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符荟佳:阅读是一种再创作

 文鉴君 2020-10-09
编者按

       在当下充满浮躁和喧嚣的时代,能静下心来阅读思考的,并将自己阅后的心得(见解)认真记录下来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并不多见。民大学子符荟佳当是这“不多见”中的突出一个。作为一个90后,她的文字有温度也不乏深度,其不乏诗意的感性认知中不时闪现着理性之光。更值得一提的是,她不但对“文学鉴赏与写作”平台推送的诸多作品予以精心阅评,从中摘录了一部分(汇集成篇),而且还很用心地进行分类(分为故乡、人物、生活、爱情、亲情、食事、诗意等七类),配图编辑,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俨如一盘味道醇厚的文学拼盘。今日平台就特意将她的“拼盘”呈上来,以飨各位读友。

      顺便提一下,本文中所阅评的各篇作品均自带链接,点击篇名,即可阅览该作品。

● ● ●  

阅读随想

文学的魅力,存在于小说的骨骼中,也存在于诗歌、散文的精髓里。每一篇文章,每一页文字,每一个用心创作的故事,都是作者精心构筑出来的崭新世界。而阅读,就是要我们带着艺术家的热忱与感性,科学家的理智与严谨,在这个崭新的世界探索冒险,在心灵与思想的碰撞中获得启发,提升审美趣味。让我们进入“文学鉴赏写作”公众号,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吧。

故  乡

      没有谁能真正离开故乡。故乡,不仅仅是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更是我们回忆与情感的寄托,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只属于他的故乡。那里是融合了魅力与灵秀的山山水水,是镌刻在灵魂上的不朽诗篇,是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黄复彩:回故乡记二篇(《此景,真好》《“战士”还是“胀死”》)

想起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故事,篇篇都离不开故乡的水。“水创作的故事,总有一种美丽的沉哀。”而这里,文章开篇写故乡,便是洪水漫漫,一片泽国。

 比起一般常写的久别归乡的愁思哀婉,此文读起来更觉一份大气平和。故乡的水,不仅象征着游子魂梦相牵的归所,在作者笔下,更成了壮士的埋骨之处。

 “存心时时可死”,这是勇往直前的战士的透彻与洒脱,“行事步步求生”,则是一个人面对无常命运的担当。

 我现在也背着行囊,在他乡读着一本名为生活的大书。现在的我还算不得一位战士,但我有成为一名战士的觉悟。我深知,或许有一天,我的故乡也会变成回不去的地方。

但我也知道,世上众多渡船上,只有一个叫翠翠的姑娘。她永远在那比游鱼出没还深的梦里,等我,等我渡过那条故乡的河。在那天到来之时,我也会看着那足以浮起灵魂清碧的水波,看着那明眸皓齿,巧笑嫣然的山灵,轻声说上一句:“此景,真好。”

石楠: 梦回故乡

 “我偶然登山,是因为故乡遥远。”乡愁是一棵沉默的树,看不见的根,一半生在故园,一半长在心头。梦中的故乡已经在时光中远去了,随着新生事物的产生消失了,难怪即使身在离故乡极近的地方,也只能在梦中寻求记忆中的光景。

 对我们而言,故乡并不只是一个地方,一个名字,而是无法割舍的一段回忆。当承载这些回忆的事物皆变换了模样,故乡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但它并没有就此消失。因为还有被这方山水滋养的游子,会夜夜梦见它,会时时怀念它。在梦里,山水有情。有情的,便不会老。

余天敏:水网

水土育人,此话不假。现在回忆起故乡,想起的还是青山巍然,碧水逶迤,我乘一只游船,从这片山水中悄然而过。

《从文自传》里有一段,即使现在读来也无比熟悉,总能勾起我的浓浓相思:

 “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作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

我常常感觉,水正如埋入大地的血脉,每次水浪的翻腾,都是我们在与这片土地同心跳,共呼吸。对水的记忆,可以跨越时空,将每一个被这方水土养育的儿女们遥遥相系。

缪珣:游巨石山记

万山重叠,溪流深涧,怪石林立,一道长桥横越天险,玻璃栈道令人双股发颤……简直让我想起家乡的张家界来了。

或许这就是大山的子孙们的共同所见吧。虽然许久没去过,但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又会想起那时爬上的石阶,看过的山水,听过的传说。真希望我也能有这样一支斑斓的画笔,文字为墨,绘出记忆中那幅美丽的图景。

人  物

     生活,最初是怎么被我们所认知的呢?是一个又一个清晰鲜活的人物,他们或真实,或虚构,将生活的千般滋味,从人生中提炼了出来,呈现在我们眼前。构成这个纷繁世界的,正是人们独一无二的人生。

