叶,济有涉深”、“齿如瓠犀”、“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南有木,甘瓠累之”,葫芦从《诗经》里一路走来,这里的“匏”、“瓠”、“壶”、“甘瓠”都是指葫芦。“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白花了,宁辞青蔓除”、“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唐代以“葫芦”为题材的诗歌,也不枚胜举。

在我国,葫芦蕴涵着丰富的“葫芦文化”。葫芦藤蔓绵延,结子繁多,象征“子孙万代”、“万代盘长”,因而民间剪纸中有不少以葫芦为题材的图案,台湾乡间流传着“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的谚语,我国有很多民族崇拜葫芦;“葫芦”与“福禄”音同,葫芦象征富贵、吉祥:孩子们常常佩饰小葫芦,门上用红头绳串绑着五个葫芦,堂屋大梁上悬挂着葫芦……“福禄”真是无处不在;夫妻结婚入洞房时,饮“合卺”酒,这里的“卺”就是葫芦,新人床头放上葫芦,象征着夫妻感情融洽、百年后灵魂相合。 

我国有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门楣上挂着葫芦。

有人说,这个习俗来源于唐代道士吕洞宾。

传说,吕洞宾化作卖油郎,来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他让村民自己打油,自己付钱。于是有好多村民多打油、少付钱。在这中间其中有一少年,经他母亲批评教育后,向卖油郎赔礼道歉,退回多打的油钱。吕洞宾被少年的诚实打动,告诉少年:五月初一这天,这个山村有大的水灾,只要在门口挂一个葫芦,就可躲过这次水灾。

这位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邻居,村民们都在自家门上挂起了葫芦。果然,五月初一这天,一场特大的山洪袭击了这个村庄。村里挂葫芦的人家都活了下来,没挂葫芦的人家被洪水卷走了。从此,端午节前几天,人们就在自家的门楣上,挂起了葫芦。

有人说,这个习俗来源于药王爷。

某一年的五月初一,药王爷下凡,见到人间毒虫横行,瘟病四起。他把自己装神药的葫芦,挂在一家门口,灭虫降瘟,普救众生。后来,端午挂葫芦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还有人说,这个习俗来源于……

端午节挂葫芦的来源,众说纷纭,但这个习俗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每年,母亲照例在墙头边埋上几眼葫芦种子,浇上一些水。

几天过去了,墙头边冒出了一根根葫芦芽。一场春雨过后,葫芦芽的顶端长出两片毛茸茸的小叶子。葫芦的叶子越长越大,像一片片绿色的“心脏”,上面长着软软的细毛。

不久,叶片间伸出一根根细细的茎,这些茎越长越长,上面不断长出了一卷卷弯曲的卷须。这些卷须如同钢钳一般,紧抓着墙面,引导着茎蔓,不断向上攀爬,一直攀到墙头的顶端,然后翻过墙头,伸到墙头的外面,继续往前爬行……不到两月时间,我家墙头的里里外外,拖满了葫芦的茎蔓、叶子。

忽然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在葫芦的茎蔓与绿叶间,露出几朵花骨朵,羞羞涩涩的。再过几天,骨朵里面的五片花瓣渐渐展开,像一个个白色的小喇叭,怒放在盛夏的风里,不停地摇曳。

葫芦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开花不结果,雌花产生花粉,结小葫芦。它的五片花瓣中间,那嫩黄的丝状东西,是花蕊,散发出花香,虫儿嗡嗡地飞,一会儿落在这朵花上,一会儿落到那朵花上,忙忙碌碌的。

过些日子,花谢了,拇指大毛绒绒的小葫芦,不时地从那枯萎的花朵后面长出来,宛若一个个小绿球。这些小绿球争先恐后地长着,越长越大,由一个个长圆形鲜嫩的小球,变成了上小下大毛茸茸的大绿球。

满墙面的绿叶间躺着、悬着、挂着一个个小葫芦。它们的表皮淡绿色,肚子圆鼓鼓的,从远处看,犹如一尊尊绿色的小罗汉。

这时,母亲每天早上,都搭着梯子,爬到墙头上找葫芦,揪葫芦。揪回家的嫩葫芦,用石刀刮去皮,剖成两瓣,取出里面的瓤子和种子,然后把葫芦的白色果肉削成条,切成片,炒吃,腌吃,烧汤吃。

关于葫芦的食用,元代的王祯在《农书》里是有记述的:“匏之为用甚广,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条作干……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烹饪咸宜,最为佳蔬。”看来,王祯是喜欢吃葫芦,不然,他怎么能说得这样专业。

