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浙沪农村(郊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体现

 熟年人生 2020-10-07

      (按)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内涵之一。而郊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在2006年4月下旬,有幸作为上海党派代表在长三角民进组织的参政议政大会上作了相关主题的汇报交流。

  在这里,我们所谈的文化概念和范围,除平常所说的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领域,还可包括其他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诸形态(知识和设施等)。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如果按区域划分拟是长三角城市群,如果按门类划分则可放在公共文化事业、社会文化产业、建筑文化、产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等几个方面。以下简要汇报我们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重点体现的几点建议:

1、引导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达到和谐共融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后著有《菊花和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一书,她从日本民族文化的基础——等级制度入手,从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出发,分析和判断日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在推进两省一市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借鉴。目前的社会状态比起解放初大不一样。仅从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分布来说,就明显出现这样几个不平衡状况。一是在一些老的小城镇,由于往昔的行政地位的下降或者商业经济的落后,青壮年已经纷纷离开乡村,只剩下当地年老体弱者或者外来居住者;二是一大批外来人口纷纷涌入中小城镇,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比例甚至超过本地人。三是外商投资者,包括前来留学、交流等外籍人士的增多。这些外来人口包括打工者,也包括外来投资者。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必然要影响当地的文化构成,他们与当地人一样也有多种文化需求.这种明显的“移民文化”特点,与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在新时期如何达到和谐共融?“移民文化”的特征也正是我们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所必须考虑的。

2、大力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在农村的均衡配置

今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一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宏伟蓝图已经徐徐拉开。如上海已经明确的“1966”的郊区村镇体系,为上海郊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随着城市人口向农村(郊区)的转移加大力度,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不仅要与郊区城镇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而且要列入整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中统筹考虑。(1)规划中首先要对农村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均衡布局和重点扶植。(所谓文化资源,包括设施、知识、还有人力等。)特别在教育、卫生等薄弱领域,要加强重点投入。(2)注重传承优秀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旅游文化、宗教文化等。(3)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文化:包括如航天文化、汽车文化、海港文化、专业市场文化等。(4)要明确政府的投入标准与评估机制等。另外,文化资源配置的角度不仅从本地考虑,更重要的是也要兼顾在同一经济区域的均衡。如:苏浙沪拥有南京\杭州\上海三个都市圈。

3、以世博会为契机,联手打造长三角大都市文化圈

大都市3小时交通圈的规划建设,世博会契机,将催发长三角都市文化圈的形成和壮大。各类会展、专业市场、主题休闲特色场所等遍布周边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吴越文化”,起源于绍兴、苏州等地,又形成整个江南文化特色。国务院有关部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发展规划,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的社会、文化层面的紧密联合。

要积极行动加强苏浙沪,包括整个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形态的共建与开发。如:怎样联合开发在江苏浏河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现在那里有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遗迹与文物,是共同打造中国海洋文化展示区的天然场所。还有崇明大桥通车后,上海与启东、海门等可联手打造渔港文化形态。浙江的民营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两省一市如何规划发展长三角旅游圈等,比如最近兴起的工业旅游等。

长三角应该致力于成为全国文化内容创新最多、文化辐射力最大、文化消费能力最强的地区,充分体现长三角区域的整体文化竞争力。

4、建设“游憩空间”,加强休闲文化和科普教育

农村的休闲文化是当地农民和外来人口的重要文化活动内容,也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因此,只有加强科学引导,丰富和创新休闲文化。(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城乡人口来往,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苏浙沪有极其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仅目前上海郊区就有30多个有一定规模、对外开放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去年共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期望能结合风俗节庆等,进一步扩大乡村旅游景点。(2)富有特色的游憩空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环境。要结合城镇开发建设,新的规划中要留有一定的游憩空间保证。并且能因地制宜,不搞豪华建设。(3)苏浙沪公众的全民科学素质虽然比起全国稍微高些,但是上海也只有10%多,农村的比例更低。因此,要大力破除封建迷信,加强科普教育,正确引导宗教文化。

5、注重建筑文化的影响力,积极保护历史风貌区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又是历史和艺术。作为“社会政策最有宣传力”的建筑,作为“对社会人生关系最密切”的建筑,作为“最富于象征性和亲和力”的建筑,既要充分体现当代城市精神,但又不能破坏优秀历史建筑需要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1)列入或还没列入保护名录的古镇名街要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中,不得任意拆迁。(2)对一大批优秀历史建筑,要充分发挥其旅游、观光、展示等功能,已经作为医院、疗养院或其他用途的,要积极调整,对外开放。(3)尤其要注意政府新建大楼的建筑文化特性。坚决反对政府机关建造西方“白宫”式洋房、豪华办公楼等的不良风气。(4)建筑文化需要树立民族品牌,体现当地人文特色。

6、稳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积极发挥民间社团力量

管理体制是农村文化建设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1)要切实改变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党政不分现象,按照政策和事务分开的原则,今后具体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事务活动,主要由政府主管,党主要是把握文化发展方向,摆脱具体事务堆里。(2)积极发挥民间社团组织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参与作用,大力发展各种特色的文化民间社团组织。(3)政府集中精力建设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以及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监管等,文化产业市场的建设和培育主要交由社会进行,政府还要负责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等。

7、及早制定农村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法规

政策和法规是推进郊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要保障。(1)实施资源共享,农村所在的文化设施,无论属于哪方投资,都应当向社会公众开放;(2)鼓励多元投资,除政府财政拨款,其他社团、企业、个人都可投资建设经营文化设施活动。(3)设立郊区文化建设基金,可从土地转让和房产开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大文化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如建电影院、剧场、书店等。(4)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等。(5)积极鼓励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兴办文化创意实验园区。

8、呼唤理性而激情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来源于早期的吴越文化和近代的西方文化。海派文化属于苏浙沪两省一市,需要在21世纪不断进行创新,在创新中保持和发展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东西方文化固然需要交流,物质与精神也不是截然对立,但两者都需要有机融合,又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思想性,真正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十七世纪法国大哲学家帕斯卡尔《思想录》里说道:"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丹纳《艺术哲学》中说:“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21世纪苏浙沪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呼唤理性而激情的、充满时代精神的海派文化。让我们的海派文化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在苏浙沪两省一市的广阔平原上,不断逐渐地发展壮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