丁松:街长

小人物,大善良。只是这种善良究竟是来自懵懂的本心,还是习惯的卑微?我无从评判。

街长的形象让我想起大师沈从文笔下的一些小人物。在他笔下,人类要追求更高的美德,非得保持纯良的天性不可。一个人即使没有高度的智慧,照样可以求得天生的快乐。想必街长有他的善良,有他的坚持,有他的快乐吧。

苏虽军:老张走了

谁的人生不是一本书呢?老张的书,初见是一层朴实无华的封面,静静躺在这个平凡世界的一隅。

直到“我”与老张相识相遇,才偶然翻开了这本书的其中几页,那丰富多彩的内容才得以向读者呈现。这匆匆一瞥,不但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在时光的风沙中褪了色的年华,也让我们听到了至今还萦绕耳畔的悠扬笛声。

然而故事还未听完,书本却已合上。读罢这个要言不烦的结尾,心中只余一声轻叹。

胡海:哑巴舅爹

很喜欢写哑巴舅爹对弟弟的爱护的那一段。自身的不幸,生活的辛酸,命运的凄苦,并没有将这个老实忠厚的农民变成一个完全的木偶人。

他有自己的情感,在被生活磨得粗砺的外壳下仍然有一颗柔软的心。他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笨拙的,但他的感情始终是真挚的,淳朴的。

哑巴舅爹这个形象总给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在书中,在身边,都曾见过和他相似的人。那么,如何与他们相区别呢?只有他自己的情感,他人无法替代。生命渺小如微尘,所幸这个清明,还有人记得那些逝去的人们。

她是浙江卫视一姐

搜索了一下电影相关新闻记录,发现这部电影原本只打算拍八年,慢慢延长到了十年,现在,是十二年。电影也从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我想,这或许可以用文中亚妮的一句话来描述:异常而单纯。异常,是因为亚妮作为一个导演,深度融入了被拍摄者的生活,甚至参与解决家事。

 而一般的纪录片,镜头和镜头后的人作为旁观者,让被拍摄者彻底熟悉,忽视自己才是最“干净”的拍摄方式,也是最能展现被拍摄对象原始状态的方式。

不过,这正是她“单纯”的地方。正是有了她的参与,这些没眼人的生活才得以改变,能圆一个国旗梦。

不管怎么说,因为这份毅力,我钦佩她。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一群人,献出她最大的努力。

生   活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总不如自悟之了了;意兴从外境而得者,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休。”生活的魔力,便是沉重的枷锁与怒放的鲜花同在。它们相隔如此之近,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安排的意义。越是思考,就越热爱生命。

史礼心:打假(周瑞平手绘插画)

很有趣的小短篇,讽刺意味满满。运动员利用高科技在比赛中作假,最后却因为“没喝指定的兴奋剂”而露馅。这就像学生在考试中用手机搜答案,却忘了带“学校指定小抄”,最后被教务处发现一样。

结尾部分,把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诗文进行了解构和重构,严肃的文字倒变成了打油诗。喝兴奋剂原本是体育竞技中不允许的,这里却变成了官方指定饮料。

智委会表面“打小假”,实际上整个社会都在“作大假”。文中将异常化为寻常,将严肃变为戏谑,要的就是一种错位的效果。这种错位,便是所有幽默与讽刺的来源了。

刘世胜:珍视生命的过程

假如这世上没有死亡,就不会有历史,也不会有诗意。一切的诗意都源自人对生命的态度。而死的哲学,是这个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主题。

最近正好在读伊凡·蒲宁的《败草》,讲的是一个乡下老头在弥留之际,独自向世界诀别时的所见,所感。质朴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普通人面对死亡时的微妙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结合本文,一时感触良多。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又何尝不是?它们共同构成生命的莫比乌斯环:表面是正反两极,实际上却始终是一体。死亡的魅力,或者说令人战栗恐惧的根源,就是它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掌控死亡,但我们可以掌握眼前的人生。

 “go to the limits of your longing.Let everything happen to you: beauty and terror.Just keep going. ”清醒地认识死亡,热爱生命,才算体验了完整的人生。

甲乙:画室与厨房(赵军配画)

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总觉得像喝下一碗刚温好的热粥,满满都是爱的味道。

描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日常,却有一抹色彩点缀,就像文中妻子做出来的家常菜,不追求极致的口感,只用独特的美来吸引人。

我自己也是一个闲来无事喜欢画几笔的绘画爱好者,看到这篇文章真是深有感触。对文中的妻子而言,厨房是现实生活,是幸福与安稳,是茶米油盐;画室是精神生活,是创作与激情,是美的追求。

她有一份安定的收入,一个和美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孩子。她可以平衡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创作,这样的生活实在令人艳羡。

对我而言,“厨房”和“画室”,也同样存在。现在我还没办法随心所欲地待在画室里,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过上这样的生活吧。月亮与六便士,要如何抉择才好呢?

