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旧影像

 黑龙江波涛 2020-10-08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鉴证历史,深圳的第一张影像

时间:1864年李朗教堂,毕安牧师手绘稿。

1864年毕安(Piton, Philippe Charles)来华,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基督教巴色差会(崇真会前身)在深圳李朗(LiLong)所建的福音堂。当时,距现在公认的照相机这一摄影技术发明也才不久,商业化更是后面的事了。可以说这是反映深圳有关宗教历史的第一张纪实影像。

影像资料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广九铁路的华界段,就是现在的广深线,全长143.2公里,著名的铁路专家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始建于1907年,于1911年10月完工通车。

见证历史,广深铁路早期影像
平湖车站,标注1901-1914的老照片,应该摄于1911年10月-1914年。从中可以看出车站建成不久,很新,即来往广州与香港的广九铁路刚投入服务不久。照片中的西方人士推测是曾在深圳樟坑径教堂驻留的Hager夫妇,在平湖车站候车时的留影。这可能是目前已发现广深铁路上最早的深圳车站影像。

见证历史,广深铁路早期影像
天堂围车站,1928年,标注距深圳浪口三小时路程。天堂围,属东莞塘厦,紧邻深圳平湖。影像由Weissenbruch, Arnold (Mr)拍摄,他曾在深圳浪口教堂驻留。

 影像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鉴证历史,深圳的第一所大学——李朗神学院
拍摄时间:1885-1920 ,地点:深圳李朗

  李朗神学院(Lilong: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Basel Mission)又称存真书院、传道书院。

  1864年,贝德明牧师在李朗办存真书院,1876年,改称传道书院。1925年,因崇真会传教和发展重心移到粤东客属地,学生大都来自当地山区,李朗神学院迁移兴宁坪塘,遂改称为兴宁坪塘神学院。

  作为教会大学级学校,为教会养传道人才,促进教会在客属地区发展,当时李朗神学院以客家话教授神学,先后开设希腊文和德文课程。崇真会第一任华人总牧何树德就是该院的毕业生。神学院在李朗时间长达61年,李朗神学院无疑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

鉴证历史,中国内陆的第一座教堂——深圳李朗教堂
拍摄时间:1904-1920,地点:深圳李朗教堂

  历史上基督教巴色差会与客家人很有渊源,深圳李朗是巴色差会到中国内陆传教最早的地方。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对外开放五商埠,仅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五通商口岸建立教堂、医院、学校等,进行传教活动,直到1858年,随着《天津条约》的签订,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陆,传教士才得以进入内陆传教。李朗教堂建于1855年,由黎力基牧师在李朗布道时购买地基所建,从这点来说,深圳在清末时期已经算是个“特区”了。从已有的资料上看,它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座基督教福音堂,建成时间早于有粤东第一教堂之称的五华樟村教堂。

影像资料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一.浪口,位于大浪的一个村落,相传村名出自名僧赖布衣的“大船出海鱼浪口”之说。村内客家老屋与西洋小楼,往洋谋生的华侨和留守祖业的村民,教堂悠扬的钟声,少女颂唱的天籁之声,风雨百年,积淀着浪口的往事片段。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浪口土地庙,保佑村民开枝散叶、繁荣昌盛,摄于1903年前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村内老屋,四世同堂,拍摄于1913年前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21-1928年的浪口村景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21-1928年的浪口村景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898-1910年,村内富裕人家的闺秀,客家女不缠脚。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摄于1910年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摄于1910年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摄于1912年

二.浪口教堂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866年,毕安在浪口建立了新堂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887-1901年的浪口教堂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08-1910年的浪口教堂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13-1914年的浪口教堂

三.浪口“虔贞学校”

  系香港西营搬迁来此,前身为“虔贞女校”,开始只收教民的小孩。后来,生源扩大到普通村民。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摄于1865年的骆润。1891年,骆润牧师创建“虔贞学校”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虔贞学校”的师生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01-1903,骆润带着学生在做游戏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03年骆润夫妇与学生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896-1905年,“虔贞学校”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21-1928年,“虔贞学校”的学生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1921-1928年,“虔贞学校”的学生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摄于1911-1935年,“虔贞学校”开设短期班,有些女生特意摘下冬头帕,以期照全容貌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风琴班的学生,摄于1928年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虔贞学校”拆建,摄于1917年后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虔贞学校”建新校舍,摄于1917年后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往事

