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思维的12个关键点

 图书 馆员 2020-10-08

中医辨证思维的12个关键点

导读:这篇文章探讨了确立中医辨证思维的12个关键点,是作者结合35年来的经验写成。它很好地提醒了中医学习者,疾病并没有像教材上讲的那么单纯,需要我们不断的在跟师和自己临床过程中锻炼和提高,炼就出“火眼金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这种特色靠的是中医的思维。

笔者行医35年来,在临床工作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辨证思维模式,愿与同道探讨。

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治疗的重心。

抓主症应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主症多在一般问讯病人何处不适时的第一句回答中出现,既是病人希望你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常见疾病的主要问题,如胃痛、头痛;

二是在证中找主症,如病人反映心烦、心慌、头晕、耳鸣、入睡难,显然失眠是其主症;

三是病人不知道什么是主症,医者多费心思,尽量找出主症与主因。

辨证之性,注意兼症

辨证,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

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热虚实。而辨证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质。如胃脘痛者,病位在胃,其兼症中喜温为寒,喜按为虚,合而辨之,谓之虚寒。当然,辨疾病之性,也可辨舌苔和脉象。如脉沉迟无力,其沉主里,其迟主寒,无力主虚,合而辨之,谓里虚寒证。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有主症与兼症病性不一致或相反的情况,这就要求医者仔细琢磨,既要主兼分明,真伪分明,又要辨清病位与病性。

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如胃肠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一为新病,一为久病;一为实证,一为虚证;一在上腹,一在下腹;一以温散,一以温补。故选方既选良附丸主治胃痛,又选四神丸兼顾泄泻。待胃脘痛愈,又在主选四神丸的基础上合理中汤治疗五更泻。故辨证之中,一定要注意证中之证。只有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后治之机。

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同时并存。怎么辨?其辨证原则是在先治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是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时,更要注意其错杂、繁杂的特点。如胃脘为虚寒、肠道为湿热、咽喉为实火,在多证并存、证外有证的情况下,一定要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千万不能顾此失彼。

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静态之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或为气虚,或为血寒,或为肝经湿热……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证准确,疗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

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动态之证,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现了变化。如湿热带下,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带量减少,带色由黄变白,带质由稠变稀,带味已轻,瘙痒已除,说明湿热病邪已轻。此时是效不更方,守方守法,继续按肝经湿热巩固治疗,还是根据现有的带白、质稀症状,按肝虚带下论治,改用健脾利湿之剂呢?如何定夺,要靠医生的经验,要行方圆智,胆大心细,临证需灵活掌握。

辨无证之证,注意隐症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如乙肝无症状的“小三阳”、“大三阳”,糖尿病无症状的血糖偏高,化验提示的尿中潜血,B超提示的无自觉症状的结石、积水和各种肿瘤的早期阶段,因其无证可辨,皆属无证之证。临床要根据个体的病史、体质、个性,结合临床经验,借助现代各种理化检验手段,寻找蛛丝马迹,找到隐症所在,由无证可辨为有证可辨。

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慢性胃炎,临证每见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黄腻之热象,或见口腔溃疡,或见大便偏干,对此寒热错杂之证,我多选半夏泻心汤,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临证用之,疗效满意。同样治疗虚实错杂、升降错杂之证,总以平调为要。

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冒、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3剂而愈,不必继服。对于慢性病人,临证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调,使渐治渐佳。可1日1剂,亦可隔日1剂,或连服2剂停1天,亦可1周服2剂。对于滑胎病人,其疗程多间服至病人上次流产后的1月以上。对于颤证病人,多长期间隔服用,取减西药毒副作用之效,以增止颤之功。

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药后无效的病人,临证要细心审查。属于辨证用药无差误者,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而对于辨证用药不妥者,应细审其因,当机立断,及时纠正。

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临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证,即先服数剂疗效很好,再服则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当责之于医,如胃脘痞满中的寒热错杂证型,应用半夏泻心汤后,黄苔已退,口苦已止,表明热象已除,虚寒证成为主要矛盾,而继服半夏泻心汤,其药性偏寒,故而不效,当改用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四君汤即可;第二种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影响所致,医者当帮助病人查找原因,指导病人服药,并注意服药期间的调理方法。

