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鸣 || “夏日三白”送清凉

 文鉴君 2020-10-09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鹿鸣,本名朱和平,安徽和县人,1968年5月生,当涂县某中学高级教师。马鞍山市作协会员,有十余篇散文、小说、杂文在《齐鲁文学》《渤海风》《西南作家·新蕾》《小学生导读》《鳄城文学》《中国草根》《马鞍山日报》《凤凰台》等报刊发表。

“夏日三白”送清凉

提到“岁寒三友”,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它们高洁的品格向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于是书之,画之,吟诵之,歌咏之。然而若问到“夏日三白”,知道的恐怕没有那么多了,尤其是年青人更是知之甚少。


其实“夏日三白”指的是夏季的三种花卉:白兰花、栀子花和茉莉花,三种花皆为白色,素洁清雅,芳香四溢,向来为人们所钟爱。


“三白”首推白兰花。白兰,常绿乔木,木兰科含笑属,原产于印尼爪哇,东南亚地区种植甚广,在华南地区也十分盛行。江南一带适宜盆栽,白兰花喜光照,不耐寒,故冬季应移入温室越冬。白兰花花期长,自春末至初秋都有开放,夏季尤盛。


白兰花叶薄革质,梗绿,花瓣细长,色白如玉,蕊黄色,盛在托盘中如一件件精美的玉雕,让人不忍心触碰。白兰花极香,女性喜欢佩戴于胸前,室内放几朵则满屋清香,宋代诗词名家施宜生有诗赞曰:“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和。”那种香浓而不腻,沁人心脾,宜人宜家,一团和气!


白兰花象征着纯洁的爱情和真挚的友谊,备受人们的看重。厄瓜多尔把它作为国花,广东佛山、福建晋江将它作为市花。



“三白”次推子花。栀子,常绿灌木,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栀子四季常绿,枝叶繁茂,叶卵圆形,革质有光泽,在万物凋疏的冬天特别有精神气。


江南的栀子5-6月份开花,花朵洁白无瑕芳香典雅,清新脱俗,如乡间的女子不施脂粉却耐看养眼。栀子花也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梁简文帝萧纲《咏栀子花》:“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栀子花冰清玉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初夏,满树的花苞,由青到淡绿再到青白,夜里一场微雨,早晨起来,满树都是白花,那种惊喜无以名状!



在我的老家,大姑娘和小媳妇喜欢把栀子花戴在发髻上,中老年妇女们则别在衣襟上,走到哪里香到哪里,那真是乡间的一景。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栀子花天性爱干净、害羞,如果在花下撒尿,花就会羞死。现在想起来或许是真的,这倒使我想起《红楼梦》中唱词“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栀子花不仅美丽芬芳,而且可以食用,清炒、凉拌、挂糊油炸均可,真可谓“秀色可餐”。栀子性寒、味甘苦,其花、果、叶皆可入药,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


栀子生命力顽强,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生长。它熬过漫长的秋冬,不与桃李争春,潜滋暗长;等到暑热的夏天绽放美丽送来一片清凉,点缀庭院和道旁,装扮学校和工厂。四川内江、湖南岳阳和常德、陕西汉中均以栀子花为市花,可见它深受人们喜爱。



“三白”排在最后的是茉莉花。茉莉,木犀科素馨属灌木,原产于印度和波斯,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东南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它是菲律宾的国花。


茉莉花虽小,但香味毫不比前“二白”逊色,适宜于装点居室。茉莉花可以提取茉莉精油,是制作香料的原料,价格堪比黄金,人们日常用的香水、香皂和化妆品中都有它的身影。


另外,茉莉花和绿茶结合,还可以加工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既保留了绿茶的清爽,又吸收了茉莉花的芳香,呷一口神清气爽回味悠长。



值得一提那首家喻户晓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婉转优美,歌词朴实又意味隽永。改编后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多次出现在国家的重大庆典和外事活动中,歌唱家宋祖英将这首歌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如今,民歌经典《茉莉花》已成为中国对外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夏日三白”,洁白,芳香,消暑,醒脑。正是仲夏季节,让“三白”给你送去沁心的清凉!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