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大智慧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0-10-09

①不评价别人,也不受别人评价的影响,确实是很高的修养,是大智慧。

要想不被别人评价(果),就不要评价别人(因)。天长日久,别人自然就不会评价我们了。

如果我们经常评价别人,就会担心被别人评价。我们心中不议论别人,自然就不会担心被别人议论,就会得到永恒的宁静。

议论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议论,其实是我们内心缺乏力量,不够自信和平静。当我们完全接纳和欣赏自己时,我们就感觉不到被别人伤害,也不会去伤害别人。

②中年以前我们探索外部世界,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别人),获得知识(相对真理)。

中年以后,我们探索内部世界,认识自己,获得大智慧(绝对真理,道)。

年轻人给社会贡献知识技能,活力热情。中老年人主要给社会贡献人生经验和大智慧,指导年轻人如何正确走人生之路。

年轻人不要害怕犯错误,因为犯错误就是学习和探索。人的成就和错误成正比,害怕犯错,就会一事无成。

从根本来说,人生没有错误,只有经历和成长。科学发现离不开错误,人生智慧同样和错误息息相关。

中年人要学会放下名利心,一心向道,把“仁义”作为人生的追求。

③写作者首先是喜欢阅读和思考的人。阅读影响思考,思考决定写作的水平和质量。

有些人经常感觉没有东西可写,其实是内心匮乏,没有读书和思想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前提是阅读,只有把前人(尤其是古人)思考过的问题都想一遍,知道别人想什么,如何想,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才能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没有充分学习的想都是胡思乱想,重复自己,钻牛角尖。

④知识足够渊博,阅历丰富,通达无碍,才能形成大智慧。没有足够的知识量(哲学,科学,艺术,宗教),尤其是传统文化经典,没有对真理的强烈好奇心和执着追求,想获得大智慧是不可能的。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才能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当我们知道(知识)很少时,我们不知道自己无知,反而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当我们知道足够深广全面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这就是智慧,是知识由量变引起了质变。所有的知识都以无知为背景,没有“无知”我们不可能得到知识。

⑤人们喜欢与别人交谈,其实与自己谈话更重要。智者更喜欢观自己的心,听自己说话,写作就是方式之一。

快乐可以与别人分享,痛苦最好自己承担,因为它会转化成智慧。如果轻易把痛苦向别人倾诉,就会失去得智慧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