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语义表达不完整,这些方法父母要掌握,可以帮助他更好的说话

 杏妈育儿 2020-10-09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健康的同时能够有所成。孩子渐渐长大之后,家长也希望孩子各种正常的技能可以掌握起来,不比别人好也不能落后于他人。孩子长到六个月的时候,会开始咿咿呀呀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做好“老师”的角色,引导孩子更好的学习和发音。

孩子有了表达的欲望,父母当然是喜闻乐见的。这样一来,父母就可以更好的知道孩子的想法,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一步步看着孩子从单字到说出完整的句子,这样的过程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非常激动的。等到孩子一岁之后,用语言表达的欲望会更加的强烈,这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父母若是可以抓住机会,孩子很有可能变成一个多语言小天才。

李女士的儿子小佑今年已经是个大班的孩子了,平时非常乖巧,妈妈看着也很放心。但是有一点让李女士有些担心,就是小佑不太愿意说话,就是是和自己也说不了几句话。即使家里的长辈说小佑性格腼腆才说话少,也还是让李女士心里非常担忧。尤其是看到小佑同龄的孩子都会叽叽喳喳的和家长分享幼儿园里的事情后,李女士更是害怕孩子说话上有什么问题。

像李女士和小佑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其实并不少见,很多家长也很难分得清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性格使然还是真的语言发育上有问题。事实上,孩子说话表达的能力一部分是要靠家长的引导和示范的。想让孩子的语言能力更加流畅和出众,家长在教孩子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时间,越早练习越好。

当孩子有了表达自己的欲望时,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语言的表述。譬如孩子会直接用“水”来表达想要喝水的想法,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装作没有听懂孩子的话,继续引导孩子重新表述这句话。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现在感觉到口渴,所以才想要喝水这样比较完整的句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有更好的表达能力。

当然,家长也需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在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再慢慢提高难度,引导孩子用更完整更长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练习可以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家长也不要放松懈怠。

此外,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这也是训练表达能力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会听或者看很多的童话故事,当孩子听完之后,隔天家长可以让孩子给自己重新复述一遍,这样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锻炼。

一开始,孩子的表达能力可能不会太强,家长也不要着急,可以帮助孩子回忆和复述,引导孩子说完,给孩子建立信心。这样的锻炼多了,孩子的逻辑和表达都会有质的飞跃。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一下吧。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的那些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