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之象。临证必须区别对待,慎重而定。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对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要查找其因,或减少服药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或增减方中药物,或停药观察。总之要认真对待,不可粗枝大叶。

-完-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刘力红|抓住阴阳,就抓住了中医的根本

中医的道统是阴阳

大家觉得医的道统是什么?我们刚才讲了中国文化的道统之后,我们对医的道统就应该容易去领悟了。医的道统是什么?我认为就是阴阳。

我们来读一段话,就知道它具不具有这样一种统一性,具不具足这样一种百川归海的属性。我们读《素问》的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之道涵盖天地万物

阴阳是天地之道。我们讲“天地”,中国人讲的“天地”就是什么?就所有都包起来了,对不对啊?包罗万象。

紧接着又一个“万物”,就还剩不剩东西?把天地、把万物都说了,还有没有一个东西例外?没有东西例外了。所有的东西都统起来了,它是“天地之道”,是“万物之纲纪”。

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

讲完“天地之道”,讲完“万物之纲纪”之后,它讲的是“变化之父母”。天地也好,万物也好,它唯一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一切都具足的特征,是什么?是恒长的吗?不是恒长的。如果是恒长的,就没有生死可言,所以不是恒长的。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变化,对不对?

所以,所有我们能够想到的事物,都是变化呈现出来的。例如一个人生个孩子,原先没有的,结果生了一个孩子,这是不是一种变化?然后孩子长大了,成人了,然后又结婚了,又生孩子。最后一口气没了,死掉了,这都是变化。凡不是恒长的,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变化。

把握变化必须抓住阴阳

那为什么会有变化呢?变化是怎么来的?《内经》在探讨这个问题。这是因为什么?阴阳,没有阴阳就不会有变化。孩子是父母生出来的,变化也是父母生出来的,这个父母是什么?阴阳,所以这里讲“变化之父母”。

所以,我们要认识这些变化,甚至我们要把握这些变化,那么我们必须要认识阴阳。

这也是为什么“治病必求于本”,要抓住阴阳。为什么我们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因为它是变化的父母。因为我们把握了它,然后我们如果能够有效地去作用它的话,就可以产生一个变化,实际上它的原理是这样。

“生杀之本始”,生杀是什么?我的理解生杀是最显著的变化、最大的变化。一个事情没有的,有了这叫生;一个事情有了,又变的没有了,这叫杀,这叫死。这个是最大的变化。而这个最大的变化,它的由来是什么?实际上也离不开阴阳。

前面讲了天地,讲了万物,后面讲了变化,讲了生杀,前面是讲的纲,后面讲的目,所有的纲目最后都统到阴阳上面。那大家说它是不是道统?就是道统所在。所以我们认识了阴阳,实际上中医的道统就在握了。

用中医思维辩证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这种特色靠的是中医的思维。有中医思维,才能更好地学习中医,否则很难掌握中医的精髓,这也是中医易学难精的原因。

中医思维既是以精气为本原的,以阴阳五行为思辩规律的认识论,又是以经典为指导的,以辩证论治为实践纲领的方法论。

基于中医思维的辩证方法主要包括:

1、辨证之首,注意主症

辨证之首,首先应抓其主症,因为主症是辨证的要点、治疗的重心。

2、辨证之性,注意兼症

辨证,既要辨病位,又要辨病性。

而辨别疾病的性质,实际上就是辨疾病的寒热虚实。而辨证之性,主要是辨兼症之性质。如胃脘痛者,病位在胃,其兼症中喜温为寒,喜按为虚,合而辨之,谓之虚寒。

3、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如胃肠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故辨证之中,一定要注意证中之证。只有掌握好两个证型之间的联系,才能抓好主治、兼治、合治、先治、后治之机。

4、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其辨证原则是在先治某一系统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是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时,更要注意其错杂、繁杂的特点。

5、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静态之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或为气虚,或为血寒,或为肝经湿热……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证准确,疗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

6、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动态之证,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现了变化。如何定夺,要靠医生的经验,要行方圆智,胆大心细,临证需灵活掌握。

