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脏腑气机理论

 小奶旺 2020-10-09



罗鹏飞,任红艳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功能的发挥以气机为核心。脏腑气机升降相因,出入有序,则能维持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血的生成和运行与脏腑气机密切相关,脏腑气机协调有序,则血循其道,有条不紊。津液的输布代谢,乃是诸脏腑气机协调完成的,尤以肺、脾、肾三脏的气机调节为关键,故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保障,若气机失调,可影响到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治疗疾病时,需要通过调理经脉,令气血调畅,进而使脏腑气机调和,安定有序。四季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脏腑气机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性以防脏腑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黄帝内经》;脏腑气机;升降出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脏腑气机理论的基础,脏腑气机理论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升降出入是气机的主要形式。脏腑经络是气机的场所,气机又是脏腑经络功能的体现。《素问·六微旨大论》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1],故机体健康有赖于气机调畅,如刘华为教授认为脏腑气机以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实现动态平衡,气机是五行脏腑之气的运行规律[2]。

1 脏腑气机特性
1.1 五脏之气的运动 《素问·刺禁论》说:“肝升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1],五脏之中,心肺居于上焦而主降,肝肾居于下焦而主升,脾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肺主宣降,通调水道,应金气而下行;肝主疏发,应木性而上行;心火降于肾,以使肾水不寒;肾水济于心,以使心火不亢,故《格致余论》有云:“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存焉”[3];脾胃同为仓廪之官,属土居中阳,升降相因以转四脏。五脏气机亦蕴含着出入运动,《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1],故谭方等[4]指出五脏之气以“藏”为主,体现了五脏气机以“入”为主而内守的基本特征。由此可见,五脏功能的发挥以气机为核心。

1.2 六腑之气的运动 《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1]。六腑之气以“通”为用而主传化。其中,胆胃降则熟谷化物;小肠化则清浊泌别;大肠传则糟粕行;膀胱化则尿液出;三焦主持诸气、运行水液,升清降浊而导上宣下。

1.3 脏腑之气的互用 五脏六腑相表里,功用互济。心火降于小肠,保证小肠化物;小肠泌别清浊,清者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充足。肺气肃于大肠,以使传导化物;大肠传导正常有助肺气肃降。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升降相因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胆相照,肝气生发,则胆汁疏泄,辅助消化;胆气通利,亦佐肝气输泄。膀胱藏津液而气化,有赖肾的蒸腾气化。肝肺之间,左升右降,龙虎回环;心肾之间,水火互济,坎离互补;共同维持人体上下寒温平衡与动静协调。朱向东教授认为在脏腑之气的相互作用中,肝升肺降是气机升降的关键,脾升胃降是气机升降的枢纽[5],脏腑气机升降相因,出入有序,则能维持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2 脏腑气机调节血的生成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
2.1 脏腑气机调节血的生成运行 血的生成和运行与脏腑气机密切相关,《灵枢·营卫生会》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焉”[1],又《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1],在血的生成过程中,中焦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后上输于肺脉,肺气宣发布散,注之于心,再经心阳奉神化赤而为血,故脾胃之气的运化、肺气的宣发布散、心气的温通化赤共同参与了血的生成。如刘瑞等[6]认为此段经文中的泌、蒸、化实际上蕴含着中焦脾胃之气的升清降浊。血的运行亦依赖于脏腑气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1]此过程中,“食气入胃”即是中焦脾胃的运化,“散精于肝”的过程则包含了脾气散精、肺气宣布、心气推动;同时,肝气疏泄,调畅气机,各脏腑气机协调,共同调节血液的运行,故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故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7]。”“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的过程即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以及心的生血过程。“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的过程则是肺朝百脉,宣发肃降,将气血向全身脏腑经络布散,辅心行血的作用。“毛脉合精,行气于府”依赖于脾气统摄血在脉中运行,又有心气的推动、肝气的疏泄等各脏腑的参与。而肾为先天之本,藏先天元气,为一身气之根本,故肾气充沛则能推动血行,又能封藏精血。如此,脏腑气机协调有序,则血循其道。