徐张然:诗意人生,温润如茶

看过这样一段话:“作者应该从写作本身,从思想的宣泄中获得快乐,至于其他,都不必介意。”

我们在写作中观察人性,洞悉万物运行之规律。其中,对美的追求,即人天生的审美需要,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根本动力。文字便是这样一种极方便的媒介,一种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而掌握的工具。它帮助我们追求人生的至善至美,帮助我们表达自我,理解世界。

如果说,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他思想的高度,那么能做到作者这样自始至终追求真善美,追求一种诗意的人生,真是实属难得。

璩鹏飞:做最舒服的自己

“你看,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地球就不转了。”

“真是蠢话。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我这样。大多数人,平平淡淡,知足常乐。”

本身是块金子,又何惧生活的泥沙。就怕连自己也忽视了自身的闪光点,委身于泥潭,眼看梦想越来越远。

想起纪伯伦在《沙与沫》中所说:

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 它杞人忧天,无病呻吟;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 它因为软弱而忍让,却声称为自己的坚韧;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 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做最舒服的自己,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模仿对象。成为最好的自己,你便可以光芒万丈。

北大教授钱理群:可以对社会失望,但对人性要有信心

我一直相信人性,既相信人性之善,也相信人性之恶。

我认为最可怕的并不是坏人们已经联合起来了,而是世上所有的好人与坏人原本只有一线之隔,甚至我们自己,与心目中的坏人也只有一念之差而已。

正因为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所有符合人性的事情,也不一定全都是有益于人的。不发牢骚,不等待,确实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但前提是,这条路要是对的,我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在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得出来的。

因此读书很重要,交流很重要,思考也很重要。青年人需要找到他自己的路。一条正确的,充满光辉与梦想的路,哪怕看上去异常艰险,遥不可及,也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者投身这项事业。无论于他自身而言,还是于世界而言,这样的未来才是有希望的。

李青: 怀念写信的时光

想起不知在哪看过的一个场景:远远看见门廊上卧着一封雪白的信,暗自欣喜,走进一看,才发现是一片落在门前的白月光。

以信传情,见字如面,投递时的期许,拆封时的心跳,都是笔墨纸张间的浪漫。书信,最适合亲人朋友之间的长谈。路途越慢,写信时就越多一分慎重,收信时多一分温柔而焦灼的期待。

迅速快捷的现代通讯工具,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势必会为文字掀开这层朦胧的魅力面纱。逝去的记忆值得怀念,可岁月的长河不会回流。偶尔想起一封永远收不到的回信,就想起河对岸曾有个熟悉的人影,陪你在孤独的人间行走。

爱  情

      爱情的深浅,有人用生命丈量。真爱的对象并不简单,它是双重的:现实之爱,理想之爱。爱是幻象的产物,也是醒悟的根源。爱是对抗死亡的唯一妙计,也是死亡的同胞兄弟。这是爱的辩证,一道难解之谜。

洛夫:爱的辩证(李祖岳配乐朗诵)

诗人唐恩曾在《圣谥》中写过一种烈焰般的爱情:“由你们骂吧,是爱情把我们变得如此。你可以称我和她是两只飞蛾,我们也是蜡炬,自焚于火……我们不能以爱为生,便能为爱而死。”

他笔下的恋人并不在乎自己的举动在世人眼中是何等疯狂,只是抱定了柔情与决心为爱献身。他不畏惧死亡,甚至无需半顷墓地,只需一首小小的诗歌做瓮,来盛放为爱燃尽的骨灰。这时的他已被谥封为爱的圣徒,后世的情人们自会唱起诗歌的灵咒,将他的精神唤回。抱柱而死的尾生,也是爱的圣徒。我们传诵他的故事,为他写下诗篇,纪念那份“至纯,至真,至善”的感情。

但是,烈焰般的爱情总给世人留下遗憾。像莎翁的《凤凰与斑鸠》中恋人的悲剧:“美、真、至上的感情,如此可贵,如此真纯,现在竟一同化作灰烬。……从今后,再说真,是谎,再有美,不过是假相,真和美已被埋葬。”在爱情面前,激情和理智不一定是矛盾的,却总是令人困扰,难以抉择。

