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毕宝魁的博客 38--戚 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暗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竟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译文】 晚秋之天,一阵微雨洒落在庭院。花园中的秋菊萧条疏落,院落中的梧桐落叶零乱,缭绕着晚炊的夕烟。满目凄然,眺望江面远山,鸟云飞动,色彩暗淡,正是夕阳残照时间。当时宋玉也曾产生悲秋之感,正此时临水而又登山。向远处延伸的道路崎岖不平,在外的客子愁容满面。尽管涧水潺湲,听起来也厌倦心烦。何况正当此时,蝉在败叶中低吟,蟋蟀在衰草中悲鸣,仿佛在相应唱和,虫声喧喧。 在孤独的驿馆中度日如年,风凉露冷季节暗换。静夜悄悄,直到更尽也难以入眠,只见长空清澈,银河清浅,一轮明月美如蝉娟。在这漫漫长夜中,面对如此景象,令人思绪绵绵。屈指计算,暗自回想起从前的行踪,更令人伤心而又难堪。未成名,未得禄,只是在烟花柳巷中尽情游冶,作乐寻欢,一玩就是好几年。 京师里繁华喧阗,当时正是青年,朝朝暮幕,宴饮寻欢。何况又有那疏狂怪诞的朋友和侣伴,碰到一起便对酒听歌,终日嬉戏欢乐留连。自别汴京以来,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从前的往事如梦如烟,在这烟水迷茫的天际,不知何日才是个期限。想起功名制禄,我便心情郁闷而焦烦,追念那些风流的往事,只能使愁颜更加凄惨。漏壶中浮箭的刻标在不断移换,时光在流转,稍稍地感觉到有些轻寒。刚刚传来呜咽的几声画角,在清夜中,那声音渐低渐残。对着窗户闲坐,百无聊赖满心幽怨。窗台上放着如豆青灯,灯光一闪一闪,若明若暗。我抱着双臂缩成一团,孤身只影,无法入睡,思绪联翩,难以成眠。 【注释】 [庭轩]厅堂前屋檐下的平台。 [槛菊]花圃里的菊花。花圃周围有栏杆维护,故称。 [江关]即“关河”之义,江河山水之统称。江河指水,关指山。古代均依山而设置关隘,故称。 [宋玉悲秋]宋玉是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弟子,所作《九辩》开头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著名悲秋诗句,后世便有“宋玉悲秋”之典。 [陇水]陇头流水之略语。乐府《鼓角横吹曲》有《陇头流水歌》,写征人行走险峻山岭时悲酸之生活与心情。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绛河]即银河。 [夜永]夜长。 [绮陌红楼]指烟花柳巷,歌楼酒馆等消费场所。 [迁延]淹留,逗留。 [帝里]京师,皇帝居住地。 [漏箭]古代计时器,壶中盛水,下有孔滴水,中有箭状杆,上有刻度。有沉水和浮水两种,用水位升降显示的刻度表示时间,装置较复杂。 【评析】 本词写羁旅之思。全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傍晚、入夜,写到翌日破晓,脉络清晰。第一片写秋日傍晚时的凄清萧索,二片写长夜的幽思,三片归结到厌倦争名逐利之官场的主旨上,是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痛苦回忆和深深的喟叹。 柳永年轻时放荡不羁,不为仁宗所喜欢,屡考不第,功名无成。中年后虽考中进士,但只是外任小官,心情郁闷。柳永之悲哀,有两方面的含义。他出身于显宦之家,故曾怀有用世之志,而本人天性之禀赋又爱浪漫之生活。早年落第失志后,尚可浅斟低唱,以生活之风流排遣仕途之失志。但到晚年,仕宦失意依旧,而浪漫风流之兴致也大为衰减。于是在志意落空后,又增加感情失去寄托之悲慨。双重的失落对他的打击可想而知。本词所写正是这种情怀。 上片开头描写微雨过后的薄暮景色。晚秋点时令,先写眼前驿馆内之衰残景色。“凄然”以下写出外登临所见之远景。“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暗示出作者也正在临水与登山。前后所写则是所见所闻。“倦听”以下写所闻,有声有色,渲染出悲秋之气氛。中片时间上紧承上片,由傍晚而入深夜。先景后情。“夜永对景”转入忆旧,虽无名禄,却有红粉知己,尚可在欢乐中度日。欣悦中似有悔意,感情很复杂。下片继续写狂放不羁的少年生活,与前片衔接细密,有陇断云连之妙。“别来迅景如梭”以下转写眼前实景,以往日之欢娱,衬今日之寂寞。引出“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这一痛苦的根源,作者并未有明确的态度。结尾又以长夜不眠的景语结束,写尽孤苦伶仃之滋味.极为传神。《戚氏》一调为柳永所创,音律和谐,句法活泼,韵位错落有致。内容上悲恨幽怨交加,全词声情并茂.在当时流传甚广,乃至有“《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转引自《碧鸡漫志》)的说法。蔡嵩云《柯亭词论》说:“《戚氏》为屯田创调,‘晚秋天’一首,写客馆秋怀,本无甚出奇,然用笔极有层次。初学慢词,细玩此章,可悟谋篇布局之法。第一遍,就庭轩所见,写到征夫前路。第二遍,写到追怀昔游。第三遍,接写昔游经历,仍落到天涯孤客,竟夜无眠情况,章法一丝不乱。”这对于我们分析理解本词,学习创作诗词都有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