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 1. 分层交互规范
2. 思考几个问题 分层交互规范上篇文章已经介绍过,在公司业务层面通过把公共能力下沉为服务,并做好服务间连接,持续赋能业务部门。中台在公司组织架构层面一般是独立的中台部门。 先看一张很经典的电商领域的技术架构图,如下: 电商技术架构图 中台服务在逻辑上分为中台服务层(数据访问层,提供基础能力)和中台业务层(公共逻辑层,提供抽象、整合、封装好的公共通用能力)两层。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台服务层聚焦于稳定收敛的业务模型和基础服务本身,一般不会随着业务和前台产品的调整发生变化,可以简单理解为业务模型的DAO。中台业务层则专注于通过流程编排类的技术手段,将基础能力构建成公共业务的解决方案,解决共性部分和个性化部分的问题。 下面是一张中台服务落地实践的分层交互图。 分层交互规范图 1、命名标准约定 包括项目工程命名与工程内部主要接口类层面的命名规约。 2、产品业务层 产品业务层一般被划分到各个业务产品线部门,是连接前台产品(如ios 、android APP , H5 APP ,PC 站点,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和中台产品层的纽带。这个层主要做参数转换,路由分发,调用中台服务,结果封装。这块还需要做好请求路由映射规范,负载均衡方案,跨越问题和安全问题(注意的是,这部分很多公司大量微服务化后,细分出了专门的服务接入层,也叫网关层)。 2.1 上游发布 2.2 内部逻辑: 2.3 下游依赖: 3、中台业务层 中台业务层属于公共业务逻辑层,为了应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如电商业务的一口价、拍卖、抽奖、预售),将原子的基础能力编排成满足不同场景的解决方案,以服务的方式透出出去。 3.1 上游发布 3.2 内部逻辑: 3.3 下游依赖: 4、中台服务层 也叫数据访问层,它有稳定的业务模型,将这个域的基础能力沉淀下来形成原子的基础能力。 4.1 上游发布: 4.2 内部逻辑: 4.3 下游依赖: 思考问题抛几个问题,欢迎一起交流思考。 后续还会推出系列其他文章。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交流技术方案和产品玩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