“虔贞学校”新校舍,摄于1917年后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一组1921-1928年有关深圳浪口的影像,纪实性记录了民国初期当地村民的生活场景。戴笠嫲、裹冬头帕的习俗,大襟衫与西服革履,宗教信仰,无不体现这是一座开放与传统相互包容的客家村落。

一.待客,客家菜,很实在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二.中西合璧的婚嫁礼,新嫁娘按传统习俗穿戴,新郎官西服革履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新嫁娘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婚礼之前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拜访教会

三.劳作,客家女勤劳是出名的,昔有“女劳男逸”之说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四.农活,传统的场景,已渐渐陌生了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五.村里的人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杂耍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信教的女孩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客家女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玩耍的小孩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从“虔贞学校”走出来的女孩,新潮的打扮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
“虔贞学校”的校友 

图说历史,深圳浪口1921-1928纪实信教的妇女,眼神中流露出对信仰的敬虔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樟坑径,位于深圳观澜东南面的一个小村,这里有一座上了年岁的教堂。关于教堂建成的确切时间,除了“1881年,陈超瑞由德国神学院毕业回来创建”之说,还有记载:“1869年,陈明秀留欧洲返国,受牧职在樟坑径开堂。1881年,莫恩乐牧师在樟坑径设区堂”。

一.樟坑径教堂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最早的樟坑径教堂,摄于1881-1910(注:教堂在1911-1912年间再次重建过,这张影像拍摄时间应在1881-1900)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重建后的樟坑径教堂,基本保持了初建时的教堂样式,但有改变,摄于1902年前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教堂,摄于1904-1920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属于教会的水田,摄于1896-1905,教会的经费维持教会活动、教牧同工的生活费用,一部分来源于教产的收入。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耕种,摄于1919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丰收,摄于1919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晒场,摄于1919

二.樟坑径及周边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附近的客家村落,摄于1896-1905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位于樟坑径附近的明朝墓葬,摄于1904-1920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介于樟坑径(属深圳观澜)与田心(属东莞樟木头)的石桥。摄于1906-1914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村里的孩童,面对照相机,神情显得有些惊恐,摄于1896-1905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教会学校的师生,拍摄时间不详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的水井,水质好,客家女来担水,摄于1896-1903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刚受职的传教员和宣教员在樟坑径,摄于1898-1913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Debora Reusch,一位传教士的女儿在樟坑径,摄于1894-1898


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
樟坑径,本地村民忙着建房,高高飘扬的旗帜,标志深圳樟坑径这个小村随着辛亥起义的成功走向民国时代。摄于1904-1920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葵涌,位于深圳东部的最后花园,也在渐渐的蜕变之中,愿它美丽,同时依然保持纯朴。

一.葵涌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08年,葵涌镇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葵涌镇内的碉楼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22年,葵涌鲨鱼涌的入海口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22年,葵涌鲨鱼涌

二.葵涌教堂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881年,葵涌新堂落成,这幅写实的绘画不晚于1902年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10年,葵涌堂,屋顶有了变化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25年,葵涌重建新堂,改建了阳台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40年,葵涌堂舍被日本飞机扔了炸弹。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40年,葵涌堂舍被日本飞机轰炸。Meyerholt, Friedrich (Mr)的起居室被炸毁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40年,葵涌堂舍被日本飞机轰炸。Meyerholt, Friedrich (Mr)殉难在标有x的地方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40年,葵涌堂舍被日本飞机轰炸。教堂大门被炸的的景象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40年,葵涌堂舍被日本飞机轰炸。教会学校被炸的的景象

