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顾乐生: 凉州贤孝如甘霖

 文鉴君 2020-10-09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顾乐生,74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庆市保健委“保健与养生”总编,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凉州贤孝如甘霖

“贤孝”,在外要贤,在家要孝。从来没有一种艺术以道德命名,也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和内容能这样高度的统一。我跑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见到过一种叫“贤孝”的曲艺。

凉州贤孝如甘霖。那是今年七月一天下午,阳光正烈,我到甘肃武威市参观武威西夏博物馆,面的(出租车)将近博物馆广场时,不远处人行道旁传来“嘣嘣”的三弦弹唱声,曲调听起来很耳熟,就像刚解放那会,大家唱的“翻身道情”,又有点像苏州评弹或是安徽庐江的“小倒戏”。可仔细一听,又都不像,陌生的说唱似乎来自久远的年代,甘霖似的弦音节拍如凉风拂面,一下子荡去我身上的燥热。我问师傅:“这是什么曲子?”

“贤孝。”

“乡秀?”

“贤孝。”师傅纠正我的误读说,“这是凉州贤孝。”

因方言难懂,我一时还没听明白叫啥,学着师傅的口音问:“凉州仙袖?”

师傅笑着说:“不是‘仙袖’,是‘贤孝’。”

她见我还没有理解,顺手拿出笔在发票空白处写下“贤孝”二个大字。竟然有叫“贤孝”的曲艺?女司机见我好奇,临下车,她建议我说:“有空可去听听,这是我们地道的凉州特产,老古董,就跟博物馆里的西夏碑一样有名。”

(网络供图)

我望了望广场对面绿色琉璃瓦装饰得古色古香的博物馆,看看时间还早,就跨过斑马线,走进槐荫树下这些唱贤孝的人群之中。生来乍到,我不好唐突,只是远远地靠着路灯杆站着。旁边一位穿短袖白衬衫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对我笑了笑,向旁边挪了一下,好把树荫让出一点给我,我不好意思地说:“我就听一会。刚才你们唱的是哪一出?”

“《解放大西北》。”

“你是外地人?”

“是的,安徽人,觉得好,过来听听。”

这位男子报以微笑,说:“武威人就喜欢唱贤孝,他们天天都会按时到这里来找乐。”

是的,我想,现在日子好过了,空闲多了,广场舞在全国兴起,从南到北,哪怕是偏远乡镇,歌舞升平处处相同。

想起我久居的安庆——作为黄梅戏的家乡,每天也是这个时候,黄梅戏票友和爱好者们,不论老少妇幼,从城市四面八方齐聚到莲湖公园陈长庚铜像下,围成人圈,一场又一场黄梅戏表演就在这天然的大舞台开场了。所到之人唱的投入,听的开心,那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惟有戏不落幕。

眼前,这群武威中老年朋友们凭着对贤孝的喜爱,聚到一起,弹得痛快,唱得开心,人生的疲惫也在这明快的弹唱中一扫而去。

这时,“嘣嘣!”“嘣嘣!”三弦弹起,伴着快板节拍“滴嗒滴”,一架洋琴三把二胡地和了起来。过门一完,二位穿红着绿的大妈唱了起来:“那些年啦,那些年啦,菩萨斗法,斗法,那么来呀唉呀!……”

我小声请教身旁的这位中年大哥:“这回唱的又是哪一出呀?”“《吕祖买药》。”

这段神话故事,我从小听过。讲的是:

某年三月三,吕洞宾和其他七仙去天宫为王母娘娘拜寿,酒唱高了,发酒疯,惹恼了王母娘娘,将吕洞宾罚下天庭,贬在杭州。观音菩萨怕吕洞宾再犯糊涂,便化装成卖药先生,去开道他。

吕洞宾本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种子,有意刁难观音菩萨,开口便说要买四种药材:家祸散、顺气丸、消毒饮、化气丹。观音菩萨以智慧劝善,为吕洞宾开了一副药方。

有人说,音乐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听着二位大妈像叙事诗样的说唱,我很快就适应了演唱者们的语境,静下心来,仔细听,还是能听得懂她们的唱词:

“本分”四两、“孝顺”三钱、“老实引、“好肚肠”一副,叫他到“心平铺”买呀,到“公平秤称呀,到“容人案上切,到“宽心锅”里炒,到“让人坑里碾,用“三思箩筛,然后,用蜜制成“菩提籽,全家服用,能保周全,百病不生来呀唉呀。”

(作者供图)

武威,古凉州,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丝路重镇,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曾成为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这里,霍去病曾奏起胜利的凱歌,汉武帝特命名它为“武威”,从此,它奠定了敦煌学的基础,成为佛教传入中原的关键结点。

这里曾是西夏王朝的辅郡,西夏碑真实地记录了大夏王朝曾有的辉煌。

这里曾是蒙藏会盟之地,西藏从此并入中华的版图。

这里曾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保护了一方正统的中华文脉,让中华文化在我国北方顺利传承。

这里曾出土了享誉世界的唐钟、汉简、铜奔马,还有以凉州贤孝为代表的凉州文化。

在凉州文化熏陶下,甘肃武威成为一个有独特文化底蕴的地方。

(网络供图)

中年男子用手扶正了一下眼镜说:“凉州贤孝曲目繁多,上从春秋,下到当今,大到历史故事,小到生活琐事,无所不包,至今没有一个艺人能唱全贤孝的曲目,何况它没有文本,原先都是瞎子艺人口传心授。……

我真感谢这位中年武威大哥,不把我当外人,热心为我介绍。言谈中,我也感受到一个武威人骨子里对凉州贤孝的热爱。“我们从小听起,唱着,贤孝都融到骨子里去了。不怕你老笑话,有时听着,唱着,就想哭。”

我看着正在弹奏和演唱的人们,他们是那么地投入,一弹一唱,都是那么的真诚,带着自己的感情,弹唱着自己的心声。我想,凉州贤孝说唱的不就是当地的民俗风情,反映的不正是当地的民众心态?这可能就是凉州人千百年来的活法吧。特别在当今纯文艺被各类网络制品、影视传媒挤压得日益式微,被边缘化,快餐文化、低俗文化甚嚣尘上之际,作为“百姓艺术”的凉州贤孝无疑是一股“活水”,是一股文艺界的清凉之风。

当我走进武威西夏博物馆时,验票的大姐看我是从唱贤孝的人群里走过来的,高兴地告诉我说:“凉州贤孝民间弹唱艺术,2008年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络供图)

顾乐生相关作品链接:

我与文老父子的传奇

终南山邂逅千年古银杏树

我的母亲

“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

拥抱文学   认识社会  感悟人生

有温度有高度的公益平台,

 能让你我在尘世的喧嚣之外,觅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