今天,我们瞻仰着前人神圣的爱情“诗瓮”,那灰烬中熠熠生辉的是一种发人深省的思想,也是一连串难解的悖论。

霍金:万物皆有理论,唯独爱情无解

“通过爱你,爱所有人。”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爱天才夺目的才智与光辉,更爱他们偶尔展现出的人性与平凡的一面。

本文便是通过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简的感情经历来展示这人性中最复杂也最美好的感情——爱。

“我曾测量天空,如今测量幽冥。”征途是星辰大海,有爱便不孤单。

亲  情

     亲情是一种深沉的爱,根植骨血,与我们终生相伴。这份爱可以藏于日常琐事,可以云淡风轻,不露声色,也可以格外沉重,令时日成枷。

璩静斋:活,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家父周年祭

整篇读下来,句句真情,朴质无饰的文字实在令人感动。

想起《百年孤独》里所说的那句:“父母是隔在我们与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当那道帘子被时间无情掀开时,我们方能知晓在面对“生存与毁灭”这个终极问题时,自己所选择的道路。

活着,是生者之责任。

张璇:母爱沉重

 “有些人需要人生,而有些人只需要生活。”说的不错。但要明白,母亲并不是“只需要生活”。她在最青春美好的岁月,做出了一个将影响她一生的决定:她选择了有你的未来。生你,养你,爱你,这便是她选择的“人生”。人生这一段,恰好有你同行。

母亲并没有剥夺我们选择人生的权力,相反,是她为我们提供选择人生的条件。

人生岔路何其多,你欲独往,披荆斩棘,自己赢来前程似锦,但她只想与你携手,再多行几步路。

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我不赞成一味地牺牲,退让,压抑自我,也不赞成一味地索取,冲突,无理取闹。

沟通,只有沟通才能理解,理解才能长久。以爱为名的温柔的束缚我们都曾经历过,那些磕磕绊绊,那些泪和笑,但我们终究会理解。

写作,也意味着思考,把自己与母亲的故事写出来,说明作者已经开始思索这份“爱”的含义。别急,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但有些人,陪不了我们一辈子。

王雄:家教重在母教

家庭教育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母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从一个女儿的角度来看,我十分反对传统家教中一切与暴力相关的那套清规戒律——对任何一个孩子期望快乐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一场极其粗暴的凌辱。就好像照着父母期待的模子,用钝刀一点一点将“多余”的部分割去。

不过,好在大多数孩子忘性大,记不了多久,大约就像《风筝》里被兄长碾碎梦想的幼弟,多年后提起这件事也只不过露出惊异麻木的微笑罢了。

小时候也读过某位知名作家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中,作为家长为自己打孩子行为的辩解。私底下并不是很赞同。不管有什么理由,不打孩子就无法规范他的错误行为,那只能暴露家长的无能,教育和沟通能力的缺席。真正懂得教育的家长,是不需要采取恐吓威胁的手段的。

 “我为你好”并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父母和子女都应该深有体会。也许是我还不曾有过教育孩子的经历,所以我才会有这般见地。

无论如何,我只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有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

余同友:斗猫记

要摧毁一个普通人的幸福,真是太容易了。一句话,一行字,一张纸,就足够了。给老本的生活带来巨变的并不是一只捣乱的野猫,而是心灵支柱的倒塌。

从开头起心就一直悬着,猜测着老本裤子口袋里的那个令他觉得“天塌下来了”的惊天秘密究竟是什么。

而文中给出的暗示已经把答案放在了读者眼前:对孙子态度的突然转变,对儿媳行为的怀疑,对自己面子问题的考虑……最宠爱的孙子小森并非亲生,这就是他痛苦的根源。

另一个人物王德胜也一样。他辛苦攒钱换得了孙女回来,喜滋滋地向亲友们报喜,可这幸福过了不久,又因为对方的加价而破灭。他与老本经历的何尝不是同一种悲哀呢。

爱是需要牺牲和付出的,特别是当爱与亲情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老本辛苦一生,也不忘给孙子留下几块糖。而小森,也是他生活中所剩的些许甜意。可随着鉴定书的出现,他的辛苦倒成了笑柄,他的唯一期盼也濒临破灭。

结尾时,我们可以看到他还在逃避,哪怕烧掉了纸,心结仍没有打开。猫不是消失了,它只是跑到一个悲哀者的内心深处去了。

张铜生: 我的母亲

那块蒙尘的历史丰碑上镌刻着无数姓名。只是单单抽出一个,就能引出一个家庭,两代人的心酸史。

文中的母亲形象非常丰满,质朴,刚强,失去爱人的悲痛和无端遭受的冤屈没有将她击垮,反而让她变成了一个不屈的斗士,与生活作战。对孩子与家庭的爱是她的武器,也是她的盾牌。哪怕终日以泪洗面,她也没有放弃,父亲最终得以平反。

