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彰武县地名」冯家镇村屯名字及由来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10-10
冯家镇

1985年资料


冯家镇地图

自然状况

位于武县中北部。东接大徳乡,西接大冷蒙古族乡,南、东南接前福兴地乡,兴隆堡乡,北接章古台镇。总土地面积为14.4平方公里。3,773户,17,004口人。其中有蒙古族671人。辖9村民委员会,42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地冯家,位于县人民政府驻地彰武镇北,相距20公里。镇以地得名。
全镇土地平坦,有部分地块低洼易涝。东地河流经境内长13.5公里。境内有北沟水库,容量较大。耕地面积69,823亩。土质较肥沃,为本县重点产粮地区之一。作物主要为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向日葵、蓖麻、水稻以及甜菜等。是本县种水稻面积较多的地区。
镇办工业基础较好,已有农机厂、综合厂、砖瓦厂、硅砂矿、被服厂和冰果厂等企业年产值近70万元。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8所和1所地区医院。镇人民政府驻地设有供销社、粮库、银行营业所、邮电支局、中、小学和医院等单位。县农机修造四厂在铁路东側。东南1公里处有县示范良种繁育场。交通有大郑铁路,设有冯家火车站。丹霍公路亦由境内通过。

政区沿革

该地于清末时为北乡所辖。民国时属節四区冯家村。伪湖时期为冯家村。国民党统治时期为冯家乡。1947年冬武解放后,为本县第四区区政府所在地。1956年刘乡时属河家区。分设为冯家乡和小沙力土乡一部分。1958年10月建立冯家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封为冯家乡。1985年1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设为镇,实行镇管农村的领导体制。

村屯名称及由来

冯家  村民委员会

驻生地冯家。位于冯家镇中东部。大郑铁路和丹霍公路。地属平原。有耕也2,903亩,以农业为主。作物有少量水稻。全村371户,1565口人。村以地得名

冯家  自然镇

系冯家镇人民政府和冯家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县城北20公里。村建于民国初年,因冯姓得名冯家,当时是一很小村落,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郑铁路修成后,于该地设立火车站,使这一小村得到了发展,解放前商业贸易即较为繁盛。今镇内已形成东西大街,主街道校整齐,有商、饮服务点及定期集市贸易。内有镇政府、公安派出所、法庭、税务所、工商行政管理所等机关和供销社、银行营业所、邮电支局、地区医院、小学、镇办工厂等事企业单位。

候贝营子  村民委员会

驻地侯贝营子。位于冯家镇东北部。大郑铁路,丹霍公路纵贯西境。属平原地,北部有少量沙丘。西地河流经境内,村北有北沟水库。耕地4,625亩。水稻面积为1,965亩。全村449户,2,033口人,其中蒙古族354人。为蒙古族较集中地区。辖4自然村。村以驻地侯贝营子得名。

候贝营子  自然村

系侯贝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住于冯家西北相距1.5公里,县城北20.3公里。为本县蒙古族居住较集中地区之一。180户。905口人中有蒙古族325人,占三分之一以上。村内设有蒙古族小学。该地为本县水稻主要产区,有耕地2,288亩,多为水稻。交通较便利,村西有大郑铁路及丹霍公路通过。村西北有冯家镇硅砂矿。村北0.5公里处有一古遗址,为青铜时代遗址。遗址面积南北长150米,东西宽300米。解放后于该遗址采集到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铲、石锛、石旋及大量红褐陶片等古遗物。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村时间较早,为蒙古语地名。蒙古语读音作“霍贝热”,意为该地是旋风沙积成的坨包。旧《彰武县志》记该地名“后贝营子”今演变为“侯贝营子”。

铁东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相距0.4公里。村接冯家,以铁路相隔,因地处铁路东侧而得名有耕地1,877亩。131户,698口人。村落形成于伪满初期。彼时冯家窝堡已成集镇,商业店铺较多,聚落扩至铁路以东,后习惯称该地为铁东。冯家粮库,食品采购站,县农机修造四厂和冯家中学均设在该村内。

北沟  自然村

位于冯家北偏东,相距2.9公里。村西有北沟水库,蓄水量较大,除供侯贝营子、林家、王家等村水稻用水外并养鱼。水库南侧有烈士墓。耕地460亩,多种水稻。54户,271ロ人。村建于1941年,因地处西地河沟北岸故名。

田家  自然村

位于冯家南偏东,相距0.8公里,铁路东侧。24户。123ロ人。大郑铁路修成后,因地势北高南低,为使行车安全曾于该地修一保险道,早年居民习惯称该村名“保险道”,现更名为田家。

王家街  村民委员会

驻地王家街。位于冯家乡东部。东地河流经境内。属平原地形。有耕地9,239亩,土地肥沃。全村435户,2,008口人。辖5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

王家街  自然村

系王家街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东,相距3.7公里,县城北19.9公里。东地河东岸。南有彰武至大德阁公路。村内有小学。有耕地2,239亩,土质肥沃,为本县产粮地区之一。90户,454ロ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招垦后,因王姓得名。

周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相距3.1公里。有耕地2,500亩。110户,567口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因周姓得名。村南有辽代遗址。

