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得到理解和认可,他的性格和青春就会有缺陷

 四地闲夫 2020-10-07

教育孩子的前提,首先是了解孩子。

都说青春期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容易叛逆,不管对父母还是老师的管教,都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质疑、否定和逆反的心态。

但是对父母来说,青春期是孩子的身心剧烈变化的阶段,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不可避免地对于外界事物会抱有批判态度。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和老师越是严加管教,他们反而越是逆反和叛逆,极力想要摆脱家庭和学校的控制。

而且,青春期孩子对于父母和老师,都会产生一种偏激的厌恶心理。

当他们对于学校课程无法接受,或是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往往不会从自身查找原因,而是全都归咎到父母和老师身上。自然而然就会造成和父母、老师针锋相对的局面。但是想要给这些孩子做思想教育,对他们进行劝解、责骂和管教,却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

青春期孩子很难听进去成年人口中的大道理,对于大人设定的规章制度总是不屑一顾。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教育青春期孩子呢?

大多数孩子进入青春期都会伴随着叛逆心理,父母对孩子无需太过苛责,而是应该积极应对。父母和家庭教育,始终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基础,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们既不能过于溺爱放纵,也不能总是否定批判,也不能任何事情都抢着帮孩子做,导致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

家庭教育,始终应该多一些关爱和温情。

如果孩子回到家里,感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温馨,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就会重复往返,始终得不到化解和驱散,最终烙印在性格情绪中,变成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大问题。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如此,青春期更是如此。原生家庭的幸福指数有高有低,但只有幸运的孩子才能够心满意足。父母恩爱、温和开明,家庭条件优越而温馨,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自然不会有太多戾气、憎恶和叛逆。

父母能够尊重理解孩子,不管说话做事都能够认真聆听孩子的需求想法,不会逼迫孩子去实现和完成父母的理想愿望,也不会把孩子当作是大人的附属品,而是认认真真对待孩子的感受,谨言慎行地面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然会很有安全感。

而不幸的青春期孩子,则需要面对原生家庭带给自身的糟糕影响。

不但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还经常遭受父母的打骂责罚、冷漠蔑视,这样的孩子,即便是年龄和身体度过了青春期,可是内心感受到的迷茫、困惑和痛苦,却会长时间地停留在青春记忆的桎梏里。

孩子性格敏感脆弱、自卑怯懦而且畏手畏脚,多半是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后遗症”。

所有青春期孩子,都是从婴幼儿和儿童时期的乖巧听话长大的。同样的孩子,在天真幼稚的年龄,只会简单顺从地按照父母和老师的吩咐做事;可是等他们进入青春期以后,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事物,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那么为了表现和验证自身的存在感,孩子就会从自身想法出发,去重新思考、分析和判定身边的世界。

对于青春期孩子,你可以说他看问题不全面,但不能说他的想法错误。

因为青春期是孩子们重新认识自身、父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成长阶段,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地渴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如果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得到尊重、理解和认可,他的性格、意识和青春就会有缺陷。

继续阅读(剩余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