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点燃时代新动能

 熟年人生 2020-10-07

众所周知,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IBM公司“深蓝”电脑击败了人类的世界国际象棋冠军更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完美表现。从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学科算起,60多年来,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

    上海人工智能蓄势待发,方兴未艾

  今年年内,上海的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和实验研发,也非常热门起来。8月30日在沪举行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峰会”传出消息,上海将在10月份出台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聚焦实施"AI@SH”行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新引擎。

   本次峰会是上海市首次召开的全球性人工智能峰会,以最具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聚焦最前沿的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趋势,集聚专家智库资源,突出上海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全球合作。

  专家认为,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具有三方面发展优势:一是有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上海建成了覆盖2400万常住人口、200多万家企业以及涵盖全市域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全市医联数据共享系统拥有250亿条数据,交通数据流量每日新增30GB;上海大数据交易中心日均数据交易量3000万条。二是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上海正在着力建设千兆宽带接入网和覆盖全城的窄带物联网,依托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政务”等,构建起丰富的感知系统和应用场景。三是集聚了大量的研发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语音语义识别、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领域,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创新链;专利影响力居全国前列,集聚了全国近1/3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人才。

  基于上述优势,上海提出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上海前期已经启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围绕应用驱动、产业协同、科技引领、生态培育,构建“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在空间布局上,重点打造徐汇滨江、张江、临港等人工智能集聚发展区,围绕静安、杨浦、嘉定、宝山等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特色优势,建设若干上海人工智能特色园区。“上海(徐汇)人工智能发展集聚区”已正式启动。下一步徐汇将重点构筑“一核一极一带”的科创空间格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服务上海建设国家人工智能高地。其中,“一核”即徐家汇—枫林地区创新核,依托复旦、交大、中科院等院校研发优势,打造人工智能源头创新策源地。“一极”即徐汇滨江创新极,建设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西岸智慧谷。“一带”指的是由建设中的轨交15号线串联,从漕河泾开发区到紫竹科学园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带。目前,徐汇华泾地区已正式启动建设近100万平方米的徐汇北杨人工智能小镇。

       10月11日,由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2017年侨智论坛——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上午主要由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向阳、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蒲慕明、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建华三位专家,分别从人工智能的宏观环境、科技前沿及社会人文角度,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下午主要由上海大学毛雁冰先生等8位教授,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文明新秩序、智慧城市、医学健康、城市人口老龄化、智能大纤维、智能竞技等方面,作了深度的专业领域探索。

从本次论坛提交的22篇人工智能论文中,我们也可窥视上海的人工智能研发及市场应用的一些重要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的医学健康:如在在瑞金医院的先行先试以及在运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等。人工智能的材料研发:智能纤维在东华大学的研发突破,在全球率先提出“大纤维”概念,即以“智能、超性能、绿色”为特征,具有多功能、多结构、多材料特性,能够对传统产业集群起到高渗透性、颠覆性、革命性提升效果的新一代纤维,使传统织物拥有生命和智能。人工智能的新能源利用:嘉定国际汽车城已经建成全球领先的涵盖一条全长3.6公里的“智能测试道路”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域。其中提供基础技术支撑的是动力锂电池智能化的大力实施。

同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也召开双月“海聊”座谈会,主题就是探讨上海人工智能的“可能”与“可以”。一些政协委员呼吁:人工智能可以首先运用于医疗、家居和养老健康等服务业领域。制造业升级中也要勇于运用人工智能。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迅猛

当今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展迅猛。以上海友好城市迪拜为例:2014年,迪拜政府就提出了“智慧迪拜”计划,致力于将迪拜建设成为全球最智慧的城市。该计划包含六个支柱性战略目标: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社会、智能经济、智能管理、智能环境。而即将来临的“虚拟日”,将会是迪拜政府向全球最智慧城市迈进的重要一步。近日在阿联酋迪拜第37GITEX展会上,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空中的士、机器人警察、基于人工智能的犯罪预测系统以及智能政府平台等表明,各项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项目正在与迪拜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体系运营、警务和政务等部门实现全面融合。在今年的阿联酋海湾信息技术展上,迪拜警方展示了最新的飞行摩托车、智能摩托车以及配有生物识别软件的机器人。据迪拜2030城市规划,到2030年迪拜25%的道路运输都将实现智能无人驾驶。今年1026日迪拜实行“虚拟日”,在这一天,政府部门将停止提供实体客户服务,鼓励政府雇员和居民通过使用智能应用程序,更便捷的获得政府服务。迪拜国际机场也将从2018年开始使用乘客人脸自动识别技术,以代替普通的护照检查。

据麦肯锡大数据分析,至2050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从2016年的50多亿美元迅猛增长到1270亿美元。为抢夺这块十分诱人的市场大蛋糕,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最近华为集团宣布:加快实施5G技术。今年10月底将在深圳市两条公交线路上实验无人驾驶线。通过实验,最终深圳市将在全市推广公交无人驾驶。这标志着中国的人工智能率先在汽车领域有了长足突破。人工智能是当代中国和上海实现新的增长的重要引擎。

                           注重发挥海内外华人科学家的作用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全球卓越城市,在上海的归国华侨、华人科技专家,活跃在众多的经济科技领域内,已经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科技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几乎涵盖了高科技的各个方面,是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充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专业化水平,和“了解国际科技前沿、敏锐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

仅从微信群的朋友圈就可略见一斑。华人世界经济与文化,华商学院经济研究所,硅谷价值投资中心群英汇,纽约波士顿科技金融投资,等等,平常群友讨论的很多都是有关人工智能的。在上海周边城市的一小时高铁都市圈内,如南通、湖州、嘉兴、无锡、常州等产业园区,无不以引入人工智能的产业为重要招商引资内容。上海张江有着诸多引进海外高科技孵化器,很多都是海归华人科学家领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