7、辨无证之证,注意隐症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临床要根据个体的病史、体质、个性,结合临床经验,借助现代各种理化检验手段,寻找蛛丝马迹,找到隐症所在,由无证可辨为有证可辨。

8、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慢性胃炎,临证每见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临证用之,疗效满意。同样治疗虚实错杂、升降错杂之证,总以平调为要。

9、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冒、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3剂而愈,不必继服。对于慢性病人,临证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调,使渐治渐佳。

10、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药后无效的病人,临证要细心审查。属于辨证用药无差误者,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

11、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临床有先效后不效之证,即先服数剂疗效很好,再服则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当责之于医;第二种可能是病人自身因素,如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影响所致。

12、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之象。临证必须区别对待,慎重而定。

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对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要查找其因,或减少服药剂量,或改变服药时间,或增减方中药物,或停药观察。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学好辨证至关重要,因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础。这里列举的辨证内容虽然是权威发布,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还要活学活用。

医承有道学堂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以及临床名师,成立了“基础学院”,将学院教育的优质内容与传统跟师教育方式相结合,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变成有步骤、有阶段、有体系的知识链。

【适合人群】想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人、基础不牢固的从业人员,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
【首席专家】张玉林老师(著名老中医,脉诊专家)
【课程时长】10个月

【课程内容】经典每日背诵+168节线上课程+3次线下面授课

治疗寒热错杂的中成药

寒热错杂是指寒热邪气并存的病理变化,导致寒热表现同时并见 。此处“错杂”作“互见”之意。即寒与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 。《伤寒论》中厥阴病篇之乌梅丸证,即属于此。寒与热之错杂,又有表、里、上、下之分,故临床又有上热下寒、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多种情况。上热下寒指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1.厥阴病证型之一。亦即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损伤,使热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则咯黄痰或血痰;寒盛于下则泄泻、肢冷、脉沉迟。《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参厥阴病条。2.指下元虚寒,导致阳气上越之证。《中医临证备要·上热下寒》:“足胫寒冷,而反微红似酣,兼见形寒,脉沉细,或伴大便泄泻,系下元虚寒,阳气上越,称做'戴阳’,为虚脱证名之一。急用白通汤回阳。”表寒里热是指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之证。多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便秘等。表热里寒是指表有热而里有寒的证候。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外邪。症见发热无汗、头痛咳嗽、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微黄浊苔,脉浮缓。......

《金匮悬解》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与医案

产后五 腹痛烦满十五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

  产后腹痛,烦燥胀满,不得眠卧,是木燥而克土,土郁而气滞也。枳实芍药散,泻土郁而清木燥也。

1 木郁克土则腹痛,气滞胃逆,则胸膈烦满不得卧。芍药疏木建中,枳实破气开郁。

论;从此条浅谈分析厚朴与枳实的区别,偏于阳分或阳腑者,多用厚朴,如桂枝杏仁厚朴汤厚朴麻黄汤,偏于阴分而阴滞者,多用枳实,如四逆散,本方枳实芍药散。厚朴全是汤方,好像没有丸散方。大承气是二药俱用,以作参考用。

产后六 瘀血十六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

  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双泻土木之郁也。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肝气郁阻,而为痛也。宜下瘀血汤,桃仁,(庶虫)虫破其瘀血,大黄下其癥块也。

1 产后腹痛,非虚寒即瘀血也。法当枳实芍药散,法当二字,是为一定之理。假令不愈者,上条气滞与本条血瘀的区别。重点,瘀血下如豚肝。亦主经水不利,是因瘀血导致的经水不利。大黄即可泻瘀还可泻瘀生之热。

论;治疗瘀血的正常思路,就是活血化瘀,消磨固涩。本条用下法,治疗瘀血,是善用法也。下法之瘀,皆是新结之瘀。久病久瘀,则或难下,则用消磨固涩,如大黄丸,桂枝茯苓丸。

附一,姜春华医案,痛经

何某,女,26岁,月经常衍期,经来量少,腹痛拒按,色紫黑成块,有血块排出后,痛即缓解。舌边瘀紫苔薄白,脉沉涩。证属癥瘕积聚,瘀血阻滞。用下瘀血加减;

