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熟年人生 2020-10-07

今日(116日)《新民晚报》报道:有市政协委员在分组讨论中说:政府过“紧日子”至少有这样一个好处。即政府没钱就不能大包大揽,不会再进入那些不该进入的领域,哪怕是一些事关民生的领域,也应当给市场留出足够的空间。比如高端养老、国际教育、终身教育、文化旅游等。这些领域可以有政府的参与,但更应该留给市场。

这番来自社会民办教育界的委员心声,其实是呼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论断,要求“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然而,时到今天,由政府大包大揽,并由政府部门各口把关的资源配置权力依旧很大。如:政府的各类产业扶持资金、产业发展规划等,还是掌控在有关政府部门手里。有的资金,多年都没有很好发挥作用。

如何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2020年政府过“紧日子”的年度里,以改革精神为导引,精心制订实施行动计划。

首先,可以允许有个分布实施的阶段,如:第一步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开出向市场开放的资源门类清单;第二步,做到“起决定性作用”,开列禁止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负面清单,建立并健全由政府采购平台实行市场资源配置的制度等。

在这分布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弄清楚那些领域先行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而实现“起决定性作用”。

当然,在这改革过程中,有人又会搬出陈词滥调:现在的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不成熟,不健全等。政府部门老是掌控不应由其掌控的资源配置领域,市场机制何来成熟和健全?

就像当初改革行业协会体制、机制一样,先要割断由政府退下来官员担任协会负责人的制度,才能让“职业化”的行业协会掌门人涌现出来。

因此,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充分并大力尊重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商业协会等社团机构,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近日走访了一些在本市非常活跃的行业协会、商会的机构。长三角城市群的兴起,泛长三角城市群,如华东六省一市等区域的地级市,都涌入上海,开展招商引智(资)活动。上海去年也成立“上海推广中心”。相关城市的企业和商会,已非常注重上海这座引领奔向全球卓越城市的枢纽和平台作用。

如:上海地市商会会长联合会,是在沪地级市商会会长自愿组成的联合性、枢纽型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接受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联系服务42家在沪地级市商会家乡政府+商会+会长。

  联合会秉承“商盟睦合,聚力臻善”理念,通过凝聚商会力量,整合商会资源,围绕以服务会员企业、会员商会、会员家乡政府和上海经济+国家战略为宗旨,着力构建新型的在沪异地商会跨界融合生态服务体系。

  多年来,联合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平台作用。一是开展“双招双引+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反哺家乡回归工程”,推动会员企业和商会回归发展。二是开展会员商会跨界联谊协同发展工作,探索42+N秘书长联盟机制,促进商会生态圈高质量建设。三是开展会员融合项目合作工作,共建产业基金和投资载体,打造会员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联合体。

 目前联合会在沪商会(42家)城市有:淮南、龙岩、柳州、哈尔滨、邵阳、宿迁、唐山、荆州、三门峡、遂宁、十堰、茂名、郑州、漳州、定西、长治、宁德、滁州、邯郸、蚌埠、聊城、三明、咸宁、沈阳、济宁、汉中、南平、上饶、宜昌、淮安、安阳、武威、桂林、荆门、滨州、宝鸡、益阳、晋城、宜春、黄冈、株州、潮州。

建议政府部门先集中一批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产业扶持资源(资金、规划、项目投资)等,统一由专门的政府采购平台进行招投标,让有资格、有信誉的行业协会、商会、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进入应标服务供应商名录中。然后,经相关专家委员会评审,确定中标服务供应商购买服务,等应标任务完成后,再由专门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包括前面谈到的招投标程序等,都要接受社会公示和监督。

加强对政府发包方和社会应标方的专业人员培训。不管怎样,总要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速启动起来,扩展更多的领域和层面。

   2020年1月1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