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77--满庭芳 秦观

 虹72 2020-10-09

转:毕宝魁的博客

77--满庭芳

秦观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栏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译文】

拂晓时云开雾散,阵雨刚刚清停,天空便一片晴明,天时仿佛也理解人的心情。古香古色的台阁上,清香芬芳的楼榭中,任情飞舞的小燕,偶尔碰落花的残红。飘舞困倦的榆树钱,落向地面时从从容容。挂着秋千的墙外,河水正涨,几乎与小桥齐平。春风里.绿树掩映的红门小院中,一位姝丽佳人,正低头凝神地演奏着小小的秦筝。    多么欢乐的时光,多么娱悦的心情。她坐的小车镶嵌着珠玉,用翠鸟的羽毛装饰车篷;我骑的宝马戴着玉辔,笼头前面飘着红缨。我们共同品尝美酒,共同奔赴瑶台春梦。那种情景,真如同是到了蓬莱瀛州的仙境。而到如今,只能空忆那位美貌多情的少女,所剩下的只是新愁旧恨,十年里的风流韵事如同一梦,屈指算来令人吃惊。凭倚高栏站得太久,轻烟笼罩下,那轮暗淡的晚日,悄悄地沉没,悄悄地隐没,慢慢地下了芜城。

【注释】

[古台芳榭]古代遗留下来的华美台榭。    [蹴]踢。    [榆钱]榆英,榆树荚。  [秦筝]古弹拨类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改制.故名。    [珠钿翠盖]形容车装饰华丽。    [玉辔红缨]形容马饰精良。    [金榼]饰金之酒器。    [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豆蔻梢头]比喻少年女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芜城]指扬州。因南朝宋鲍照写《芜城赋》而得名。

【评析】

这是一首追念旧游之作。从结句“寂寞下芜城”看,当作于扬州。或云词中所写之风流情事,是追念在会稽时的一位情人,与《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所怀念为一人,恐非是。从全词意境看,所写当是发生扬州之事,所追忆缅怀者当是扬州之情人。这样理解方能顺畅。全篇从开头到“花困蓬瀛”追述当年的艳事,结尾五句写现境之凄凉及对往事的痛苦回忆。

上片从写景开篇,前三句写天气,“晓色”点明早晨,云开日出,雨过放晴,色调明朗,“春随人意”表心情舒畅。“古台芳榭”两句写园林景致之典雅,暮春景色之美好。“舞困”三句再度渲染闲适静谧的气氛,为人物的出现而设置悠闲宁静的环境。结三句才点出人物,“小秦筝”也有暗示她是位少女的意味。下片换头三句,与上片似断实连,继续追忆出游之乐。美人乘小车出游,词人骑良驹相伴。何其快乐。出游回归之后,则共同饮酒寻欢,尽情享受男欢女爱之乐。“渐酒空”两句写得含蓄空灵,自可意会。以下转写如今.前三句点明以上所叙均为前尘旧梦,回想起来令人无限伤心。最后三句以景收。用淡日落芜城之萧索与前文明媚的春光相对照,使人感受到一种人事全非的怅惘。全词用倒叙笔法,但层次分明,意脉清晰,结构上颇有特色。许昂霄《词综偶评》点评道:“‘晓色云开’三句,天气;‘古台芳榭’四句,景物;‘东风里’三句,渐说到人事;‘珠钿翠盖’二句,会合;‘渐酒空’四句,离别;‘疏烟淡日’二句,与起处反照作收。”可供分析时参考。但“会合”与“离别”二说恐未确,实际是二人同行,非偶然会合,且没有写到分别,这些地方都要仔细揣摩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