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中的古代中国——清明上河图之明代苏州风情

 如蚁人生234 2020-10-09

《古人那些事儿》系列文章和视频通过出土文物、绘画、图片等资料,为您讲述从远古到近代古人的生活百态和世貌风情。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故园音画”微信公众号。

本文相关视频:

自北宋张择端绘制了展现汴京风貌的《清明上河图》(相关视频:绘画中的古代中国——清明上河图之北宋汴京风情)之后,摹仿或袭用这一标题的画作层出不穷,最负盛名的应该是仇英传世《清明上河图卷》仿本。明代中期成名于世的仇英,依照当时的经济形势和自我感觉全新演绎了《清明上河图》绘画内容。

仇英《清明上河图卷》仿本虽然与原作在绘画主题内容、整体布局上大体相似,但是仇本描绘的并非北宋汴梁,而是明代苏州城的优美风景以及江南民众的市井生活和民俗风情。仇英的《清明上河图》整篇画卷分为四大部分:苏州城东郊的春光、繁忙的运河码头、热闹的市区街道、人间仙境。

大地刚刚泛出嫩绿,人们虽仍感到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田野上牧童吹着悠扬的牧笛在林间放牧。三个小孩一边牧羊一边兴致勃勃地放风筝。还有几个孩子折树枝玩耍。

桃红柳绿的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一个乡间大戏台,戏已经开锣,几个戏迷正急匆匆的赶来,而台下早已坐满了观众。而仔细观察看台下坐着的观众却都是男的,女性观众到哪里去了?原来是在围墙里看戏,那围墙里面是女性专用的看棚。可能因明朝时的人们讲究男女有别,同时又要满足女性观赏文艺的需求,于是发明了女性看棚。露天戏台非常火爆,连远处树杈上都有人看戏。

沿着木桥越过小河,只见赶路的人们行色匆匆,而树林中放牧的村童们在草地上嬉戏打闹。山岗之后可见楼阁人家,家中的女眷们正领着孩童们观看路上一队热闹的迎亲的队伍。村外的田地中农夫们在劳作,已是响午时分,家妇送来了午饭。而村边的寺庙中侍女陪着主人焚香拜佛。

苏州河两岸的路上骑马的、挑担的、推车的,都在向苏州城方向匆匆赶路。再看远处教军场上,官兵们正在操练。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苏州的经济繁荣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明代苏州运河码头人烟稠密,粮船云集,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街上宰赁猪羊、卖各色鲜鱼面、观三世图(测字先生的卦摊)、平兑时钱、兑换纹银酒器、各样金银首饰、摆卖古玩瓷器者、卖特产的、卖小吃的、说书的、卖果子的、挑鸡的、零剪绫罗的、舂米的、主顾木行、和尚头顶宝塔化缘的、蹴鞠、相扑表演的,闹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进苏州城通道是水、陆两个城门,一进苏州城就有守城的兵营。进了城就更热闹了,城内街道行人更多了,闹市上车水马龙,迎面第一间楼房是一栋香艳的小楼,临窗可以看到几个美女在弹奏音乐。窗户还挂出一块匾额,上书两个大字:“青楼”。其实明代的青楼,不可能这么粗暴地自称“青楼”,通常都会起个“怡红院”之类的名字,仇英这种赤裸裸的画法,大概是担心看画的人不知道那是一栋妓院。更奇葩的是,青楼的隔壁,居然是一间学堂,也不怕教坏孩子。青楼的对面,隔着一条商业街,有一间大药房,挂出的招牌写着“男女内外药室”,实际上卖的就是春药。青楼对面卖春药,这服务还真周到。

再往苏州城的市中心方向走,有一间看起来非常豪华的建筑物,挂着“武陵台榭”的招牌,几位官员模样的人正在观看美女歌舞弹奏。这也是一间青楼,不过是超豪华的,堪比“天上人间”,非一般人所能涉足。那位跳舞的女子,是当时最红的歌妓武陵春。“武陵台榭”大门前的闹市上,有个胡僧模样的艺人在耍杂,看热闹的人围了一圈。旁边还有一间商店,挂出“倾销”的牌子,不知到底倾销什么?再往前走,河边有一间小店,是个画像馆,像今天的照相馆,想必画师这一职业在明代很流行?最奇葩的一个场景出现了。苏州城内的闹市上,有两名脱了上衣的市民正在打架——所用的招数就是互揪头发。两个大男人,打起架来居然像个娘们。

再往前,河水回绕着整齐的碧瓦朱墙,朱墙里碧波莹莹。金碧辉煌的瀛台伸出于水中,四周朱栏围护。靓装的仙女正划着彩旗飞扬的龙舟荡波,楼、馆、树、石青绿淡雅。高出于所有建筑的台坛,好似帝王祭天祈福之所。环绕宫阙的平静河水,与宫墙外热闹的街市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画家仇英凭自己的想象而描绘的人间仙境,使整个长卷以绮丽壮观的景象完美收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