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宝藏与考古!

 天宇楼33 2020-10-09
考古学其实是上世纪初期从西方引进过来的一门学科。在以前中国的考古,没有一套专门的理论,也不注意田园实地考古。对现场的勘探缺乏系统研究。尽管很早就有“洛阳铲”来判断地层土质变化情况,但是,侧重点在遗物身上。对时间和空间的认定上不重视,对实地的水平分布以及垂直分布、出土的不同材料的相互关联等因素,就不够重视。
历史上考古最兴盛的宋代,金石学也是侧重于对青铜器以及碑刻等物品上的文字进行研究、考证。对在哪里获得的遗物或墓地现场不过问,不深入研究。
解放后,我国对考古工作其实也很重视。但是,只是重视现场发掘性的遗物、遗址等方面的研究。对社会上散落的大量文物不够重视。有的学者甚至无视民间文物的存在。
这其实与中国的国情不相适应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开发、大建设,以及前些年的大盗墓行为,已经使不计其数的文物脱离了遗址原址,甚至有很多文物被当作工艺品走私国外。考古工作者忽视民间众多宝物的研究和考证,就不从保护国家文物的高度考虑,单就从科学的角度讲也是不完整的。
在我国历史上,重视民间文物研究和考证的,并有重大发现或填补历史空白的实例很多。

王懿荣就是我国甲骨文发现的第一人。光绪二十五年,王先生一次在北京菜市口的荣达药店抓中药,意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有人工契刻的符号。就留心从药店大量收购回去研究。感觉上边是有意识篆刻的文字。果不其然,发现了甲骨文字。并著书立说:“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

这次的民间发现,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上千年。后来我国在河南省安阳的小屯村,殷商遗址里发掘出大量甲骨文以绝证该发现的真实性。
秦国的“虎符”的发现,也是一个例证。1942年至1943年间,郭沫若先生在重庆一次逛地摊,无意间发现一件铜老虎。一拿起来,发现是两半的东西。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个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他马上联想到古代的兵符。于是就买回去研究。最后发现是秦国的兵符,现在收藏在国家博物馆里面。

更为离奇的一件事就是元青花的发现,竟然是一位外国人。

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先生在《东方陶瓷》上率先披露带有“至正十一年”铭款的云龙纹青花象耳瓶为元代烧造的。从此改写了中国陶瓷历史的事实。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上(民间)的宝物身上,有很多不可知的信息存在。忽略了这些方面的考古和发现,其实是对历史的犯罪。
就是我们熟知的汝瓷也是先有清宫旧藏,才有随后清凉寺的发现和发掘证实。
现在文物方面的乱象,有法律滞后的问题,更有一些所谓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之类的不作为所至。知识分子的追求不够高尚,精神层面不够纯洁。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缺乏导致的结果。
中国考古,我们呼唤“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