深秋,葫芦的叶子黄了,茎蔓慢慢枯了,茎蔓上冒下来的葫芦慢慢干枯了。这些干枯的葫芦显然是不能吃的,只能用它做酒葫芦、做干瓢水瓢了。

“葫芦葫芦真好看,

腰儿细呀肚儿圆,

头小肚大胖乎乎,

挂在藤上荡秋千,

小时嫩绿毛茸茸,

长大全身金灿灿。”

这首儿歌描述的葫芦,叫细腰葫芦。它两头大,中间细,形状酷似“8”,小小巧巧的。

细腰葫芦长熟、晒干后,要用挖子掏出里面的种子和瓜瓤,然后慢慢阴干。这种葫芦小小的,轻轻便便的,古时候的人常常用它来盛酒。

我阅读武侠小说时,经常看到里面有些武功盖世的大侠、腾云驾雾的仙人,腰间常常挂着一个小酒葫芦,时不时的呷上一口,像太上老君、铁拐李、寿星南极翁、济公和尚等身上背的葫芦,都是这种细腰葫芦。

这种细腰葫芦,在古代有时也会藏一些宝贝,比较隐秘,因此人们称它“宝葫芦”。

不过,有些歹人常常利用细腰葫芦,来藏些药物在里面,方便的时候从里面倒出一些毒药,来毒杀自己的敌人;或倒出一些解药,来解救自己的朋友。到底葫芦里面藏什么药呢?没有人知道,所以民间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或“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还有的人把心机缜密心理揣摩不透的人,称作“闷葫芦”。

葫芦里装什么药,对于本人来说心知肚明,可对于外人来说,真是糊里又糊涂,于是元明清时期出现了“葫芦提”一词。马致远说:“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关汉卿借窦娥的口唱道:“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而清人曹雪芹把糊里糊涂判案的贾雨村叫做“葫芦僧”,贾雨村判的案叫做“葫芦案”。

我儿时,父亲去湖底干活,常常用细腰葫芦带一些茶,冬天保暖,夏天保凉。母亲在细腰葫芦里面藏些菜种,老鼠偷食不到,虫子啃啮不到。

细腰葫芦只是葫芦中的一种,还有一种鸭梨似的大葫芦,一头小,一头大的。

故乡有句谚语:“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我小时候,庄上人常常用葫芦做水瓢、干瓢,做瓢的葫芦是不能用细腰葫芦的,只能用这种鸭梨状的大葫芦。

故乡人在阴干的葫芦上画出一条中分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小心翼翼地剖,剖成两半,掏出里面的瓤子和种子,这就成了瓢了。

葫芦剖瓢,剖起来并不难,画起来应该也不会太难,可是有些人为了图省事,就依着葫芦去画瓢。后来,人们就用“依葫芦画瓢”这个俗语,来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剖开的葫芦瓢一头大而圆,便于搲东西;一头窄而长,正好做把手。故乡人把瓦面、瓦米、瓦豆子的瓢,叫干瓢;把舀水的瓢,叫水瓢。这种瓢比较结实,如果不摔不碰,不用手掰,用上三五年是不成问题的。

元朝马钰的“自在逍遥。碎岩前汲水瓢”,就是用葫芦瓢。“水瓢丹灶外,闲事不曾闻。”也是指葫芦瓢。我小时候,家里的水瓢都是放在水缸里。放学时,我一口气跑回家,跑得满头大汗,直奔锅屋的水缸,摸起水瓢,舀一瓢冷水,“咕噜”“咕噜”就喝。喝完水,我又把水瓢随手扔到水缸里,真是“水瓢扔水缸,水上漂水瓢。瓢在水缸漂,水缸漂水瓢。”

现在,我家的老房子早已倒了,墙头早已拆了,葫芦早已不种了。不过,南徐庄还有人家种葫芦、吃葫芦,但已没有哪家用葫芦瓢了,如今各家都用塑料舀子瓦面舀水。葫芦瓢连同故乡,早已成了我渐行渐远的记忆。 

文/徐宜业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徐宜业,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人,1985年6月毕业于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镇首届名师、县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县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市语文骨干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并结题,有一百多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报刊、平台。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工作于农村,教育农家娃。喜爱农村,喜爱乡土,喜爱乡情乡俗,喜爱乡土生活,喜爱乡土一样的农民,喜爱书写乡土一样的文字。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