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事先张扬的离家打工记

 吕杨鹏 2020-10-07

摘要:广东是一个没有人会注意你的地方,无论你是衣衫褴褛,或是西装革履,都不过是路上形形色色的风景之一,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最普通的一个。

我来自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从来没有单独离过家,因此这次从宁夏到广东的长途出行也格外让身边人担心。

过程中我再三央求父母同意我的出行,可他们就是不同意,说我一个女孩子跑那么远做什么,父母的这番话让我特别不开心,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让我很不舒服,好像男人就无所不能,干啥都理所当然,而女人就应该被捆绑住手脚永远待在家里一样。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说到性别歧视,我想起一个朋友得知我要独自去广东打拼后,担心我一个人出门在外不安全,所以出于对我的关心,他想让我姐去火车站接一下我。

但是我姐认为我可以搞定这些,姐姐的态度让朋友又担心又愤怒,一气下跟我姐说了一些很不礼貌的话,里面提到了“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而这些话很大程度上激怒了我姐,她直接指出了朋友言论中所涉及性别歧视的地方,是批评也是纠正。

其实以前朋友每每跟我说起一些带有歧视性言论的时候常常让我很不舒服,仿佛他觉得我什么也做不好,而且仅仅是出于女性这一身份,但碍于朋友的好意,我也从未说过什么。

但是我姐说,“当下次再有人以关心为由而进行性别歧视,你可以直接当场反驳他,这也是在纠正他不对的观点。”

藏在细节中的感动

在老姐的远程支持与指导下,我不顾父母的偏见和反对坚决出行。出发前朋友们再三嘱咐我火车上会有扒手,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行李,还有一个朋友给我买了一大包吃的用的。
但在感动之余,我发现这竟然成了一个负担,因为我没带行李箱,所有东西都在书包里装着,这让我的肩膀承担了很大责任。
虽然身体上十分劳累,但好在朋友们一路不停在问候,远程指导,陪我聊天打发时间,还不停地监督提醒我保管好自己的证件,这让我心里格外踏实。

上了火车,大概是因为人们都有了手机的缘故,我发现车内很安静,完全不像小时候坐火车时那样喧哗。
我的硬座旅程是三十四个小时的,我发现我受不了人与人之间这样的冷漠,我看向四周,惊奇地发现似乎有人可能也存在与我同样的感觉。于是我和其他乘客攀谈起来,话题很多,从我的宗教信仰(因为我是少数民族)说到各自的家乡特产。
有一个中年妇女,一路上她对我很关心,坐车累了我不小心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她把我的头放在她肩膀上,偶尔车停了她也会领我出去透透气。
还有一位刚认识的大哥还给了我一个桃子,挺好吃的,他说是他的家乡特产。在这样陌生的翻山越岭中,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感动让我温暖了很久……

为了抵达生活的旅游


k1298列车缓缓行驶着,路过了很多省份。
我看着比家乡的建筑雄伟很多的高楼大厦,也看着扎根在石头缝里却依旧挺拔的树木;我感受着火车进出隧道时黑夜与白昼的时空交错感,惊叹处于夜幕中忽明忽暗的武汉长江大桥,也不自觉地对比着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差异。
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未知,但又那么新鲜,在长达三十四个小时的旅程之后,我终于到了这个曾经只在历史书上看见的“一夜崛起之城”――深圳。
下车后我先去了深圳湾——离香港最近的地方。那里种植的花花草草都散发着一股清香,那里的椰子树整整齐齐地生长在一个被命名为红树林的小径上,里面是一个很大的林子,被称为观鸟林。每当太阳下山时,蝉会不停地叫,仿佛在抱怨林子的名字不叫观蝉林。

当你感到一股潮湿的空气席卷而来时,没错,是到了海边了。
由于第一次见到海,我心情和大海一样汹涌澎湃,我奢侈地吹着海风,惬意地听着鸟叫,享受生活。看着对面的香港,和新闻上讲的是两个样子,它那么美好地处在深圳湾的对面,在暮色的洗礼下显得格外庄严。
毫不犹豫地买了硬座票来到深圳,是因为我花的还不是自己的钱,所以能省则省。说实话,长达三十多小时的路程,硬座确实让人有一点腰疼,但是还好,当没人的时候你可以占一个三人座短暂睡一睡。


路途中有一幕让我十分心酸。因为坐车的原因,我不怎么瞌睡,但有一个看似外出打工的乘客一上车就趴倒睡着了,一米八的大汉就这么蜷缩在狭短的座位上,很辛苦也很卑微。
后来乘客多了起来便也没有三人座再供他睡觉了,这个可爱的人儿就趴在桌子上继续睡。这让我突然间想起了千里之外的父母亲,他们就是这千百万打工者中的一部分,他们同样也在为着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他们用自己的含辛茹苦换来我在教室里不受风雨袭击的十几年。

每当想起父亲苦弯了的腰,母亲悄悄爬上来的皱纹,心里都会许下决心:无论多辛苦,我也要去打工,挣一点学费,替父母分担一点劳累。就这样,思绪随着这趟列车一同翻山越岭……
来到深圳的目的是来寻觅一份好的工作,所以一刻也不耽误地就上街找机会碰运气了。
我去了服装店,去了超市,去了奶茶店,去了健身房……当我鼓起很大的勇气说出:“您好,招聘店员吗?”的时候,对方总会打量我的穿着打扮,然后当得知我没有工作经验、又只是一个暑期工的时候,所有的招聘面试都以“不好意思,我们不招假期工”这一句话结束。
不难想象这样满怀期待地进去,可因为条件不符合而带来的结果有多令人心酸,但是成长可能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挫折失意是常态,重点是失意过后的再度自信和勇气。
所以没关系的,明天我还要去,后天也要去,直到自己找到一份工作、直到自己真正被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