桃仁6克,大黄6克,鳖虫3克,桂枝9克,芍药24克,甘草6克,香附9克,7剂

按语;姜老经验,下瘀血汤,活血化瘀,专治月经瘀滞不爽。桂枝与大黄同用,治月经衍期。芍药甘草汤加香附治经行腹痛。药后经来正常。

论;瘀血之脉,皆见涩象,瘀血之象,皆见紫黑成块。此不是活血化瘀,而破瘀下瘀。

附二,陈果然医案,崩漏

姚某,女,45岁,患者从1982年开始出现月经过多,经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每次月经要用卫生纸5包以上。1986年9月底月经突然如崩,持续一月。自诉经期小腹部有坠痛感觉,血块多,疲乏无力,大便干结而5至6日一解,诊见舌质淡苔薄,脉沉细而数。患者经血过多,气阴两虚,但刻下经血多,有血块,伴小腹疼痛,血瘀现象显见,虚实兼有,当以治实为主,投下瘀血汤加减;

地鳖虫,桃仁(打),白术,女贞子,全当归,木香各10克,莪术15克,太子参30克,大黄3克,甘草5克,

服上方15剂,月经在来时小腹坠胀已除,精神转佳,月经量较前减少,上方隔日服1剂,服1月,月经量明显减少,但经期仍较长,又续服1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又巩固治疗2个月,上述症状未在复发。

论;治实为主,是瘀血结块之义。血脱肠燥,故大便干结,窍涩而便难。沉为失藏,细为亡血,数为火逆,也就是中虚,火逆失藏。木气下陷,故小腹坠痛,木郁土困,故疲乏无力,血瘀故见结块,血瘀木郁,土败故见血崩,疏泄不止,故见月经不止。破血下瘀,即是建中,疏木止泄也。

本条医案,可以与旋覆花汤,行营血寒涩之痹着,还用李老医案用的桂枝龙骨牡蛎汤,建中固脱,互相参考。

附三,张谷才医案,产后胞衣不下

石某,女,37岁,产后两日,胞衣不下,腹中冷痛,形寒怕冷。脉象弦迟,舌淡苔白。一医认为瘀血内阻,用抵当汤破血泻衣,胞衣不下;一医认为气血亏虚,用八珍汤扶正下衣,少腹胀痛更重。殊不知病因乃客寒外侵,血凝瘀阻,单用破瘀或纯用扶正,都不能下其胞衣。因为寒凝瘀阻,非温阳寒不解,非下瘀胞不下,所以用四逆汤温阳祛寒,用下瘀血汤活血下。

大黄,桃仁各10克,鳖虫8克,附子6克,干姜3克,甘草4克,艾叶5克。

1日服两剂,胞衣即下,诸症消失,后用生化汤调治。

论;此方还可以加味旋覆花汤,葱白行经气之滞,旋覆花行经脉之瘀,以助下胞衣恶露。(日本医家,大冢敬节用桃核承气汤,也下过胞衣)

附四,下瘀血汤医案,(网摘)

扬某,女,30岁,北京解放前夕。因久病卧床不起,家中一贫如洗,邻人怜之,请义诊之。亡其骨瘦如柴,面色灰黑,少腹硬满而痛,大便一周未行,舌紫暗,苔黄褐,脉沉弦,知其为干血停聚少腹,治当急下瘀血,与下瘀血汤加味;

大黄15克,桃仁10克,土鳖虫6克,麝香少许。

结果因其家境贫寒,麝香只找来一点,令其用纱布包裹,汤药煎成,把布包在汤药中一蘸,仍留下次用。服一剂,泻下黑紫粪便及黑水一大盆,继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桂枝茯苓丸加减,1个月后面色变白变胖,如换一人。

附五,姜春化医案,瘀血

金某,男,45岁,两年前从楼梯坠下,留下脑震荡后遗眩晕症,时作时止,发作时头晕眼花,泛泛欲呕,伴心悸,健忘,痰多白沫,舌左侧见瘀斑,苔白腻,脉沉迟。用下瘀血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鳖虫9克,大黄6克,桃仁9克,茯苓12克,桂枝,白术9克,甘草6克,川芎6克