2.2 脏腑气机调节津液的输布排泄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此过程中脾气升转、肺气宣降、肾气蒸化、肝气疏泄和三焦通利保证了津液的正常输布。脾气输布津液有四条途径:一是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布散全身;二是脾气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各脏腑;三是脾气将胃、大肠、小肠中的部分水液经三焦输送到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四是脾气居中转输津液,使全身津液随脾胃之气的升降上腾下达。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津液外达肌表、输布全身,并将脏腑代谢后的浊液下输膀胱。肾气蒸化,一方面肾气对全身各脏腑气机具有推动和调控作用,另一方面全身津液亦都要经过肾的蒸腾气化,使清者上升布散全身,浊者下降化为尿液,从而调节全身津液的代谢平衡。肝气疏泄,气机调畅,气行则水行,津液的输布、排泄正常。三焦者,决渎之官,三焦通利,则津液输布有路可循。津液的排泄主要体现在尿液和汗液的排泄,尿液的产生依赖肾气的蒸化,肾气调和,膀胱开合有度,则尿液正常排泄;津液在阳气的激发作用下化为汗液,同时依赖肺气的宣发得以外达肌肤,从玄府排出。另外,肺的肃降使体内浊气呼出,也会随之带走一些水液。粪便排泄过程中,少量津液随之排出,亦有大肠传导之气的参与。

纵观津液的输布代谢,乃是诸脏腑气机协调完成的,尤以肺、脾、肾三脏的气机调节为关键,故《景岳全书·肿胀》说:“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8]。

3 疾病发生因于脏腑气机失调
《素问·举痛论》提出:“百病皆生于气”,认为气机失调是病变产生的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1],脾胃升降失常,则生飧泄、胀等证。《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可见肝升太过以成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1]。”五味太过,致五脏之气太过,不相协调,最终成脾绝、大骨气劳、喘满、筋脉沮弛等多般病证。《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1],故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保障,若气机失调,可影响到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

4 《黄帝内经》调理脏腑气机之法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1],说明肝木之气喜条达恶郁滞,故宜辛散之药顺其性而疏理肝气;肝为刚脏,在志为怒,过怒则气急伤肝,甘味性缓,以柔制刚而缓肝急。心病则火炎,咸走血而水能克火;心在志为喜,过喜则心气涣散不收,故以酸收敛心气。脾有土德而性温厚,甘味温补能健脾运;脾主运化,易为湿困,故喜燥恶湿,苦能燥湿而助中阳。肺主散收,而喜敛收,故以酸味之药收之补之,辛苦之药宣之降之。肾主封藏,苦能坚阴以固之,肾虚不能化气生津而内燥,辛味能温通阳气以温化津液。《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1],经脉内属脏腑、外连肢体官窍,运行气血,脏腑气机以经脉为传递载体,经络不调,气血不能升降出入,则影响脏腑气机的正常发挥,故在治疗时,需要通过调理经脉,令气血调畅,进而使脏腑气机调和,安定有序,此即“守经隧”之义。《素问·移精变气论》云:“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1],人的精神情志由五脏所生,五脏和则精神调,反之,精神情志逆顺影响脏腑功能,“移精祝由”则是通过祝说病由疏通情志以调节脏腑气机,治愈诸病。由此可见,“五脏苦欲补泻用药”“守经隧”“移精祝由”等治法的根本即调理脏腑气机。

5 《黄帝内经》养生理法旨在调和脏腑气机
《灵枢·天年》云:“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可见,脏腑气机调和,则营卫气血功能正常,而机体能健康长久。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可见,通过调和阴阳,使脏腑经络气机运行如常则机体强健。同时,《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法则也强调脏腑功能在各种外因作用下的调和状态,而通过“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方法达到脏腑气机调和的状态,即“形与神俱”。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养生之道、养长之道、养收之道、养藏之道”则是顺四时阴阳沉浮的养生方法;悖之即见“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的脏腑气机失调表现,故此,四季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脏腑气机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性以防脏腑病变的发生。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养生理法旨在调和脏腑气机,以防脏腑病变的出现,最终达到“治未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5.

[2] 李猛,马战平,刘华为.刘华为教授五行脏腑气机气化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陕西中医,2014,35(7):889-891.

[3] 朱震亨.格致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

[4] 谭方,李晓君,周蕾.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理论探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1):29-31.

[5] 朱向东,安耀荣.气机升降理论探析[J].中医研究,2006,19(9):1-3.

[6] 刘瑞,鲍艳举,花宝金.《黄帝内经》中气机升降理论思想的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4,9(3):300.

[7]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19.

[8] 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269-2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