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来宾
(10月8日~12日)
寒露前五日,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水为蛤
(10月13日~17日)
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
(10月18日~22日)
再五日,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记载。这时候,菊花已经普遍开放。
芳树
南北朝·沈约
发萼九华隈,开跗寒露侧。
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飙举,摧残不可识。
霜雪交横至,对之长叹息。
述怀 其三
唐·商山客死书生
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
是夕苦吟罢,寒烛与君同。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唐·严维
引用典故:南朝狂客帽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解闷十二首 其十一
唐·杜甫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杂曲歌辞 其一 山鹧鸪
唐·苏颋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其五
宋·吴芾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秋怀三十六首 其二十一
宋·邵雍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