服药5剂,眩晕心悸好转,续方5剂后病愈。

论;土鳖虫,大黄,桃仁,化干血之要药。开方用药,仲景方用药,是优先选择之药。

瘀血阻格,肺气不降,则痰多白沫,津液凝瘀,填塞心窍,故见苔白腻,甲木不降,则头晕眼花,泛泛欲吐,有瘀血者,必有见忘之症,此是一定之理,观阳明瘀血条则知。沉为血结,木陷不升,木郁上冲,则见心悸,迟不为虚寒,而为瘀血阻滞。

附六,林上卿医案,尿血

郑某,男,41岁,1981年4月2日诊,尿血两月余,多方求医,经用止血剂及参芪,龙骨牡蛎,茅根焦栀等治疗,尿血见消。嗣后渐感脐下不适,痛处程块状,日益加重。证见;脐下肿块疼痛,拒按,触之不坚,皮色不变,面色黯淡,口干不喜饮,纳少,口唇色紫,指甲不泽,大便时结,小全清,舌色淡紫,苔灰而燥,脉沉涩。辩证为尿血,早用补涩,聚而成瘀,结为干血,病着脐下,此非寻常活血化瘀之剂所能胜任,宜下瘀血汤加味;

鳖虫,桂枝各6克,桃仁10克,大黄15克(后下),水煎,温分二服。

服1剂症平,2剂后大便二头昏脑胀,色黑,溲中带血,脐下块痛减轻,遂以原方减大黄为7克,续服2剂,诸症尽消,继以宁血养血善后。

论;卷八;瘀血十,血之吐衄溲便,必因先瘀而不行。血已郁矣,而不亡于吐衄,则血瘀于上,不亡于溲便,则血瘀于下。瘀而不去,较之外亡者“更重”,不得不下也。本条溲便外亡,前医反用止血之剂,此不是实其实,见血则止血,见血则补气以统之,此是庸论之遗毒,导致治病之理法错误。错误的理论,遗害无穷。

本条病例,和瘀血九,瘀血十,提纲相同,沉为血结,涩为瘀涩不行。此病论治,不是化瘀,而是下瘀。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附子汤化裁治疗身痛(阳虚感冒)医案

本方为治疗少阴阳虚,寒湿内盛身痛的主方。症见身体痛,骨节痛,手足寒,背恶寒,口中和,脉沉等。方用人参、附子温阳祛寒;白术、茯苓健脾燥湿;芍药和营通痹。共起温经扶阳,健脾除湿之效。现代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心力衰竭,内耳眩晕,阳虚感冒等病。

身痛(阳虚感冒)

李某,男,76岁,2012年11月5日诊。

主诉:全身酸痛伴背部恶寒,自汗3天。

患者素禀体弱,常易胃痛感冒,今冬气候骤冷,触冒风寒,感浑身酸痛,自汗畏寒,背冷尤甚,困倦嗜睡。自服三九感冒灵,自汗更甚而恶寒不减,迁延两日,病情日重,今由其子带来就诊。

24.png-sy

刻诊:患者面色觥白,四肢逆冷,鼻塞声重,自诉恶寒怕冷,背冷甚,身痛骨节酸痛,困倦思睡,时时自汗。诊其脉沉而弱,舌质淡苔白薄,舌体胖而质嫩。

诊断:阳虚感冒。

中医辨证:肾阳虚,寒湿内盛,感受风寒,营卫不和。

方选附子汤化裁。

附子20g,茯苓30g,红参12g,苍术15g,白芍15g,桂枝15g。3剂,水煎服。

服1剂,恶寒身痛减,3剂服完,病若失。后经随访,愈后体力超过以前,至今已1年未感冒。

按:本例体弱多病,经常感冒,笔者治其感冒遵照“实人感冒发其汗,虚人感冒建其中”的原则,常用桂枝汤、补中益气汤等加减应用。本次感冒伴自汗,初拟用桂枝汤,但经详细观察,见其表现为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背恶寒,加之困倦思睡、脉沉等,辨证为少阴阳虚,寒湿内盛,选用附子汤温阳化湿,镇痛祛寒,加桂枝调和营卫。由于辨证用药思路正确,药仅3剂,不但迅速愈病,且改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使患者病愈至今体质状况良好,1年多来再无感冒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