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千山小草 2020-10-09

现在,国内很多人喜欢用古诗体裁写诗,这说明经过历代文坛巨匠千锤百炼的古诗体裁尚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且受众多诗词创作者的青睐。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运用古诗体裁写诗,到底是应该重“古意”还是应该重“新意”?这个问题不弄明白,不但会因为运用古诗体裁写诗的潮流不适应时代发展,而失去其生命力和持续性,而且还会使古诗体裁本身被历史的长河慢慢地淘汰掉。有鉴于此,我的观点很明确:运用古诗体裁写诗必须毫不含糊地重“新意”。

这里首先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古诗体裁?从上古四言诗歌产生并收集进《诗经》一直到近代,古诗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一种是讲究格律的近体诗,我把这两种古诗的创作方法统称为古诗体裁。有人说:“既然用古诗体裁写诗就得重古意,不然就会失去古诗的韵味。”这话只在非关键性问题上说对了。古诗创作包含诸多要素,单就创作要领和技巧来说,什么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多言的字数规范,什么“起承转合”的方法规范,什么押韵、格律、粘对、对仗、拗救的技巧规范等等,都是古人为了更加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让诗吟咏起来更加跌宕起伏、韵律优美,而创造的写作方法。这些对于今人来说,尚有一定借鉴的价值,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继续运用。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又不嫌费事儿,甚至连古韵和《笠翁对韵》都可以一字字一句句地去背。推崇和追求这些“古意”,谁也不会望背指责。但是也应该看到,即便是这些“古意”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局限性,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字数、格律规范得太刻板,限制作者思想感情的尽情抒发,就是其中一弊。宋代出现的词,现代出现的自由体诗,就是对其这方面局限性的批判和舍弃。

我之所以主张用古诗体裁写诗要重“新意”,关键是因为古诗创作的要素不单单是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它要描写的物象(所处环境和所吟事物)、意境(心灵的感悟)、所抒发的情感和志向、所运用的词汇等。这些才是关键的要素,都直接关系“诗魂”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提供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涉及的问题如此严肃,在运用古诗体裁写诗时,还能不加分析地一味强调要重“古意”吗?显然不能。毛主席早就強调,对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学会“旧瓶子装新酒”。今人和古人比,所处的社会环境变了,思想感情变了,使命、理想和志向变了,甚至连语言、词汇有些也变了。当今中国,已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举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国防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山河巨变,出现了很多新的发明创造,旧有的东两不少被送进了历史博物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发展带来了词汇的大变化,出现了电脑、手机、网络、视频、量子、机器人、人造太阳、高铁、快递等诸多新词汇。别的不说,就说一些古诗创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蓑衣还有几个人在披?更漏还有谁家在用?桨和橹还有几个船家在摇?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运用古诗体裁创作诗,只有适应这些巨大变化,以强烈的意愿去追求“新意”,才能创作出紧跟时代步代、吹响时代号角、推动时代发展的好诗来,其本身才有存在价值,也才能在现代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相反,強调所谓写古体诗、近体诗要重“古意”,处处仰古人鼻息,只能陷入“个人得失”的泥淖,发泄得意时的轻狂、失意时的悲愁;或者逃避现实,去作些风花雪月吟,寻求自我陶醉和自我麻醉。长此以往,运用古诗体裁写的诗便会无人问津,并因此丧失其存在价值和生命力。君不见,我们运用古诗体裁写的很多诗,除了在圈子内,已经没有多少读者了吗?

怎样才能运用古诗体裁写出有价值、受读者欢迎的诗来呢?我们认真拜读领悟毛主席的诗词,就能得到深刻启发:要写出紧跟时代步调的诗词,就得拥有推动时代发展的胸怀。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诗词,几乎全部是用古诗体裁写的,但是首首都是古诗体裁与革命内容的完美结合,首首都堪称时代的号角、初心的昭示、志向的宣言、使命的担当、杀敌的匕首、大爱的挥洒,首首都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就充分证明了这一关键。毛主席为我们运用古诗体裁创作诗树立了光辉典范,我们必须当好小学生,认真地学习效法。我曾经写过一首《夜梦向毛主席请教诗》:

古体诗词何诵今,

梦中请教念怀人。

马鞍做砚鞭当笔,

火线为斋血撰文。

时代脉搏融韵律,

人间正道化诗魂。

鉴习唐宋出新酿,

莫醉风花雪月吟。

这是我学习毛主席诗词的体会,愿与爱好运用古诗体裁创作诗的朋友共勉。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是重“古意”还是重“新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