稻地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北,相距3.3公里。有耕地1,000亩。39户,200口人。公元1928年形成屯落,彼时居民多利用地河水种稻。遂得名稻地窝堡。

根底河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偏北,相距5公里。村落在东地河的两个支流中间。有耕地1,100亩。41户,206口人。村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早年因居民种淀(一种染料作物)修池沤淀,曾名“淀池窝堡”。又因居民多在河床近处盖房,河水由宅傍流过,遂名该段水流为根底河,村名亦随称根底河。

下八堆子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北,相距6.3公里。村落在八堆子水库东南。有耕地2,400亩,地属半沙丘半平地。105户,530ロ人。村约建于清道光年间。相传是以村附近有八个土丘而得名。村南200米处有一辽金时期遗址。采集到乳白釉瓷片、灰布纹瓦残片等古遗物多件。该遗址今已为耕地。村西南700米处尚有一青铜时期遗址,古遗物较事富,今已为耕地。

小沙力土  村民委员会

驻地小沙力土。位于冯家乡东南部。东地河流经境内,属平原地。有耕地11,404亩,土质较肥沃,为产粮地区之一。以农业为主,农作物除粮谷、油料外,居民多种甜菜。全村497户,2,348ロ人。辖4自然村。以驻地得村名。

冯家镇卫星图

小沙力土  自然村

系小沙力土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东南,相距6公里,县城北15.9公里。耕地7,184亩,为本县产粮较多地区之一。306户,1,308口人,有部分蒙古族。为较大村落。村内有小学和供销商店。村名约为蒙语“萨日图拉”转音而得。

阎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偏南,相距3.1公里。有耕地1,779亩。79户,395口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招垦后,因阎姓得名。

张成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南,相距5公里。有耕地450亩。21户,100口人。村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时有张连成的于该处定居,名张连成窝堡。后居民习惯称张成窝堡。伪满时期有少量朝鲜族于该区居住,种植水稻,称为自警村。解放后于1952年为彰武县示范农场的水田队。

小屯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南,相距8.5公里。有耕地1,991亩。91户,458口人。村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当时只有两户居民,遂得名“小屯”。

林家  村民委员会

驻地林家子。位于冯家镇东南部,大郑铁路和丹霍公路东侧。地属平原。有耕地7,068亩,土质较肥沃,以农业为主。全村408户,1,746口人。辖5自然村。以驻地林家围子得名。

林家围子  自然村

系林家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东南,相距2.8公里,县城北17公里。大郑铁路和丹霍公路东侧,西地河由村东流过。村北有彰武县示范繁殖场。耕地1,099亩。49户,247ロ人。设有林家小学。村建于民国初年。相传有一林姓从小林家窝堡迁于该地定居并筑围墙,遂得名林家围子。

小林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南,相距2.2公里,西地河西岸。有耕地476亩。25户,128ロ人。村建于清宣统元年,《彰武县與图》记:该地名“林窝棚”。因林姓得名。村西北有一辽代遗址。

小北地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南,相距2.4公里。村近西地河。有耕地663亩。39户,193口人。村建于民国初年,彼时住户很少,相传该处有刘家烧锅一块地,因在刘家烧锅北,遂称该村为小北地。

刘家烧锅  自然村

位于冯家东南,相距3.8公里,西地河西岸。有耕地1,472亩。44户,219口人。村建于民国初年,该地为刘毓廷的地窝堡,刘家在冯家开烧锅,遂名该地为刘家烧锅。

范家烧锅  自然村

位于冯家南偏东,相距4.5公里,大郑铁路东侧。有耕地3,358亩。130户,656口人。村建于清末,据传曾有范姓于该地开烧锅,遂得名。村西南0.5公里处有一青铜时代遗址。

那カ  村民委员会

驻地那力窝堡。位于冯家镇南部。大郑铁路和丹霍公路西侧。有耕地7,504亩。以农业为主。有果园两处,占地170亩,6,000株果树。全村316户,1,459ロ人。辖4自然村,以驻地那力窝堡得名。

那力窝  自然村

系那力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南偏西,相距3.5公里,县城北偏西17公里。大郑铁路西侧。有耕地2,357亩。99户,471口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旧《彰武县志》记该地为“阿林窝堡”。“那力”为蒙古语“阿林”之转音,为“北边”或后边”之意。村附近有冯家镇砖厂。村内有小学。

海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南,相距2.2公里,大郑铁路和丹霍公路西侧。有耕地1,735亩。66户282ロ人。村建于清末以蒙古人名海明西的,取村名海家窝堡。

大于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南,相距2公里。有耕地2,074亩。93户,431口人。村建于清末,据传早年一名于德水的住该地,后遂得名于家窝堡。

九间房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南,相距4.2公里。有耕地1,338亩。58户,275口人。相传早年该地有三户住民,建九间房,遂得名。

