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毕宝魁的博客 李颀 李颀(690-754?)郡望赵郡(今可北赵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任新乡县尉。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等均有佳作。尤擅七律、七古。其七律形式规范,声调浏亮,风格朗畅,深得后人赞赏。其七古风格豪放,跌宕多姿,恣肆淋漓。明人胡应麟视李颀为盛唐李、杜前的代表作者,并与高适、岑参、王维并列。有《李颀诗集》。 82--古 意 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译文】 好男儿应当保家卫国从军远征,从小就在幽燕之地纵马驰骋。在万马奔腾的战场上较量胜负,从来不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奋勇拼杀令强敌纷纷远避,愤怒时竖起的胡须像刺猬一样坚硬。他们在黄土高原上驰骋冲杀,白云就飘飞在他们的脚下。在没有报答国君恩宠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肯返回自己的家。辽东有个小媳妇刚刚十五,善于表演歌舞弹奏琵琶。如今她吹奏一曲出塞的羌笛高亢悲凉,感动得三军将士泪如雨下。 【注释】 [古意]拟古诗,即托古喻今之作。 [事长征]指从军远征。 [幽燕]古指东北地区,即今河北、辽宁一带。 [赌胜]较量胜负。 [轻七尺]轻视七尺之躯,即奋不顾身。 [猬]刺猬,身上有坚硬的刺。 [磔]张开的样子。 [黄云]陇指黄土高原,故扬起的尘土黄色,如同黄云。。 [陇]泛指山地。 [解]懂得,引申为擅长。 [羌笛]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羌族人所吹的笛子。 [三军]左、中、右三军.即全军。 【评析】 这是一首边塞题材的拟古诗,在热情歌颂边疆将士奋不顾身保家卫国高贵品质的同时,也描写了战争环境的恶劣和战士们强烈的思乡情怀。 诗分三层,开篇六句塑造一位奋不顾身英勇善战的勇士形象,“须如猬毛磔”一笔素描将刚烈威猛、气冲霄汉的猛士刻画出来,以少胜多,是生动传神之笔。“黄云陇底白云飞”两句是第二层,高度概括边塞环境的艰苦,境界阔大,战场黄尘飞扬,而且地势很高,白云在下面飘飞。或云黄云指战场,白云指战士家乡之云,实在难以理解。如果说战士们战争时想念家乡回望之景,尚可通顺,白云在“黄云陇底”飞这个特殊语言环境不能割裂。下面接着说战争不胜利不能回归故乡,非战士不愿意回归而是不能。“辽东小妇”以下四句为第三层,突出表现战士的思乡情绪。钢铁般的汉子听到辽东小妇吹笛子竟能全军泪如雨下,这个场景非常典型。说明三军将士都处在极度的思念家乡的情结中,悲凉的笛曲与他们内心的乡情合拍,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本诗前部分感情激昂豪迈,后部分情思悲凉凄惋,豪壮中见悲凉,起伏跌宕,由一股豪气贯串其中,故显得非常整体和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