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公高会不会是隐藏在历史暗处的权臣?|史记次元周时代028

 云锦居士 2020-10-09

我们用《周本纪》里“毕公”这个信息碎片,来拼凑一下周朝初年权臣政治的格局。

周武王姬发即位的时候,毕公高就有了极高的地位。他和周公旦、召公奭成为辅佐周武王的重要权臣。这也意味着在周文王姬昌的时代,这个儿子应该就做过不少贡献。这种结构不仅保持了姬家人权力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在家族内部,根据贡献和势力也有各自的分配。同时也可能意味着互相节制。

毕公高活了四代人,一直到周康王姬钊即位,他又一次被周成王姬诵安排,成为周康王时代的辅政大臣。这意味着这个老头到了重孙子这一辈,又一次走上了人生巅峰。

毕公高会不会是隐藏在历史暗处的权臣?|史记次元周时代028

028

有一种说法是,毕公高在武王伐纣之前,已经被封到了毕。这说明他有非凡的能力和贡献,或者说周文王对他有特别的眷顾。不过,《史记》次元里并没有这么说。他的光辉同样被他的哥哥周武王姬发、周公旦甚至召公奭所掩盖,在《周本纪》里,他的出现很像是个打酱油的。

在后来的《魏世家》里,记录就更为奇怪了,好像是直接否定了他的血统:

“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於毕,於是为毕姓。”

这好像是说,他只是和周国的统治者姬家同姓,到了武王伐纣的时候,因为有那么一点功绩,就被封到了毕这个地方,因此就有了毕姓。这似乎一下子否定了毕公高作为周文王姬昌亲儿子的身份,对他的血统不太认同。

在《史记》这种特别强调血统的次元里,这种记录是很少见的。是姬家人曾经要把他扫地出门吗?要知道,在周武王的时候,他已经位列三公了,地位不是一般的高。只是在《周本纪》里,提到他的也是寥寥数语,尽管他一直也被委以重任,历经三代人屹立不倒。

在武王伐纣,进入商都之后,毕公高的分工和召公奭有些像。

“(周武王)命毕公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

他代表征服者做了安抚商都百姓的工作。他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呢?没有说,一般来说,既然这么说,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他的位置很重要。还有一个信息是,在周国的大部队开进商都的时候,他是和周公旦一起,站在周武王姬发的左右。这是否意味着他当时的地位仅次于周公旦呢?

“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

后来,他就被封到了毕这个地方。《史记》次元中没有记录他是否像周公旦一样,没有到封地去,而是留在了中央,辅佐周武王以及后来的周成王。

毕。这个在《史记》次元中几乎不存在的封国意味着什么呢?它可能非常小,以至于后来都不太好确定它具体在什么位置。从后来的故事看,对于毕公高的分封有些奇怪。按照他的贡献和地位,他是否应该有个更大的封地呢?不管是和周公旦比起来,还是和召公奭以及其他几个弟兄相比,结果似乎对他有点不太公平。

这个反常是否意味着,在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之后,对于毕公高的势力有过一次打压呢?他似乎在弟兄之间和周王室内部,并不是那么受重视。他的人生似乎在一次短暂的闪光之后,突然归于暗淡,很多事情都和他再没有关系。

不过,“毕”这个几乎可以被忽略的地方似乎又有着它特别的意义。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至于盟津。”

《周本纪》里的这句话是交代了一个盟津会盟的背景。“毕”这个地名也是首次出现。这是周文王姬昌死后九年,周武王姬发仍然只是在以太子自居。这意味着他的地位还没有被完全肯定,也就是说,在他的兄弟之中还可能存在这其他的挑战。我们之前分析过,盟津会盟的一个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他对内确立了周武王姬发的地位,从此宣布周国进入周武王时代。这样猜测的话,选择在“毕”的这次祭奠也有一重特别的含义。因为周文王姬昌死后,就葬在了那里。这也让这个地方具有了特别的象征意义。从一个角度来解释,它也代表着以周文王姬昌为代表的一个旧时代的过去。

伐纣成功之后,毕公高就被分封到了那里。如果结合周文王姬昌死后葬在那里这件事,毕公高是否因此还有另一份责任呢?他得到了自己的封国,但他同时也是周文王的守墓人。这是一份尊荣,还是一次贬损呢?

如果周初的分封是周武王一手主导的,除了在势力区域划分上的互相牵制之外,周武王姬发是否根据兄弟关系的亲疏远近厚此薄彼呢?从这件事上看,毕公高应该不怎么受周武王姬发的待见。或者,很可能在兄弟之间产生过根本性的分歧。尽管此时的毕公高已经位列三公,还是被一句话打发到了毕地。你去为死去的周文王守墓吧。这很像是意味着意气风发的毕公高将和周文王时代一同被搁置,权力也逐步被边缘化。

这是有可能的。我们通常把周武王和周公旦、召公奭以及毕公高代表的三公势力理解为一个兄弟协力其利断金的团队。但同时这种结构是否还意味着权力之间的相互节制呢?我们知道,在周公旦和召公奭之间,就存在过意见极其不统一差一点就翻脸的情况。周武王姬发是否愿意让权力受到三个兄弟的节制呢?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这三个人的另外一个身份叫“权臣”。

他们大权在握,有实力也有话语权左右着周武王姬发很多事情的决定。周武王在伐纣成功之后,是否想过要打破这种格局呢?把三公之一的毕公高踢出权力核心,应该是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选择。以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关系,两个人绑在一起应该可能性不大。反而可以形成两人互相牵制的格局。这在后来平定管蔡之乱的节骨眼上,召公奭不就是撤了周公旦的后腿吗?似乎这样也就造成了制衡的格局。到后来年幼的周成王姬诵即位,周公旦摄政,应该也受着来自召公奭的牵制。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保证了年幼的周成王姬诵的安全。

这么来看的话,周公旦有孤立呢?

如果我们这么理解的话,是否可以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的。一直以来,周公旦和毕公高关系不错,即便是在周武王时代,他们也同属一个派系。这种状况对周武王姬发来说,应该非常不利。打破三公之间的派系联合应该才是最安全的。也因此,把毕公高从三公的位置上支开,很可能是为了让周公旦和毕公高之间的派系联盟破局。

不过,毕公高应该没有被成功打压得太久。伐纣成功之后,过了两年,他就一病不起,把仍然动荡的局面交给了大权独揽的周公旦。在经历一段不断时间的质疑反对甚至反抗之后,周公旦还是实现了他的摄政计划。我们可以这么猜测,这个时候,毕公高应该作为周公旦可以信任的人,重新回到了周王朝的权力核心,得到了重用。

我们从《周本纪》里关于毕公高的信息碎片中,拼凑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在周成王时代,他仍然是作为周王朝的三公之一,和周公旦一起维持着动荡不安的局面,并不断努力让局势稳定下来。

后来,周公旦死了。再后来,周成王也死了。他和召公奭都还活着。到了周成王姬诵死的时候,被周成王姬诵安排,和召公奭一次成为周康王姬钊的辅政大臣,形成新的君王和权臣之间相互节制的权力格局。

“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周康王在位的那些年,是整个周王朝漫长历史中难得安定的几十年。这其中应该有不少毕公高的功劳。

“康王命作策毕公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不过,到后来,毕公高的后代还是衰落了下去。一度淹没在周朝持续不断的纷争中,连封地也搞没了。直到后来一个勉强扯上关系的后代毕万再次崛起,建立了强大一时的魏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