图说历史,深圳葵涌往事
1936年,教会学校的学生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大塘肚,现名大塘,属深圳坑梓。1858年,基督教巴色差会(崇真会前身)的牧师来到这里宣教,设立了教会。1885年,建教堂,这就是现在深圳基督教坑梓教堂的来源。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大塘肚
摄于1901-1910,大塘肚村,信众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三祝里,属深圳石岩。1902年,基督教巴色差会(崇真会前身)三祝里教会成立,1937年,三祝里教堂落成。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三祝里
摄于1903年前,三祝里村,刚受洗礼的妇女。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三祝里

摄于1903年前,三祝里村,新受洗的村民与潘兴(音,Phang Sin)宣教师,右侧抱孩者

黄麻布,位于深圳西乡中部,1893年基督教巴色差会(崇真会前身)骆润牧师在此设宣道所,1903年,建黄麻布教堂,当时黄麻布教会归浪口教会所辖。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黄麻布摄于1926-1933年,黄麻布,牧师一家人。此时基督教巴色差会已改名基督教崇真会,即教会已本土化了。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黄麻布

摄于1913年前,黄麻布村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黄麻布

摄于1927年前,“The church elder Lo Thau min from Long ma pu near Longheu, a graduate.”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麻坎,现名麻磡,属深圳南山西丽,位于羊台山脚下。该村有一位叫张广鹏的人,于1851年和李朗的江大宾、五华的张复兴一起在香港受洗学道,受发书职。这是内陆客家人最早信奉基督教的记载。1864年,麻坎设教会。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麻坎
麻坎,村民一半信奉基督教,一半信奉天主教,摄于1926-1933

观澜,位于深圳市北部,与东莞紧邻。有关观澜的教堂,“图说历史,深圳樟坑径往事”一文有介绍。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观澜
1928年,观澜古寺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观澜
1928年,观澜附近的宗祠

图说历史,深圳老照片——观澜
1928年,观澜附近的高脚桥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1907年,张祖基(截取张祖基在兴宁大坪礼拜堂的影像)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1927年,张祖基(截取《中华旧礼俗》扉页的影像)

  据已有的资料:张祖基(1883—1950),兴宁叶塘人。1901年于基督教巴色会李朗神学院毕业,后于东江韩江流域各邑传道,担任龙川铁场教堂主任,后赴梅县黄塘德国教会乐育小学任校长。因长期在外工作,后人误为梅县黄塘人(1999年王子今在《张祖基<中华旧礼俗>的文化价值》中写到:广东梅县黄塘人张祖基于1928年至1934年亲自编定的《中华旧礼俗》1至4集手稿本,作为孤本,仅存于瑞士福音传道会图书馆。)

  上面提及的李朗神学院(Lilong: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Basel Mission),又称存真书院、传道书院,创建于1864年,作为教会大学级学校,为教会培养传道人才。当时李朗神学院以客家话教授神学,并先后开设希腊文和德文课程。神学院在李朗时间长达61年,无疑是深圳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1925年,李朗神学院迁移兴宁坪塘,遂改称为兴宁坪塘神学院。

  在基督教崇真会史料仅有寥寥“1902年铁场建宣道所”“1917年铁场建新堂”的描述,且在现有可查的基督教崇真会资料中,没有看到张祖基的只字片语。随着时光流逝、社会变迁等因素,一些史料可能已经湮没,有关张祖基的资料似乎成了孤证。

  以下影像资料的发现,丰富了张祖基的资料,证实其真实性。

依据张祖基1901年于基督教巴色会李朗神学院毕业这条线索,在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影像中,一张题为“Seminary in Lilong, China,1897/1902”的影象有张祖基的清晰身影。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李朗神学院师生。影像后排正中间,双臂交叉者正是张祖基。

在一张“The language school in Kayin.”的影像中也出现了张祖基的身影。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影像中右一,张祖基。

很偶然,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发现有一本历经火劫的《谚语格言韵编》书籍残片影印件,余烬上残留下的印刷字仍清晰可见。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图说历史,李朗神学院中的张祖基
出版于1917年的《谚语格言韵编》,编纂者广东兴宁张祖基,发刊者沈德明、瑞霭多、祁烈坚,发行所广东龙川铁场教堂。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360度俯拍深圳夜景(原创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