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16T《包公》

 老万集邮馆 2020-10-09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8月8日发行《包公》特种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

  

(2-1)T 掷端砚 1.2元

(2-2)T 铡美案 1.2元

2015-16 《包公》小型张

小型张 包公像 6元

志号:2015-16

发行日期:2015年8月8日

邮票规格:38×50毫米

齿孔度数:13×13.5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 12枚、版式二 6枚(3套)

整张规格:版式一 190×200毫米、版式二 150×190毫米

小型张:邮票规格60×67毫米、外形规格:125×86毫米、齿孔度数:13.5度

版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陈全胜

印制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中国邮政将于8月8日发行《包公》特种邮票一套2枚,小型张一枚。同时发行小型张四连体一枚。邮票图案分别为“掷端砚”和“铡美案”。小型张邮票图案为包公像。

  《包公》邮票是中国邮政近年来继《关公》、《诸葛亮》邮票之后推出的又一套以古代著名人物为题材的邮票,包公的人物性格、历史功绩也符合国家倡导的清廉、强力反腐的政策导向,该套邮票的发行也有着很深的社会意义。这套邮票的发行目的是宣传包公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因此邮票上的包公不同于戏剧或脸谱中的包公形象,没有大黑脸,甚至在“铡美案”中没有出现另一个主角秦香莲的身影。

  第一图:掷端砚。

  包公清廉一生,邮票中选取的是著名的“掷端砚”故事,以表现他清心直道的清廉美德。

  广东端州出产一种石头,当地官府命百姓用此石制作质地优良的宝砚,进贡皇帝和权贵。包公任端州知府时,不仅不允许下属索要一方宝砚,同时还上奏宋仁宗,减少宝砚的进贡数量,从而减轻了百姓负担。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满离肇庆时,船出羚羊峡,突然波浪翻腾,狂风骤起。包公事感跷蹊,立即查问手下人。原来是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托人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石砚,并非金银珠宝,于是便收下了。包公立即取来端砚抛到江中。刹时,风平浪静,风雨雷电随之嘎然而止,空中云开日现。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州,这就是砚州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包公掷砚成州”的故事。

  该枚邮票中包公乘坐的船的造型是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创作的,船顶是带花纹的油席,起防雨作用。《清明上河图》中的船体比较宽大,邮票中的船体适当缩小,去掉奢侈的感觉,以体现包公的清廉。

  此枚邮票的主图原地邮局是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邮政支局(邮编:526073)。

  第二图:铡美案

  包公一生断案无数、执法如山,邮票选取的是著名的“铡美案”故事,集中体现了他铁面无私的公正品质。

  陈世美虽家境贫寒,却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以自尽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公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公终将陈世美送上了龙头铡。

  该枚邮票前景是威武庄严的龙头大铡刀和被押伏法的陈世美,中景是身着红色官服、铁面无私的包公,背景是又哭又闹的公主和赶来阻拦包公执法的太后。寥寥几笔的台阶和廓柱点明了邮票的故事背景,又令画面层次分明。其中龙头铡刀的造型参考了宋代之前龙的造型。该枚图稿几经修改,为了体现故事的冲突和高潮,也为了突出包公的性格,发行部门最终尊重设计者的意见,保留了太后旁边维护执法秩序的两名兵勇的形象。

  此枚邮票的主图原地邮局为河南开封市相国寺邮政支局(邮编:475000)。

  小型张:包公像

  包公自幼苦读,后世将他奉为神明,认为是文曲星转世。小型张画的是包公夜读案宗的场景,表现他心系黎民百姓、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案、一凳、一鼓,简洁至极。一盏灯烛,体现了包公在下堂后也不沉湎于安逸享乐,而是秉烛夜读,认真执法。一架花鼓,无论何时百姓都可以击鼓鸣冤,由此塑造出一个勤政为民的包公形象。灯烛按照专家建议,去掉了丝质的灯罩。

  邮票采用陈全胜擅长的工笔重彩的绘画方法,也是按插图、连环画的方式画的,注重人物的动态,能从邮票中品出很强的故事性。在绘画的过程中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服装和道具及生活场景既符合故事效果的烘托和选题的突出,又经得起历史科学的推敲;既重点表现了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又避免了“戏剧味”,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为邮票的表现内容是写实和传说相结合,陈全胜的处理原则就是“合情合理”,令邮票画面的虚实关系处理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