柏家  村民委员会

驻地乐不等。位于冯家镇西部。有耕地7,426亩。以农业为主。全村364户,1,694口人。辖5自然村。以辖区内柏家街得名

乐不等  自然村

系柏家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西北,相距3.4公里,县城北偏西21.8公里。有耕地2,054亩。109户,543口人。村建于清末,宣统元年《彰武县與图》记该地名“洛各得”。该自然村包括原丁家街、马家街、朱家街、乐不等四个小聚落,现称乐不等。

柏家街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北,相距2.5公里。有耕地2,380亩。87户,390口人。村建于民国初年,有名柏长胜的于该地定居,后得名柏家街。设有柏家小学。

北稿稿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北,相距1.9公里。有耕地1,259亩。69户,306口人。村建于清末。为蒙古语地名。稿稿,原多写皋皋,读音应作“皋勒”或“郭勒”意为河。该村地处小河北,因得名。

小于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南,相距1.6公里。有耕地923亩。54户,232ロ人。村建于民国初年,系因由大于家窝堡迁来一于姓于此地定居,后成屯落则称此地为小于家窝堡。村南有一辽代遗址。

它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南,相距3.7公里,它其水库西侧。有耕地810亩。45户,225口人。村约建于清咸丰年间。传说早年一蒙古族人名“它拉起”的于该地居住,遂名该地为“它拉起窝堡”。清宣统元年《彰武县與图》记该地名:“他拉七”后居民习惯简称为它其窝堡。

哈大冷  村民委员会

驻地哈大冷。位于冯家镇西北部。有耕地8,735亩,含部分沙丘地,以农业为主。原分为哈大冷和张家坑两个生产大队,现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全村424户,2,031口人。辖7自然村。以驻地得名。

哈大冷  自然村

系哈大冷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西北,相距5公里,县城西北23.7公里。有耕地1.252亩。53户,265ロ人(其中家古族80人)为蒙古语地名。村北有坨子,表土呈黑色,蒙古语称“哈拉大冷”意即黑色的坨子。村内设有小学。村北有辽代遗址。遗址面积东西长200米,南北宽50米,有乳白釉瓷器残片等古遗物,今该遗址已为居民住宅及乡道所占。村北1公里坨子上有一青铜时期的遗址。

老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北,相距5.2公里。有耕地1,614亩。87户,422口人。清末时该地已有居民。民国初年,有东北军的一个郭旅长于该地立地窝堡。称该地为老窝堡。

古井子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北,相距6.7公里。有耕地1,568亩。90户,431口人。清末时有住户相传村北有一古时遗井,遂得名。

糖坊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北,相距5.6公里。章古台林场于此设有苗圃。有耕地1,564亩。93户,423口人。村建于清末,因早年该地有开糖坊的遂得名。

张家坑  自然村

位于冯家北,相距6公里。有耕地857亩。34户,179ロ人。村建于民国初年,据传当时有张才等三户于该地定居,村东南有大坑,遂得名张家坑。村西300米处有一辽代古墓。

东战家窝堡  自然村

位于冯家北偏西,相距5.3公里。有耕地65亩。37户,172口人。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因居民是由战家窝堡迁来的,该地位于其东,遂得名东战家窝堡。

程家坑  自然村

位于冯家北偏西,相距7.8公里。有耕地915亩。30户,130口人。村建于民国四、五年时,因为程姓于该地定居。以地势得名程家坑。

得力  村民委员会

驻地战家窝堡。位于冯家镇西部。有六合堂河纵贯境内。原分为得力和白音歹两个生产大队,现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有耕地10,469亩,以农业为主。除粮谷油料作物外,居民多有种甜菜的。全村522户,2,393口人。辖7自然村。以辖区内有得力自然村得名

战家窝堡  自然村
系得力村民委员会驻地。位于冯家西偏北,相距7.5公里,县城西北23.2公里。有耕地2,132亩。121户,561口人。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因战姓得名。

粮局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北,相距6.9公里。有耕地757亩,土质较肥沃。49户,221ロ人。村建于民国年间。相传为东北军郭旅长存放租粮的地方。居民称之为“粮局”。后遂以粮局为地名。

东谢林台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北,相距9.2公里,地处金家河和六合堂河中间。有耕地1,762亩。99户,425口人。为蒙古语地名,系“谢林塔拉”转音,意为黄花甸子。相传早年此地多长黄花故名。

得力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北,相距8.8公里。在大清沟干渠南侧。村内设有供销商店和小学。有耕地1,789亩。111户,480口人。民国时期为包国良的地窝堡。

东白音歹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南,相距6.5公里,六合堂河由村西流过。耕地1,344亩。55户,278ロ人。村西南有一辽金时期遗址。为蒙古语地名,“白音歹”意即先前是一个很富裕的老白家住过的地方。又据居民传说,早年住有一蒙古族牧民名“白音他乙”的,后该地遂以其名字而得。久之谐其音得白音歹名。今分为东白音歹、前白音歹和后白音歹三个自然村。

前白音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偏南。相距7.9公里。有耕地1,318亩。42户,206ロ人。村落约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地名含义见东白音歹(亦称西白音歹)。

后白音万  自然村

位于冯家西。相距7.5公里。耕地1,367亩,多沙岗。林木较多。45户,222口人。村建于解放后1956年。地名依白音歹按方位而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