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茨坦的追忆

 熟年人生 2020-10-07

今年8月是纪念抗战胜利72周年和抗战开始80周年日。8月23日,又是悼念日军侵华上海宝山罗泾大烧杀遇难同胞80周年。1937年8月23日,淞沪之战期间,一支日军部队从罗泾东面川沙口登陆,一路烧沙抢掠,史称“罗泾血案”。房屋被烧毁10908间。遇难同胞2244人。

被战争所遭受苦难的国家和民族,是永远忘不了这心中的伤痛。也就格外珍惜和重视维护当今的世界和平环境。有些学者和专家称:当今世界的局势犹如回到当时的1937年:战争阴影笼罩,危机一触即发。然而,毕竟是进入新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以移动互联网为大平台的,以全球众多网民和阶层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包括许多军人,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概率还是相对小的。但是,历史永远不能忘记!因此,承载那些重要历史痕迹的地方,是会有许多人去参观和追忆的。

我不由得也想起2012年7月25日的那天,我在波茨坦的经历。

2012年7月25日柏林。上午还在随企业家代表团去参观布兰登门、国会大厦、二战纪念碑、胜利柱等。突然,接到安排,要与成总一起柏林郊区波茨坦去办事。

于是,也顾不得吃午餐。在游览地就赶紧租车,11点出发,约一个小时就匆匆赶到早已闻名遐迩的波茨坦。据资料介绍:波茨坦是勃兰登堡州的首府,位于柏林市西南郊,坐落于哈韦尔河边,人口14万,是二战末期著名的波茨坦会议的召开之地。古都波茨坦被易北河哈弗尔河以及众多的湖泊和森林簇拥围绕着。城区一半已经遍布宾馆、赌场、音乐客和购物中心。附近公园里有喷泉、林荫道、长椅,视线的尽头是宫殿和遗址。勃兰登堡首府波茨坦与柏林仅相距半个小时的高速铁路的路程。

我们此行主要是去拜访在波茨坦投资置业的企业家范总。他是上海人,原在上海搞房地产开发。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偶然的机会,就来到德国投资创业。

已近中年的范总经理在办公室前迎接我们。稍微寒暄后,便领我们去参观他在当地的置业情况。来到一大片红色的三层楼的建筑群。原来这是早年原普鲁士王国禁卫军7万人的兵营,属于至少百年以上的历史保护建筑。范总独具慧眼,花了500万欧元买下了其中3幢楼房。一幢已经出租给人做养老公寓。另2幢准备成立“波茨坦上海商业中心”,2幢共有100多套房间。

德国人说:“波茨坦城历来和普鲁士--德国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原来波茨坦曾是18世纪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所在地。在这古老的兵营楼房里,虽然经过多次装修,但在一些墙壁上、楼梯拐角处,都有以前士兵他们刻画的字迹。

随后,范总领我们参观当初签订波茨坦决议的地方。波茨坦会议于1945年7月17日至1945年8月2日在德国波茨坦塞琪琳霍夫宫举行。整个皇宫被湖围绕,周边森林幽深宽广。有许多外国游客在里面骑着自行车。有些游客围在一起听导游讲解。

近7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同盟国一方在此聚首,讨论决定如何管理八周前(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以及在战胜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帝国及履行开罗宣言等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会议目标还包括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平条约的签订和应对战争的后果。

会议期间,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湖畔。宫里的餐馆游客众多。许多老外,就在湖畔的露天里,围着桌子悠闲地喝着啤酒,啃着面包。我们也就随乡入俗。

范总开车送我们返回柏林。沿途许多宫殿林立。范总介绍说:波茨坦地方虽小,但是有3座大学,医院资源丰富。主要居住着很多富人。19世纪的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这里建造皇宫,嫌附近的磨坊主挡路,劝说不成,派士兵硬拆。后磨坊主投诉法院。法院判决德皇败诉。威廉一世只得乖乖再把磨坊按原样造好。据说,现在这个磨坊还在,可惜,因不顺路,我们没看到。

19世纪的德国,法律至高无上。20世纪,希特勒上台,煽动德国民族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祸害至今还很伤痛。波茨坦已不再是纯碎的旅游风景区了。

                     2017年8月2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