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奇书《围炉夜话》:立身处世的根本,在“静”与“敬”之中!

 秋琰 2020-10-10

一、念头为心之根本,行为如人生枝叶,修养自己的人生时,能将根立的直,将枝叶修剪的圆润,最后生长出来的树木必然高大可观。

而立根修正的根本,则在于“静”与“敬”两者之中。

《围炉夜话》之中说: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以静主心时”,人生才不会被贪嗔痴欲控制,即便自身受到五色五味五音的挑拨诱惑,内心也不会起太大的波澜,在人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清静的内心也避免被情绪占据上风,这一切都是因为“心能持静”才得到的良好结果

如诸葛亮所说:“只有淡泊名利身外之物,才可以明确志向,心无旁骛的投入到自己钟爱的事业之中。”

无论作诗文章,甚至包括生活本身都当如此。

人生无论走多远,心里都要有一个方向和主宰,这个方向能主宰欲念同时又高于欲念。

二、而“以敬处世时”,才能保证自己的行为不失偏颇。

因为人生祸从狂处起,狂妄会让自己在无形之中迷失自我,背离本质,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在背离本质的基础上存在,最后只会换来错误的结果,而且狂妄会导致人性的嫉妒之心。

一个人需要用刚强修养自己,但是在自己所擅长的地方还过于锋芒毕露,这样就不好,刚强一定要注意条件和场合。

因为福气和利益都只是外界之物,如果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逞强,那么能否刚强到底,还是个未知数。

人生努力进取,并且要求每件事情都尽可能达到自己的期望,这些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适当的分享成果,这都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人性复杂,你的分享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当成炫耀,不仅会引起别人的嫉妒,还会由嫉妒发生更严重的问题,而狂妄触犯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性禁忌之处。

以“敬”字处世,放下自己的高傲心态,避免别人嫉妒的同时,也能以谦虚的姿态接纳人生更多未知的世界,因为狂妄会淹没学习的心态,谦下之心才是进步的根源。

所以“静”与“敬”两者便是收敛狂躁的根源,能以“静”立身,以“敬”处世,人生无论功业还是养身,皆无大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