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只读一本书 · 用人神对话讲述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2020年诺奖得主实至名归

 正午文化 2020-10-09

她是继1996年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后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诗人。

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昨日下午1时,瑞典文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露易丝·格丽克( Louise Gluck)。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辞称:“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
个人简介
//

露易丝·格丽克,美国诗人、散文家,1943年生于纽约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在纽约长岛长大,目前在耶鲁大学驻校写作。她在2003-2004年被评为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17岁曾因厌食症辍学,并做了为期7年的心理分析治疗,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小组学习。她的诗歌对微妙的心理变化把握得十分细致,早期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性质,也因此成名。家庭生活和亲密关系是她写作的主题和重点。此外诗中还有对重大创伤、欲望以及自然的表达。她对孤独、苦涩和寂寞的坦诚态度,使其读者遍及美国。

直到1990年《阿勒山》和1992年《野鸢尾》的面世,露易丝·格丽克的文风开始走向成熟。后来的创作大多是通过人神对话,探讨爱、死亡、生命、毁灭等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并因此被誉为“必读的诗人”。截至目前,她已出版了12本诗集和1本诗随笔集,几乎拿遍了全部诗歌类的奖项,包括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波林根奖等。

//
作品试读
//

十月

又是冬天吗,又冷了吗,

弗兰克不是刚刚在冰上摔跤了吗,

他不是伤愈了吗,春天的种子不是播下了吗

夜不是结束了吗,

融化的冰

不是涨满了小水沟吗

我的身体

不是得救了吗,它不是安全了吗

那伤痕不是形成了吗,无形的

在伤口之上

恐惧和寒冷,

它们不是刚刚结束吗,后园

不是耙过又播种了吗——

我记起大地的模样,红色,黏稠,

绷直成行,种子不是播下了吗,

葡萄藤不是爬上南墙了吗

我听不到你的声音

因为风在吼叫,在裸露的地面上空呼啸着

我不再关心

它发出什么声音

什么时候我默不作声,什么时候

描述那声音开始显得毫无意义

它听起来像什么,并不能改变它是什么——

夜不是结束了吗,大地

当它被种植,不是安全了吗

我们不是播下种子了吗,

我们不是必需的吗,对于大地,

葡萄,它们收获了吗?

野鸢尾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完:那被你称为死亡的

我还记得。

头顶上,喧闹,松树的枝杈晃动不定。

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

在干燥的地面上摇曳。

当知觉

埋在黑暗的泥土里,

幸存也令人恐怖。

那时突然结束了:你所惧怕的,作为

一个灵魂却不能

讲话,突然结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弯曲。那被我认作是鸟儿的,

冲入矮灌木丛。

你,如今不记得

从另一个世界到来的跋涉,

我告诉你我又能讲话了:一切

从遗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发现一个声音:

从我生命的核心,涌起

巨大的喷泉,湛蓝色

投影在蔚蓝的海水上。

晴朗的早晨

我观察你已经够久了,

我可以随心所欲地跟你讲话——

我已经接受了你的偏好,耐心地观察

你喜爱的事物,说话

只通过工具,用

泥土的细节,如你所好,

蓝色铁线莲的

卷须,傍晚时的

亮光——

你永远不会接受

像我这种腔调,漠不关心

你正忙于命名的事物,

你的嘴

惊恐的小圆圈——

而这次我一直

容忍你的弱点,想着

你迟早会自己把它丢在一边,

想着物质不可能永远吸引你的凝视——

铁线莲的栅栏正在门廊的窗上

绘着蓝色的花朵——

我无法继续

将自己局限于图像

因为你认为质疑我的意思

是你的权利:

如今我已准备好

将清晰强加于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