 爱,让人强大。也是爱,让生者与逝者的心永远相连。

食  事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们吃下去的,是思念,是回忆,是牵挂,是沉淀在岁月中的情感被食物唤醒,酸甜苦辣在心头翻涌,只有自己能懂。

吕树国:煤炉

 冬夜,煤炉,暖融融的一家人,暖融融的火光。这温馨的场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冬天》中,父亲为孩子们夹豆腐的场景。

 每每阅读这样的文字,就像在品尝一道清新朴实的家常豆腐,味淡而鲜,入口嫩滑,口齿留香。吃过后总会笑着说是被热腾腾的汤气熏红了眼眶,说不出口的是一腔酸楚的家思乡愁,热热地哽在喉中。

汪保生:守望炊烟

 炊烟本是极具烟火气,极其世俗的事物,就像那不饰脂粉,每日在房前屋后辛勤劳作的村妇。

 作者却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图景的描写,让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有了新的意义:它象征着一种大爱无言的美,一种独属故乡的芬芳。炊烟,是母亲的守望,是游子的思绪,是一根温暖的长线,永远牵动着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

 读到母亲做饭那段,我却不自觉想起故乡那用黑乎乎的灶台烧出的柴火饭来,白生生如鱼齿,又柔又韧,满嘴生香。如今再也吃不到了。

姚尚义:枞阳捶肉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每次阅读关于食物的散文,就像听一位老朋友谈天说地,各种奇闻逸事,正史野史,只要跟吃的有关,都能说上两句,趣味盎然。让你一边啧啧感叹,这么个小东西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一边咽着口水,只想亲自去尝上一口解馋。

 而一个地方的美食,是能给人创造回忆的,是最能勾起游子的乡愁的。文字可以很好地营造氛围,引起共鸣,将人带入由食物和情感共同构筑的情境中来。毕竟这种小品文,讲究“独抒性灵”,写出特色。如果只是停留在介绍美食背景,原料,制作方法上,总感觉还是有些可惜。倒像陪你聊天的朋友讲着讲着就开始背广告文案,变成推销员了。

诗  意

      如果说生活是一本大书,那么诗歌便是一支夹在书页间的干玫瑰。一打开,诗句中的种种情感便随着玫瑰复苏过来,光彩照人,幽香扑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就像给灵魂插上了翅膀。品读诗歌也像品味人生,每个人眼中,都有不一样的美丽风景。

覃聪:读李贺《将进酒》

一直对古典诗歌不甚了解。看了这篇文章,倒是对诗人李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本文是由比较丰富的资料、鲜明的观点支撑起来的。

不过因为篇幅有限,有些地方点到为止,读后有些意犹未尽。比如作者写的重点是李贺诗中豪情的“稀薄”,渴望功名却不得志,只有借酒浇愁,醉生梦死。我们感受到这些基本靠作者的描述。但如果能介绍一下他家族衰落,仕途失意,晚年漂泊的坎坷命运,就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李贺这种“稀薄”的豪情以及产生的原因了。

最后附上诗人洛夫的《与李贺对饮》中我很喜欢的一段:“你我并非等闲人物/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从九品奉礼郎是个什么官?这都不必去管它/当年你还不是在大醉后/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

俞胜:海子与日喀则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海子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不掺杂质的灵魂,反而最难懂。他的诗是如此,他的人生也是如此。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以是烈士,也可以是小丑,或者两者皆是。

诗中,诗人想飞回的是北方,作为路标的七星却还在更北的北方。或许对海子来说,哪里都不是归途。能安放灵魂的归宿,永远是远方。

那天,日喀则的夜空下着雨,漏不下一丝星光。思念被淋湿了,在烛光下长出翅膀。他可以飞更远,更远。远方有麦田,有阳光。有大海,有故乡。

可诗人选择的是一条铁轨。下一班列车,开往星空。

鲁虹:四月的背影(外二首)(刘琦琦配乐朗诵)

大自然总是充满诗意,诗歌里少不了的三位女神,便是自然、生命和爱情。

时光的快车匆匆路过,四月的美景已经在窗外打着转儿远去了,窗上的阳光多像她那片色彩亮丽的裙摆。

下个路口再见吧,女神们。下次将献上我的诗——光是你们的背影,就值得一个寂寞的诗人写光他的所有笔墨,唱尽他所有的歌!

作者简介

      符荟佳,中央民族大学文传学院16级新闻系学生。深解“美,理智,爱,生活。一切真谛皆蕴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