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9.择路而行

 一花牧场 2020-10-09
159.择路而行
 
去小季培训班的路有很多条。打开腾讯地图,跳出好些个方案来。我仔细比对了一下,选择了经过中山中路的。从小区出发,到西湖大道之后,需要回拐几百米。这意味着,这条路,实际上距离最长,且路面也是最为不平坦的——因为,中山中路的地面是石板铺成的,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摇摇颤颤的。过了中山中路,到了水泥地面,瞬间平滑,很顺畅。
那天,我问小季:“你知道妈妈为何总是选择走这条路吗?”
小季说:“妈妈喜欢呗。”
是的,我喜欢这条路。
看,石板铺成的路,极有年代感。若近了看,每一块石板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旧时故事。下雨天,石板凹槽里的水闪亮又清澈,让地面拥有一股清新干净的气质。这份气质,其他的路面会有吗?
还有两旁的建筑。不高,低矮的民房,有着浓郁的烟火气息。两旁的店铺十分亲民,虽并不豪华高贵,却是一见就想亲近的。老母亲若是到了这样的街道,一定是这家看看,那家瞧瞧。
最喜欢的莫过于树。高大的梧桐树林立在道路两旁,夏季,树叶葱郁茂盛,遮天蔽日。中山中路虽有几十米宽,树木的枝干默契地形成了一把又一把巨伞,人入其中,凉爽,清新,有别于几十米开外的中河路。行进在这里的汽车与行人,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怕惊动了沉睡了千年的梦。
我对小季说:“不仅喜欢,而且安全。”
因为有了这条路,接送的路上便有了诗意。
择路而行,让平常的辛劳多了一份从容的期待与向往。看见缓缓走过的行人,宛如遇见了千年前的故事。岁月虽更迭,百姓生活图景是相通的。衣食住行,家长里短,日子就像水一样流淌,不悲不戚,不增不减。想象的羽翼可以把我们带到古代去,在一家家门口,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们在劳动,在饮食,在叹息,隔着一道历史的门限,我们虽不能和他们做半句的交谈,但似乎已经在某个交汇的时空里点头致意,互相祝福……
我路过这条路,路过这条路上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板,每一家店铺,每一个行人,也许还路过了那些我不见的故事与可以触碰的生活。这是具有厚重历史感的路,带给我无比惬意的享受,如咏唱一首歌,一句诗,轻吻一阵香,一道光。
过了中山中路,入庆春路,川流不息。我淹没在车流中,依然带着中山中路的芬芳,在喧嚣的道路上,保持着一份平静与从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